文_遲文峰

民間藝術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歷史傳承以及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但目前很多優秀的民間藝術文化形式面臨著失去傳承的危機和風險。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民族藝術文化在學校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和融合,提升學生對于民族藝術文化的了解和認識程度。在學校教育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可以利用優秀的民間藝術文化不斷豐富學生的物質世界和精神文明,同時也可以使民間藝術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下面將對在幼兒園教育中如何滲透民間藝術文化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以及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帶來些許幫助。
幼兒園階段的課堂教學內容和課程的選擇相對于中小學來說是比較靈活的,這也為民間藝術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合和滲透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老師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民族藝術文化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鋪墊,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之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熱情和積極性,而且可以達到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目的。
例如,可以利用剪紙的民間藝術形式為學生展示所要教授的文字或者數字,不僅可以加深孩子們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剪紙等民間藝術形式的興趣,引導其進一步了解民間藝術。老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傳統的民間故事相結合,通過民間故事為孩子們展示民間藝術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讓孩子們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實現課堂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從而真正地實現民間藝術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
教育環境是影響孩子們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師在布置幼兒園的環境時,也可以將各種民間藝術作品融入環境的裝修和設計之中,比如在教室的墻面或者走廊等位置放置一些與民間藝術文化相關的美術作品或者手工藝品等,這樣一方面可以為孩子們展現民間藝術文化的獨特魅力,使孩子們對民間藝術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們長期處于這種教育環境之中,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讓孩子們對民間藝術文化產生認同感和探索欲望,使他們愿意主動地去了解和學習與民間藝術相關的文化。老師也可以為孩子們深入講解這些美術作品或者手工藝品等,讓孩子們對民間藝術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良好溝通和互動,是保證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也是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師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各種有趣、生動的民間傳統游戲融入教學之中,在激發孩子們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也可以為孩子們提供與老師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更加和諧、順暢。
比如,將故事的講解與傳統民間游戲手影相結合,不僅可以增加故事講解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而且孩子們對手影這種小游戲會很感興趣。老師可以利用這種方法為孩子們講述故事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含義,從而實現對于孩子們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老師也可以將一些符合孩子們年齡階段以及發展特點的民間傳統小游戲的技巧傳授給孩子們,讓學生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或者業余時間來開展游戲,從而讓孩子們可以從游戲中感受到民間藝術文化的樂趣,使民間藝術文化可以在幼兒園教育中生根發芽。
民間藝術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融合和滲透,不僅可以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而且可以利用這些優秀的藝術文化形式,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不斷提升孩子們對于民間藝術的認知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