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國
我國作為水稻的生產及消費大國,農業生產對水稻的產量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水稻種植業中,注重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利于為水稻產量提供保障。另外,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進,水稻種植也必須重視對農機的應用,這樣才能讓水稻種植中的各個環節,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農用機械設備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可顯著節省勞動力成本。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及機械的推廣路徑。
一、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路徑
1、旱育稻秧栽培技術的推廣
在水稻種植中,旱育稻秧栽培技術是近年來可促進水稻產量提升的高產栽培技術,旱育稻秧栽培技術選擇使用矮壯品種進行水稻種植,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實際生產活動之中。應用旱育稻秧栽培技術時,要注重應用有機肥作為主要肥料,還要注重做好對苗床的管理,這有利于壯秧、生長速度的提高,在育苗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對育秧地區的管理與維護,避免出現爛苗問題。
2、高產多抗雜交組合技術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是世界各國所關注的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會引起天氣的異常變化,這對水稻種植是極為不利的。在水稻種植中,推廣應用高產多抗雜交組合技術,培育適應性更強的水稻品種,有利于更好的克服水稻種植區域的天氣限制。例如我國南方地區,水稻種植季節的氣候環境多為炎熱多雨的狀態,但溫暖潮濕的環境也有利于病蟲害的滋長,因此選擇抗病性更強的高產雜交品種,有助于更好的防治病蟲害,降低病蟲害對水稻的影響。而我國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常常會遇到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干旱不利于水稻生長,而選擇抗旱性更強的高產雜交品種可以讓北方地區的水稻產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及農用機械的具體應用
1、水稻旱育秧栽培技術的應用
目前,在我國許多地區的水稻種植中都已經開始應用旱育秧栽培技術,該技術的有效應用,顯著提升了水稻秧苗的生長速度,可以讓水稻秧苗的抗逆性得到提升,進而有效解決水稻育秧階段的爛種、爛秧問題。以我省某地區的旱育秧栽培技術應用效果為例,當地利用該技術顯著提升了水稻秧苗的耐寒性,有助于將播種時間提前,適合將早熟稻種植變更為中熟稻種植或遲熟稻種植,這不僅可以保證水稻的高產,也能讓水稻品質得以提升。
2、水稻機育秧技術的應用
水稻機育秧技術的推廣應用,利用農用機替代人力,大大降低了水稻育秧階段的勞動力成本,該技術的有效應用需要做好前期的整地工作,同時還要選擇適合種植地區氣候環境特點的高產品種。在床土準備階段,要注重為農機的應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根據種植地區的地質情況與氣候環境特點,進行有選擇性的選地,根據水稻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在床土內加入相應的肥料,補充土壤的肥力,床土的準備要在育秧前進行,合理的選擇床土材料,有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長,通常情況下,床土多選用菜園土壤或耕作熟化的表層土。水稻育秧的土壤需要保證土層肥厚,有利于給排水設施完善的區域,為了便于農機的使用,還應保證秧田的地勢平坦。在進行育秧前,要做好對土地的翻整,使用耕地機械設備打碎地表的大型土塊,這樣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與透氣性。另外在整地過程中也能清除田間的雜草、農作物殘株及石塊,進而為水稻育秧打下良好基礎。水稻的播種數量應控制在100kg/畝,選擇目前比較成熟的豐產品種,保證水稻的良好產量與品質。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更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是水稻生長狀態的重要保證。優良的水稻品種可以讓水稻具備較好的抗倒伏性、耐鹽堿能力以及性狀的穩定。目前,適合各種種植環境的水稻品種有許多,比如新兩優6號、天優998等。在選取相應的水稻品種后,應該根據水稻種植環境的具體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管理,這有利于保障水稻秧苗的良好生長狀態。
3、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
采用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用插秧機代替人工插秧,可以讓插秧的作業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進而減少水稻倒伏問題的發生。使用水稻插秧機進行插秧時,可以讓插秧深度、秧苗間距等參數更加一致,同時也能提升插秧的效率,讓田間的秧苗分布更加均勻。目前市場上的插秧機技術均已較為成熟,機插秧苗應該盡量選擇較大的小秧塊及較小的植株間距,插秧的密度應控制在每公頃27~28萬穴之間,基本苗應控制在85~115萬株。在機插秧作業結束后,應該查看是否存在漏穴問題,如有漏穴區域,可進行人工補插。因為農機的使用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之上,因此整地工作的質量必須保證,通過規范的整地工作,保證地表平整,田間的土壤高度差不得>5cm。
三、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及農機推廣應用的基礎
1、科學的水肥管理
在水稻種植作業之中,科學嚴謹的水肥管理是水稻種植的基礎保障,通過水肥管理來為土壤提升肥力,保證水稻生長環境的水分、養分更加充足,這樣不僅能夠讓水稻獲得更好的生長狀態,也能讓水稻的抗病能力得到提升。水稻生長過程中,對氮磷鉀肥的需求量較大,同時還要注意適當補充一些微量元素,為了更好的保護土壤原始狀態,改善土壤環境,施用的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減少化肥的施用。水稻秧田中的基肥、蘗肥及穗肥的用量比例應為4:3:3,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進行細微調整。另外,如果使用機插秧苗的插秧方式,其分蘗期較長,因此,分蘗肥的施用應分多次進行,在秧苗機插作業結束的7d后,施用50%的分蘗肥,在20~30d后,施用剩余的肥料。
2、水稻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遇到病蟲害的侵擾,那么就需要種植人員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及時發現患病的植株,根據病蟲害具體種類,給予有針對性的防治。另外,做好田間管理工作,也能及時獲取水稻的生長狀態,根據水稻的生長狀態給予除草、追肥、灌溉等操作。注重控制稻田的水位高度,避免秧苗不被水體淹沒,這樣才能讓秧苗更加健康。
(作者單位:233200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嚴橋鄉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