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林
(雅安市名山區中醫醫院,四川雅安 625100)
老年缺血性心臟病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脂質代謝出現異常情況,造成血管粥樣硬化病變,心肌出現缺血的情況。單一西藥治療有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且有些患者的依從性差,不能達到理想的臨床療效[1]。有關研究表明[2],在針對老年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治療中,中醫可有效配合西醫治療,起到相輔相成、提高療效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療效,結果如 下。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雅安市名山區中醫醫院收治的78 例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 例。對照組男性21 例,女性18 例,年齡62 ~83 歲,平均年齡(75.36±3.75)歲;觀察組男性23 例,女性16 例,年齡64 ~81 歲,平均年齡(76.54±3.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雅安市名山區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年齡>60 歲;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診斷標準[3];患者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胸悶、氣短、心悸、胸疼等癥狀;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排除標準:合并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缓喜⒕裥约膊≌?;語言溝通障礙者。
對照組給予單純西藥治療,采用硝酸酯類藥物,3次/d,連續口服28 d 為1 個療程,同時聯合使用他汀類降脂藥物辛伐他汀片(生產企業:山東魯抗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3839,規格:10 mg)及阿司匹林(生產企業:廣東九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139,規格:25 mg)抗血栓類藥物。觀察組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醫中藥治療,采用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111,規格:27 mg×180 粒)口服,吞服或舌下含服,10 丸/次,3 次/d,28 d 為1 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
①治療前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N 端前腦利鈉肽(NT-proBNP)、三酰甘油(TG)、血清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 測定檢測hs-CRP、NT-proBNP 水平,采用717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貝克曼庫爾特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檢測TG、TC 和LDL-C。②治療前后癥狀發生情況、中醫證候積分和生活質量。依據中醫癥狀分級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分數越低,表示治療效果越好。依據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評分[4]。③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NT-proBNP、TG、TC 和LDL-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漿hs-CRP、NT-proBNP、TG、TC 和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s-CRP、NT-proBNP、TG、TC 和LDL-C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hs-CRP、NT-proBNP、TG、TC 和LDL-C 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P <0.05。
組別 n NT-proBNP(pg/mL) hs-CRP(pg/L)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觀察組 39 治療前 945.67±42.51 5.77±1.12 2.47±0.91 6.63±0.24 5.67±0.51治療后 701.28±45.81ac 2.81±0.68ac 2.15±0.77ac 5.15±0.26ac 3.76±0.49ac對照組 39 治療前 953.84±39.83 5.84±1.23 2.43±0.87 6.54±0.23 5.59±0.52治療后 869.63±38.72a 4.33±0.92a 2.17±0.81a 5.91±0.26a 4.25±0.48a
治療前,兩組患者癥狀發生情況、中醫證候積分和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心絞痛發生頻率、心絞痛持續時間、中醫證候積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治療期間,觀察組發生惡心嘔吐3 例、胃腸道反應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4 例、胃腸道反應3 例、腹部不適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08%。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2 兩組癥狀發生情況、中醫證候積分和生活質量比較(±s)

表2 兩組癥狀發生情況、中醫證候積分和生活質量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P <0.05。
組別 n 心絞痛發生頻率(次/w) 心絞痛持續時間(min) 中醫證候積分(分) 生活質量(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9 10.57±2.61 3.73±0.81ac 15.77±1.121 5.31±0.86ac 23.51±5.83 14.02±5.29ac 46.03±4.72 19.52±5.69ac對照組 39 10.38±2.83 7.33±1.62a 15.94±1.73 10.73±0.92a 23.49±5.87 19.77±5.30a 46.11±4.66 29.88±5.71a t 1.023 12.413 1.023 26.877 0.325 4.271 1.235 4.542 P 2.387 0.000 2.387 0.000 1.354 0.026 0.965 0.035
缺血性心臟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危重癥疾病,發病率居首位。缺血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患者的動脈阻塞或狹窄,導致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中醫學把缺血性心臟病歸屬于“胸痹”范疇,基本病理機理為心脈不通、氣滯血瘀、心氣虛衰、血行不暢,特別是老年患者腎虛體弱、心陽虛衰、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導致血行滯緩、心肌缺血[5]。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病情發展較快,發病率與致死率較高。單一的西藥治療不能起到令人滿意的療效,目前臨床上對缺血性心臟病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從根本上治療缺血性心臟病。
本研究中的硝酸酯類藥物能夠減少心肌耗氧量,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三種西藥聯合使用可增加心臟血液供應,減輕心臟負荷,能夠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心肌灌注,達到降低心肌梗塞和心血管死亡幾率的作用[6]。復方丹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的功效,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復方丹參滴丸是由三七、丹參、冰片構成,丹參具有補氣升陽、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夠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緩解癥狀。三七可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消炎、保護心肌的功效。冰片能抗炎、清熱涼血。復方丹參滴丸集合三者功效,能夠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提高心功能,增加心排出量,積極提高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血液動力學,防止血栓形成,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療效[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漿hs-CRP、NTproBNP、TG、TC 和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 <0.05),其主要原因是采用的硝酸酯類藥物、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西藥起到調節血脂的功效,復方丹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動脈血流量,中西醫聯合使用,可使藥效進一步加強,從而有效降低hs-CRP、NTproBNP、TG、TC 和LDL-C 水平,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血液流變學[8]。觀察組心絞痛發生頻率、心絞痛持續時間、中醫證候積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 <0.05),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26%低于對照組23.08%(P <0.05),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能夠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質量,治療方法簡單,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