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忠 金 磊 丁云山 何 群 林 欣
(無錫虹橋醫院,江蘇無錫 214026)
半月板損傷為臨床常見膝關節疾病,在歐美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可能與歐美的飲食習慣與骨架有關,隨著中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高脂、高糖、高熱量的攝入,國內半月板損傷的發病率逐年提升[1]。目前學術界提出一種新型治療方法,即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骨、軟骨損傷和其他軟組織疾病。臨床上富血小板血漿注射已經被廣泛用于骨關節炎的骨軟骨損傷,尤其是慢性組織損傷的治療[2]。目前尚無研究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急性半月板損傷的文獻報道。故本文選取無錫虹橋醫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的患者,分析富血小板血漿治療的價 值。
選取無錫虹橋醫院骨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患者60 例為研究對象,年齡46 ~85 歲,平均年齡(61.11±13.32)歲,其中男性17 例,女性43 例,均為MeMurray 征陽性,其中有14 例合并交叉韌帶損傷,21 例合并股骨骸軟骨變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常規手術,研究組采取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對照組男性9 例,女性21 例,年齡46 ~80 歲,平均年齡(62.5±12.82) 歲。研究組男性8 例,女性22 例,年齡47 ~85 歲,平均年齡(61.31±12.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無錫虹橋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就診時生命體征平穩;②認知功能無損害者,能配合醫務人員;③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于半月板損傷的診斷與鑒別診斷[3],膝關節診斷參照《實用骨科學》[4]診斷標準。④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各種嚴重的急性、慢性感染,或通過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內毒素、體液培養診斷為炎癥反應者;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孕婦,患有惡性腫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沒有惡性心律失常如頻發早搏、II 度III 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血管再移植者。
對照組:患者仰臥位,行硬膜外麻醉。采用膝關節前內側、前外側作為入路。先對半月板進行檢查,基本掌握損傷程度和面積大小,術中遇到關節內有異常游離體,先去除,然后再制定手術方法和半月板切割方式、大小。切割損傷的半月板,刨削器切吸半月板碎片。切屑后的半月板要讓其游離緣的輪廓線光滑,避免術后發生并發癥。半月板切除后,如果有增生滑膜,一并切除。軟化關節面。最后徹底灌洗關節腔,清除手術后殘留的碎片,抽吸干凈,縫合切口,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加壓包扎。
研究組:關節腔內注射選擇髕骨下內外膝眼位,以疼痛感最敏感部位進針,經常規消毒后,用10 mL 注射器進入關節腔內后回抽無誤后,將富血小板血漿5 ~8 mL 注入關節腔內,退針后按壓 5 min,并被動活動膝關節5 min。對于中度膝關節積液者在關節囊外注射,余處理同關節腔內注射,每周1 次,共3 次。注射后,對膝關節適當制動,并指導功能康復練習。
對比兩組治療前、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兩組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療效評分;兩組治療前、術后4 周、8 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測定方法是讓患者平躺在床邊,進行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對最大角度進行打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膝關節康復后活動度更好。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療效評分:由本科室自行設計,評分內容包括疼痛、膝關節腫脹情況、傷口愈合情況、膝關節活動度,評分越高療效越好。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視覺模擬評分法用于疼痛的評估。基本方法是使用一條長約10 cm 的游動標尺,一面標有10 個刻度,兩端分別為“0”分端和“10”分端,0 分表示無痛,10 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s,分)
組別 n 治療前 術后4周 術后8周研究組 30 58.34±4.28 69.38±6.38 74.82±6.89對照組 30 58.51±4.37 61.37±6.28 63.47±7.82 t 0.345 6.384 7.114 P>0.05 <0.05 <0.05
研究組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療效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療效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術后4周 術后8周研究組 30 26.37±4.82 36.42±2.91對照組 30 22.34±4.66 31.39±2.82 t 6.024 7.142 P<0.05 <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視覺模擬疼痛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術后4 周、8 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4 周、8 周VAS 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術后4 周、8 周VA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術后4周 術后8周研究組 30 2.31±0.91 1.24±0.31對照組 30 3.34±1.05 1.63±0.47 t 6.384 5.224 P<0.05 <0.05
半月板是位于組成膝關節的兩塊主要骨骼之間的由彈性軟骨構成的C 形緩沖結構。半月板的結構呈半環形,外周較厚,內緣薄銳,上面凹陷,半月板可以起緩沖作用,從而防止關節面軟骨受沖擊造成的損傷。半月板內外各有一塊,內、外側半月板的前份與膝橫韌帶相連。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半徑大,前角薄而尖,位于前交叉韌帶及外側半月板前角的前方,內側半月板愈接近中央凹緣愈變薄。膝關節外側半月板較圓,外側有一溝,胭肌腱將外側半月板與外側副韌帶隔開,較內側半月板更靈活[5-6]。半月板損傷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疼痛癥狀、Mc Murray 試驗陽性體征、影像學改變和膝關節活動功能受損。
手術是治療半月板損傷的重要方法,但是有報道顯示[7]手術后有關節內腫痛等并發癥存在。而對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也存在發生關節腔內感染的風險。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急性半月板損傷為目前一種新型治療方法[8]。富血小板血漿可以促進軟骨再生,誘導基質再生,抑制炎癥因子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另一方面,富血小板血漿在關節外注射也同樣可以抑制關節周圍炎癥反應,使組織血管化改善循環,誘導關節軟骨再生,促進肌腱筋膜再生修復。
本研究中發現研究組術后4 周、8 周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膝關節炎伴半月板損傷療效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關節伴半月板損傷療效肯定,能夠促進膝關節的康復,減少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