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琴
再生稻指的是頭季水稻收割之后適當留樁,然后結合相應種植技術在已收割的水稻稲茬處重新長出稻穗并可收獲的水稻,其優勢為可實現一種兩收,同時節省很多在水稻種植中的人工成本投入,提升了水稻種植產量和經濟收益。再生稻和頭季水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分析再生水稻的高產栽培技術必須以頭季水稻為基礎。基于此,本文對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展開了分析。
1、選種
選種工作應以各地實際的種植條件為基礎,然后選擇對病蟲害和倒伏抵抗能力高的高產水稻品種,比如豐兩優香1號、玖量優黃華占、天優華占等。選種完畢以后要開始備種,通常每公頃稻田備種37公斤到50公斤,如果種植高產雜交水稻,可以每公頃26公斤到30公斤標準進行備種,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種植方式可以少量備種,直接在稻田中播種可大量備種。
2、播種
為了保證再生稻的產量,做好頭季稻播種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頭季稻播種都以早栽、早播、早收為基礎,一般在3月下旬,當氣溫連續三天保持上升,且高于十度時即可播種,栽種最好選擇在晴天。正式播種之前兩天先對種子進行處理,具體可應用三環唑可濕性粉劑、富士1號等進行浸種,時間控制在24小時到48小時之間,這樣可有效提升水稻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如果提前育苗,應以每公頃稻田375個秧盤為基礎,開始移栽之前在稻田中施用尿素,施用量可控制在每公頃75公斤到110公斤之間。一般情況下應要使用移栽的方式進行栽培,如果必須直接播種,那么播種工作必須在4月中旬之前完成,播種之前做好催芽處理,而且有保證均勻播種。
3、整地
種植再生稻必須以下述幾項條件為基礎,第一,稻田應具備良好的排灌條件和較厚的耕作層,且營養豐富。第二,種植戶必須掌握相應的科學種植技術。第三,滿足稻田的肥力和人力的需求。第四,提前對稻田進行翻耕,如使用綠肥應在翻耕之后對稻田進行泡水。第五,空閑的稻田地應該正式移栽之前兩天翻耕并平整,保證田地表面不存在任何雜物,軟硬度要適合稻苗生長,土質要粗細均勻,保持上爛下實,以免影響插秧。第六,正式插秧之前稻田要沉淀24小時到36小時,如果稻田是沙壤土,沉淀時間控制在24小時以內。
4、早栽和密植
選擇恰當的早栽時機對水稻分蘗和培育大穗分裂非常有利,可提升再生稻產量。移栽之前要觀察稻苗的生長狀況,一般當豆苗出現3到5片嫩葉時即可開始移栽。移栽過程中要檢測稻田肥力狀況,一般肥力在中等左右可以每公頃已在24萬蔸,稻田行距控制在25厘米,每株稻苗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4厘米,每公頃稻苗的數量控制在60萬到75萬之間,移栽結束之后觀察到苗的生長狀況并適時補苗。
5、水肥管理
為提升再生稻的產量,必須保證稻田的營養充足,通常以每公頃為基礎可以施用復合肥600公斤到700公斤之間;移栽完成之后的5天到7天以每公頃150公斤為標準混合使用除草劑和分蘗肥尿素;曬田復水以后,以每公頃75公斤和150公斤為標準追加尿素和鉀肥;收割之前的8天左右,以每公頃150公斤為標準施用濃度為48%的復合肥以及150公斤尿素。
關于水分管理,在插秧結束以后需要放光稻田內的水,3天到5天之后開始灌溉,灌溉水也不能過深,以水稻的實際生產狀況為基礎調整灌溉量。移栽結束之后的25天,在稻田開挖排水溝,圍溝深度控制在20厘米,寬控制在25厘米,同時設置廂溝,間隔控制在8米,深度溫控制在15厘米,寬控制在20厘米。觀察水稻的生長狀況,當總穗數量達到預期的80%時開始排水和曬田,所有稻穗長成之后的20天再進行最后一次灌溉。
6、病蟲害防治
這里主要應防治的病蟲害分別為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以及二化螟,防治應以病蟲害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如果處在相應病蟲害高發期,要針對某一病蟲害的特點展開重點防治。以紋枯病為例,這種病害對再生牙具有極高的危害性,將嚴重影響再生稻產量,當頭季稻生長到分蘗期和孕穗期之間時是防治紋枯病的最佳時期,可以使用的防治藥物有井岡霉素+三環唑、井岡·己唑醇、井岡·蠟芽菌、戊唑醇等。稻瘟病的發生率比較高,通常并針對稻瘟病的癥狀表現做好觀察,一旦發現水稻出現了稻瘟病的相關表現應及時處理。一般在分裂期和抽穗期之間是稻瘟病發生率最高的階段,此時的防治可以選擇三環唑、稻瘟靈、甲基硫菌靈等藥物。對于蟲害,應在高發季節適當選擇方式手段,可結合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藥物防治,但使用藥物防治需注意控制藥物的使用量,以免造成藥物殘留而影響水稻品質。
7、頭季稻收割
當頭季稻成熟度達到90%以后,應在晴天及時收割,留樁高度控制在35厘米,如果在8月中旬以后進行收割,留樁高度應控制在45厘米。在8月6日到15日間進行收割,留樁高度可控制在43厘米左右。頭季稻收割應選擇機械收割,收割機以窄履帶、寬格泰為標準,采用少收割多卸谷的收割方式,以免過度碾壓稻田而影響再生稻的生長。
8、再生稻田間管理
當頭季稻齊穗之后的15天到20天,可以每公頃施用尿素150公斤、氯化鉀110公斤,水層深度控制在三厘米左右,施肥結束之后見到田中的水自然曬干。開始收割頭季稻之前應全面清理帶病植株,以免影響再生稻的生長。收割期通常都在10月份左右,受氣候條件影響,各地的具體收貨時間會有所不同,應觀察水稻的顏色變化和稻谷含水量,通常在達到20%的含水量時可以收割。
綜上所述,再生稻是提升水稻產量的有效手段,但再生稻栽培技術相對較為復雜,應在頭季稻基礎上做好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文章對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作了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進而有效提升再生水稻產量和種植效益。
(作者單位:331725江西省進賢縣李渡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