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隆酶
向日葵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其向日葵種子可以作為零食供人們食用,也可以從中榨取植物油。推廣雜交向日葵,并應用雜交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向日葵的產量與品質,可以更好的滿足市場對向日葵的消費需求。從相關研究中表明,采用雜交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能夠讓向日葵產量增長50%~90%,不僅可以降低向日葵植株高度便于采摘,也能擴大向日葵花盤直徑,增加向日葵種子獲取數量。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雜交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的技術要點。
一、選地工作與種植模式的技術要點
選擇土壤肥力較高的種植區域,是良好產量的有力保障,在種植雜交向日葵時,盡管雜交向日葵的適應性更強,能夠更好的在鹽堿地或肥力較低的土壤中生長,但盡量提高土壤肥力,也能讓產量有所提升。通常情況下,選擇有機質含量較高的黑土或黑鈣土,用以栽培雜交向日葵,可以讓雜交向日葵獲得更好的生長效果。向日葵的植株較高,其根系較為發達,充足的肥量供應,是產量的重要保障。種植雜交向日葵不能采用連作的模式,連作會導致土壤肥力的多度消耗,會讓地力不能在短時間恢復,這就會影響雜交向日葵的生長發育,進而讓產量與品質下降。另外采用連作還會讓土壤環境中的致病菌數量明顯增加,進而加大病蟲害的傳播規模以及危害程度。選擇使用輪作的種植模式,可以更好的平衡土壤養分,能夠有效的恢復地力,同時也能達到減輕病蟲害發生的目的,這對提高雜交向日葵的產量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情況下,雜交向日葵的種植都采取4年以上輪作的模式,通過向日葵、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的交替種植,來達到控制土壤中病原菌數量,平衡土壤養分的目的。
二、雜交向日葵高產品種的選擇
想要提高向日葵的產量,選擇更加優良的雜交品種是一項重要基礎,目前,在向日葵品種之中,用于榨油的高產雜交向日葵品種抱愧G101、DK3470等品種,這些品種的產量都可達到每公頃3t以上,在一些土壤肥力較為充足的優質地塊上,其產量更是可以達到每公頃4t以上。拿G101雜交品種為例,該品種的生育期通常為90~110d,對地力條件的要求不高,植株平均高度可以達到1.5m左右,花盤直徑可以達到20~22cm,向日葵種子中的含油量在49%~50%之間,平均產量可達250kg/畝左右,在一些土壤肥力較為充足的地塊,產量可提升至300kg/畝。目前,在我國向日葵種植中,雜交品種數量較多,每個雜交品種又具有一定的品種優勢,種植人員需要根據雜交向日葵品種的不同特點,結合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在種植前合理的選擇相應的雜交向日葵品種,這樣才能讓雜交向日葵更好的適應當地種植環境,為后續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在北方地區可以選擇抗寒、抗旱能力更強的早熟雜交品種,這樣就能獲得更高的產量。
三、雜交向日葵高產栽培中的水肥管理
在農作物種植活動之中,良好的水肥管理是農作物高產增收的重要保障,這一點在雜交向日葵栽培過程中也尤為重要。提高向日葵生長過程中的養分供應,有助于讓向日葵的籽粒更加飽滿,進而達到增產的效果。通常情況下,向日葵每形成100kg籽實,就需要從土壤中吸取6kg左右的氮元素、2.5kg的磷元素以及8.5kg的鉀元素。因此,種植雜交向日葵,必須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完成整地工作后,要在土壤中施用基肥,為了不破壞土壤物理性質,必須要以有機肥為主,減少化肥施用量;另外注重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將磷鉀肥控制在300~350kg/hm2,這樣有助于提高向日葵的抗倒伏與抗病能力。基肥的施用采用撒施、條施或穴施的施用方式,施用肥料時,要將所有底肥撒施在地表,再通過旋耕的方式讓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同時,要讓基肥與種子中間有一層隔離層,隔離層施用沙壤土即可;另外,也可以采用三犁起壟的開溝條施模式。
四、雜交向日葵種植中播種環節的技術要求
1、曬種處理
在進行播種前,種植人員要對向日葵種子進行曬種處理,通過浸種、拌種以及曬種處理,能夠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讓發芽率得到提升,與此同時,在處理過程中剔除瘦弱、干癟的種子個體,也能讓向日葵獲得更加一致的長勢。首先,先將向日葵種子放在采光狀態較好的區域中晾曬2~3d,再將晾曬有的種子放入25~30℃的溫水中浸泡3~4h,浸泡完成后撈出。將浸泡完成后的種子放置在28~30℃的溫室中堆放12h,當發現有部分數量的種子已經開口露芽時,即可進行播種。另外,在浸種的過程中,適量加入種衣劑,根據當地病蟲害的流行規律,針對性的加入殺蟲劑、殺菌劑也能達到預防前期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拌入微肥也能達到進一步提升向日葵發芽率的效果。
2、播種環節的要求
選擇適合的播種時間,能夠減少天氣對向日葵生長的影響,遵循一晚躲三災的播種原則,將播種期選擇在每年6月中旬或下旬進行,向日葵的出苗日期可以延后至7月上旬,這樣就很好的躲過了天氣降溫對向日葵的負面影響。通過晚播讓向日葵的開花授粉期適當延后,也能達到躲避高溫多雨季節的目的,這樣能更好的通過媒介昆蟲來進行授粉,同時也能減少相應的病原菌數量,降低空殼率。
另外,向日葵的播種方法需要根據具體的種植區域土壤肥力以及所選取的向日葵品種來決定,土壤肥力較低的區域,應該增加種植密度,而肥力充足的區域應降低種植密度,選擇食用為目的的向日葵品種應該降低種植密度,而油用的向日葵品種可以提高種植密度。種植密度較低的區域也要保證種植區域不低于2萬株,密度較高的區域要保證不高于3萬株,向日葵的播種采用1-2-1點播的播種方式,覆土厚度為3~4cm,通過人工或農用機械設備完成扎孔、播種以及覆土操作。
五、田間管理
為了更好的保證雜交向日葵的良好生長,種植人員也必須做好田間管理工作,當向日葵出苗后,要及時查看向日葵的出苗狀況,如果存在缺苗斷條的地塊,應立刻采用補種或移栽的方式進行填補,這樣才能保證向日葵長勢均勻。根據向日葵的生長情況,在不同的時期適當給予追肥,這樣也有助于促進向日葵生長,滿足向日葵的養分需求。通過定期的田間巡視,及時發現田間存在的病蟲害,并給予相應的防治措施,這樣也有助于減少病蟲害對向日葵生長的影響,進而保證向日葵的良好產量與品質。
(作者單位:017200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飼料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