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寬 白利 許磊
玉米又名苞谷,不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也是畜牧業與養殖業重要的飼料來源。除此之外,玉米還可以作為生產領域的原料。玉米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因此,對于農業種植領域而言,玉米是深受種植戶青睞的糧食作物之一。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充分的掌握相關的栽培管理要點;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的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的實現玉米的穩產和高產,從而保障玉米種植戶的種植效益。本文以山東省為例,就玉米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做了相關的闡述與分析。
一、玉米栽培管理技術
1、玉米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在選擇玉米種子的過程中,要始終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消費習慣、種植需求、土壤特點以及種植經驗來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對于山東省的玉米種植而言,盡可能的選用高產耐旱的晚熟品種。為了保障玉米種植效益,選用的玉米種子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抗倒伏能力與抗病蟲害能力。另外,對于玉米種植戶而言,一定要從正規的玉米種子經銷商處購置玉米種子,以此來保障玉米種子的品質。在選定了玉米品種之后,還要對玉米種子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通過分級篩選來剔除存在問題的玉米種子、通過晾曬處理來提升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通過藥劑拌種措施來增強玉米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
2、精細整地
在栽培玉米的過程中,整地環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第一,要對種植地塊進行全面的清理,將種植地塊中的雜物、雜草以及根茬清理干凈。第二,對土壤進行翻整,將體積較大的土塊進行細碎處理。在此過程中,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借助于相關的農用機械設備。在耕地環境不適合使用農用機械設備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傳統的翻整方式。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兩到三次的翻地操作,同時將翻地深度控制在二十五厘米左右。第三,對于玉米種植戶而言,在播種之前,可以邀請專業單位對土壤條件進行檢測,確定土壤的肥力、水分含量以及理化性質是否可以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
3、科學播種
和其他的農作物比起來,玉米的生長時間相對較短,如果播種時間較早,會對玉米的產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播種時間較晚,很容易降低玉米的質量。因此,在栽培玉米的過程中,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佳的播種時間。對于山東省的玉米種植而言,通常會選擇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進行播種。具體來講,當地面溫度達到十攝氏度的時候,就可以播種玉米種子了。在播種過程中,如果播種面積較大,可以采用機械播種的方式,如果播種面積較小,可以采用人工播種的方式。另外,對于當下的玉米種植而言,農戶要積極的應用合理密植技術,以此來有效的提升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借助于合理密植技術的有效應用,不但能夠為玉米提供充足的光照,還能夠大幅的提升灌漿效率。在工作實踐中,需要根據實際的土壤條件與自然條件來確定種植密度。在保障玉米可以獲得充足光照與水分的基礎上,如果土壤較為肥沃,可以適度的增大種植密度;如果土壤的肥力狀況不佳,可以適當的減小種植密度。
4、田間管理
在開展田間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第一,要做好苗期管理工作。具體來講,時刻關注幼苗的生長狀況,及時的清理田間的雜草,定期的進行施肥和灌溉,做好間苗工作與定苗工作。另外,如果需要進行補苗,可以采用浸種發芽后播種與移苗栽種兩種方式。在補苗之后,要為幼苗提供充足的養分與水分。第二,做好穗期管理工作。當玉米進入到穗期之后,對養分與水分的需求也會明顯的增加。因此,在此期間,必須要為玉米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水分與養分。在施肥的時候,要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根據玉米對養分的需求規律來對肥料進行科學的配比。對于灌溉工作而言,套根據當地的降雨量來制定具體的灌溉方案。當玉米植株較矮的時候,可以采用滴灌或噴灌的方式,當玉米植株的長勢較好的時候,可以采用漫灌或滲灌的方式。第三,做好花粒期管理工作。在此期間,在天氣較為炎熱的情況下,要適度的增加灌溉量。
二、玉米病蟲害防治策略
對于當下的玉米種植而言,要從綜合角度出發來制定病蟲害防治策略,根據當地的病蟲害特點來制定具體的防治措施。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首先,要不斷的加大對玉米病蟲害的研究力度,充分的掌握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與發生特點,做好病蟲害的監測工作與預報工作。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大力的培育具備更強抗病蟲害能力的玉米品種。其次,在工作實踐中,除了要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藥劑之外,還要積極的應用農業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以及生物防治措施。對于玉米種植戶而言,在使用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的時候,絕不能夠使用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藥劑,要根據病蟲害的特點來選用具有針對性特征的化學藥劑,嚴格的掌控化學藥劑的濃度與用量。從農業防治角度來講,要選擇高品質的玉米種子;在播種時,要保持種植環境的清潔;積極的采用輪作耕種模式;有針對性的開展施肥工作;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要定期的除草,并及時的清理田間的病株殘體。從物理防治角度來講,可以將殺蟲等設置在田間,利用害蟲的趨光性來捕殺害蟲。從生物防治角度來講,可以利用常見害蟲的自然天敵來實現防治病蟲害的目的。這樣做的話,既不會對環境構成污染,又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蟲害。另外,還可以積極的使用新型的生物農藥。
(作者單位:253100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