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泗紅
獼猴桃由于其味道獨特、營養(yǎng)物質豐富,是現代市場中受歡迎程度較高的品種之一,有水果之王的美稱。且隨現代我國人群平均收入的提升,獼猴桃的銷售范圍與市場空間顯著增長,對于環(huán)境適宜區(qū)域,是一種經濟價值極高的作物,有較高的集中種植價值。
一、品種選擇
雖然獼猴桃種類較為多樣,但以經濟作物角度進行分析,其可選擇空間較為狹窄,其中代表性較高的品種有:第一,毛華獼猴桃,植株自然狀態(tài)下長勢良好,果實產量高且收成穩(wěn)定,果實口感及味道優(yōu)良,具備一定的抗逆性,是獼猴桃中經濟作物性質較為突出的品種;第二,軟棗獼猴桃,是獼猴桃中耐寒性質較為突出的品種,適宜北方地區(qū)種植;第三,美味獼猴桃,果實味道極好,且果皮較硬,運輸進程中不易發(fā)生損壞,是市場歡迎度最高的獼猴桃品種之一,但環(huán)境適應性相較于前兩者存在一定的劣勢。相關人員要結合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與目標市場特征進行選擇,保證獼猴挑種植的產量與經濟效益。
二、地塊選擇
與高營養(yǎng)價值、高經濟價值對應,作為經濟作物,獼猴桃對自然環(huán)境的要求較為苛刻。如溫度對獼猴挑影響較為突出,雖然不同品種適宜溫度有所差距,但15攝氏度至20攝氏度區(qū)間,獼猴桃均能正常生長;如獼猴挑對水分要求較高,若非降雨量較大的區(qū)域,地塊選擇要尤其注重灌溉取水的便捷性。獼猴桃抗?jié)衬芰ν瑯虞^低,地表積水會迅速造成根系腐爛。因此,地表排水的順暢性也是地塊選擇的重要因素;在光照層面,獼猴挑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強光直射會影響其長勢,因此,地塊要位于半陰環(huán)境中,必要時可以人為創(chuàng)造散光環(huán)境;此外,獼猴桃形態(tài)特征決定了其在強風環(huán)境中較易發(fā)生葉片破碎、枝條彎折、果實提前脫落等現象,因此,地塊選擇進程中以背風坡為最佳。此外,種植區(qū)域土壤環(huán)境以弱酸性為最佳,有機質含量要求十分豐富,土壤透氣性較好。
三、獼猴桃種植
1、種植時間選擇
受氣候條件影響,獼猴桃種植時間波動范圍較大,在不同區(qū)域從秋季到早春均有分布。種植時間選擇的核心理念為植株蒸騰量少、根系生長恢復簡易。如在無封凍中部地區(qū)種植時間通??刂圃?2月份左右,因為該時段溫度最低,植物蒸騰作用較少,但對于封凍現象存在的北方地區(qū),種植時間應推遲到封凍結束的早春時節(jié),避免幼苗在寒冷氣候中直接死亡;對于降水集中的南方地區(qū),種植時間可適當提前,甚至部分區(qū)域可以直接攜帶大量葉片種植,在降水集中時期直接促使幼苗恢復生長。
2、土地翻耕
由于獼猴挑對土壤孔隙度要求較高,要求采取整個園區(qū)、大深度機械翻耕。雨后土壤自身疏松程度較高,此時翻耕往往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整地進程中要同樣開展底肥施加工作,具體數量隨種植品種與土壤條件存在一定變化,但總體維持在每畝地250公斤有機肥料左右。由于獼猴挑耐澇能力較差,整地進程中要預留排水溝渠,溝渠布置要嚴格按照地勢進行,避免出現局部積水位置導致幼苗死亡。
3、種植方法
獼猴桃屬雌雄異株植物,只有二者同時存在,獼猴桃才能順利結果。種植進程中,園區(qū)內雌株與雄株比例控制在8:1左右。株距以3米為最佳,行距不得小于4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獼猴桃生長受風力影響較為突出,園區(qū)面積不可過大,避免為防風措施建立帶來阻礙。苗木栽植進程中,根系自然排放,底肥不能與根系直接接觸,覆蓋掩埋時使用濕潤的細土,用腳踩實。壓實過程中不可使用機械代替,避免過度壓實造成幼苗發(fā)育不良。苗木種植完成后,需要立即澆灌數量充足的水分,保證幼苗的快速成長。種植進程中,為保證幼苗盡快恢復生長趨勢,可以采用地膜覆蓋。
三、田間管理
1、田地管理
田地管理主要指深耕翻土,每年一次在獼猴桃樹木根系外圍進行翻整,翻耕深度在20厘米以上;每年夏季在樹盤附近進行淺耕除草,深度控制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間,保證田間土壤整體的疏松性,為獼猴桃提供更加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
2、肥料管理
獼猴桃屬于營養(yǎng)物質需求較高的作物,因此,要尤其注重肥料管理。通常每年施肥三次,追肥兩次。果實收獲結束之后進行第一次施肥,控制在每株20公斤有機肥、3斤磷肥左右。萌芽之后,每株施加兩公斤復合肥。果木生長旺盛時期,依據植株生長情況施加適宜數量的果木肥。
3、水分管理
獼猴桃喜濕潤土壤環(huán)境。因此,水分管理的核心在于保證土壤始終維持在特定的含水量范圍,無特定灌溉周期與數量,需要管理人員結合氣候與樹木生長狀況確定。當獼猴桃植株缺水時,葉片會發(fā)生較為鮮明的顏色變化,逐漸向褐色轉變,當葉片開始變色時,需要立即進行水分補充,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需要注意的是,施肥工作往往需要與灌溉同步進行,避免肥料影響土壤濕度。
4、枝條修剪
枝條修剪主要分為兩個過程,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
(1)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的主要目的為剔除多余枝條,保證果實正常生長。具體包含在萌芽期去除部分新枝條;摘除結果枝條的葉心;剪除狀態(tài)不佳或者生長過密的枝條。
(2)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的主要目的為選擇性保留結果枝與徙長枝。具體可包含剔除病枝、傷枝、重疊枝、無結果能力的結果枝等,適當修剪3年以上的母枝,促進其進一步生長。
此外,枝條修剪進程中還應注重疏花、疏果工作,結合樹木長勢保留適宜數量的果實,確保最終產出果實的質量。
(作者單位:321400 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