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艷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迅猛提升,其中農業經濟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花生作為農業種植中重要的一種油料經濟作物,其相關的栽培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優化。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充,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進行花生的種植,當前對于花生種植戶來說,如何保證其能夠高產穩產,以此創造更優良的經濟效益,從而不斷增收是其一直以來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針對提升花生種植及生產的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以供參考。
一、花生栽培技術要點
1、選地
合理的選擇適宜的花生栽培地塊是非常重要的,其的優良程度會直接影響到花生最終的產量,農民在選擇地塊的時候要注意選擇雜草較少,且土質比較疏松的沙土地較好。另外,要注意其土壤PH值的范圍,酸堿度保持適中即可,還要保證其能夠受到充足的光照,以及在不同的氣候與時節能夠保持較好的調節水分的能力。在土地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夠使用花生連作或者與豆類輪作的方式,以此保證土壤的活力,促進花生的健康生長。
2、地塊整理
選定的地塊在進行實際的種植之前需要進行一定的整理,一般來說在初冬時期可以進行深耕,以此更好的促進土壤熟化,為其保墑需水。花生正式播種之前,還需要進行一次淺耕,并搭配一些底肥的施加,從而增加土壤的養分;與此同時,還需要將田內的雜草,碎石等不利于花生生長的物體進行及時的清除,并保證底肥施加的均勻性,以此為花生提供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
3、選種
花生的選種,是一切操作的重要前提,其的品質優良與否直接決定了后期是否高產以及花生果實品質高低,因此,要盡可能的選取顆粒飽滿,顏色紅潤的種子,并避免疫病區的種子,保障種子的抗病能力。種子選擇好之后還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首先需要進行曬種,以此減少種子之中的水分含量,大大提升花生的發芽率和成活率,并在播種前,進行花生與甲基托布津藥劑的拌合,這一處理完成后要將其陰干,以此從根源上減少其遭受病蟲害的概率。
4、播種
針對花生的播種情況,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因素以及其后條件等來進行確定,并且,要根據實際的種植需求與種植條件來合理選擇種植方式。但要注意結合花生不同的品種去確定種植的密度,以此為其留出一個合理的生長空間,保障其的肥水平衡,且能在生長過程中良好的通風透光,從而保障花生的成活率與生長發育。
5、田間管理
花生完成播種后,還要重視對其的田間管理,首先農民在花生發芽階段要進行細致的觀察,查看是否有缺苗的現象,并針對其進行一個全面的補種,并完成定苗工作。然后需要針對整體花生植株進行清棵壯苗,以此保證全體植株都能夠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促進其不斷發育。另外,花生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于養分以及水分的需求是存在較大差異的,農民在進行施肥以及灌溉的時候要結合其實際的生長情況以及需求來進行適當的調整,并及時進行田間雜草的清除,以此防止其對花生的生長發育造成阻礙,促進花生的健康成長,盡可能的保障其果實飽滿,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
6、病蟲害防治
花生在生長過程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的侵襲,而病蟲害對于花生的產量有著致命的影響,且其一般破壞的范圍較大,結果惡劣,因此,農民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并遵循“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原則,其可以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施加不同的藥劑進行防治,或采取生物防治的手段進行治療。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藥劑防治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采用低殘留的藥劑,以此保障減少果品的農藥殘留,確認人們的食用安全。
二、提升花生種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1、根據需求確定品種
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市場對于花生的實際需求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有些人可能喜歡直接食用,有些人可能要求適合作為食材的品種,有些可能要求其要含油量高等等。因此,不同地區的農民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缺口來進行高品質花生種子的選取,不要一味的盲目跟風,要種植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花生,從而不斷提升效益。
2、優化品種布局
在花生的種植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這樣的問題,就是某個區域內產量較高種植效益較好的花生可能在其他地區進行引入,卻不能夠實現高產高效益的種植目標。因此,農民在進行花生種植的過程中,要深入且細致的去進行花生新品種的選擇及引入,另外,要結合不同地區的生長條件以及不同花生品種的需求,再結合適當的栽培技術來做好全面的保障,從而不斷完善花生生長所需的生態環境。為花生生長發育提供適應的條件,最大程度的發揮花生的優良品質,實現高產穩產的目的,為農民創造更多收益。
3、適當延長花生的產業鏈
花生具有較強的深加工價值,因此花生種植較為集中的地區可以進行花生產業鏈的適當延伸,由此逐漸形成花生加工生產線,為市場提供優良品質的花生油以及休閑小食品等。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花生種植和生產的效益,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的就業,促進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在花生的種植栽培中,要嚴格把控各個環節,農民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種植技術,以此保證花生的生長質量,提升其種植及生產的效益,從而為花生種植農民創造更加優良的效益,不斷推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