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玲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水稻生產占有重要的比重,吉林梅河大米更是遠負盛名。本人根據多年的指導生產經驗,總結出適應本地氣候條件的栽培管理方法,各地農戶可以借鑒應用。
一、精細整地:采用1年翻耕、3年旋耕的翻、旋結合法交替進行。旋耕雖有很多好處,但也有不足之處:(1)耕層淺不利于土壤熟化和培肥地力,而且水稻根系發育淺,不利于吸收利用深層土境中的養分;(2)雜草根莖和種子集中在土壤表層,萌發集中,如不及時處理,有草荒危險;(3)耕層過淺時,根薦留在土壤表層或表面影響插秧作業,不利于水稻后期發育。延續旋耕優點,避免旋耕缺點,應旋耕與翻耕相結合。一般的經驗是連續旋耕3年后1年翻耕一次較為適宜。翻耕深度以12~18cm為宜;旋耕深度12~15cm為宜,粘土可適當深耕,砂壤土可適當淺耕。耙地前5~7d泡田,耙地要在插秧前2~5d內進行,耙地后應達到寸水不露泥,也可同封閉滅草同時進行。
二、機械插秧:水稻確定機械化插秧適宜期主要依據以下幾點:(1)根據安全出穗期確定插秧期。水稻安全出穗期間的氣溫在25~30℃之間最適宜,超過35℃和低于21℃對開花授粉不利。出穗后要有足夠的有效積溫保證安全成熟。根據上述要求和多年生產經驗,我吉林省稻區安全出穗期都在8月上旬高溫季節。(2)插秧時的溫度條件。一般情況下,水稻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4℃,泥溫13.7℃。葉片生長溫度為13℃。要穩定通過根系生長起點溫度后開始插秧。(3)保證有足夠的營養生長期,中期的生殖生長期和后期有一定的灌漿結實期。要根據當地的主栽品種生育期及其所需積溫量安排插秧期。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3℃,秧齡達到3.5~4.5葉即可移栽,最好在5月末以前結束移栽。機械化插秧移栽密度為:30×15~20cm,每穴3~5株。插秧盡量做到不漏插、不重插、保證穴苗數,深淺一致。
三、測土施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適量有機肥。氮、磷、鉀施肥比例應為1:0.5:0.5,施肥總量依據地力確定。(1)底肥:耙地前適量施用優質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同時配施化肥,每公頃肥料總量純氮50~55kg,五氧化二磷50~70kg,氧化鉀35~40kg,鹽堿地增施硫酸鋅10~15kg;(2)蘗肥:緩苗后每公頃施純氮35~40kg;(3)穗肥:在幼穗分化期,7月5日前后,每公頃施純氮45~55kg,氧化鉀35~40kg;(4)粒肥:出穗后如果脫肥明顯,每公頃施純氮10kg,不脫肥,則少施或不施。
四、節水灌溉:水稻灌溉主要采用淺水灌溉、干濕結合、間歇灌溉技術,目的是增加土壤溫度,調節水稻生長。(1)移栽至有效分蘗結束期(5月下旬~6月下旬)水層管理:移栽時保持1cm水層,移栽后深水護苗2~3d,水深5cm,緩苗后至有效分蘗結束水深保持3cm;(2)有效分蘗結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7月上旬)水層管理:有效分蘗結束后采用間歇灌溉;(3)幼穗分化期至乳熟期(7月上旬~8月下旬)水層管理:保持3~5cm水深,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溫深灌20cm護胎;(4)乳熟至收獲前7d(8月下旬~9月中旬)水層管理:應保持有水層至土壤水分飽和狀態,斷水時間不能早于出穗后35d。有條件地塊越晚斷水越好。對于特殊的低洼地塊則必須以增溫、增氣為前提,采用保持水層、干濕交替的灌溉方法。
五、適當曬田:曬田后土壤氧氣含量增加,使原來存在于淹水土壤中的還原物質得到氧化,含量減少,同時使好氧微生物的活動增強,提高土壤有效養分的含量。曬田多在水稻對水分反應不甚敏感的分蘗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進行,一般都在有效分蘗終止期前3d進行曬田,曬田時間為5~7d。曬田程度應以苗數足、葉色濃、長勢旺、土質肥沃、土壤滲漏量小的地塊重度曬田;低洼冷浸地和水稻根發黑的地塊即使長勢不旺,苗數不多也應排水輕度曬田。
六、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本田發生的病害種類很多,但在生產上能造成危害的常見病害主要有: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主要蟲害有水稻二化螟。
1、水稻稻瘟?。涸谒菊麄€生育期均可發生,水稻各個部位都可受害。發生葉瘟時應及時防治,破口期重點預防穗頸瘟,每公頃用40%稻瘟靈乳油1000~1500ml、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0~400g或2%春雷霉素水劑1200~1800ml噴霧防治。
2、水稻紋枯?。鹤悦缙诘匠樗肫诰砂l生,以分蘗期為發病盛期。一般采用23%滿穗懸浮劑、5%保穗乳油、5%井岡霉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滅銹胺乳劑、25%禾穗寧可濕性粉劑、779%護豐安(氧化銅)可濕性粉劑防治。
3、水稻稻曲?。涸谒驹兴肫诘烬R穗期發生。一般在抽穗前7~10d,每公頃用300g苯甲?丙環唑乳油225-300ml或24%井岡霉素水劑300~600ml噴霧防治。
4、水稻二化螟:1年發生2代。6月下旬為一代幼蟲孵化高峰期,一齡幼蟲聚集在葉鞘內側為害,造成枯鞘,二齡幼蟲鉆入稻莖為害。7月下旬可見二代成蟲。7月底到8月初是二代幼蟲孵化高峰期,初孵化出的幼蟲先在葉鞘內聚集取食葉鞘組織,造成枯鞘,二齡后轉移、分散鉆入稻莖為害。8月中旬可見到二代幼蟲造成的枯心與白穗。10月時,二代幼蟲多為四齡以上,進入越冬狀態。二化螟產卵盛期和孵化期,公頃用18%殺蟲雙水劑3000~3750ml、90%殺蟲單可溶粉劑750~900g、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75~150ml噴霧防治。另外可以采用釋放混合赤眼蜂、設置性誘捕器來進行生物防治,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風吸式殺蟲燈等物理方法來進行防治二化螟。
七、常見草害及防治:常見雜草有稗草、稻稗、野慈姑、雨久花、澤瀉、螢藺(小水蔥)等。水稻田除草劑按用藥時期分為插前封閉、緩苗后封閉和莖葉處理。插前封閉防治禾本科雜草常用藥劑有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等;防治闊葉類雜草常用藥劑有噁草酮等。緩苗后封閉防治禾本科雜草常用藥劑有丁草胺、丙草胺等;防治闊葉類雜草常用藥劑有吡嘧磺隆、芐嘧磺隆、嗪吡嘧磺隆等。莖葉處理常用藥劑有五氟磺草胺、滅草松、二甲四氯、氯氟吡啶酯、氰氟草酯等。根據稻田雜草種類,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除草劑進行除草。同時也可以在移栽后進行稻田養鴨、稻田養蟹進行生物防治草害。
(作者單位:135022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