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隨著我國農業土地資源的日益縮減,以往的農業生產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不利于農業以及現代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對生物機體進行改造的技術,被稱為生物技術。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生物技術的發展,擴大了生物技術的應用范圍,尤其在農業種植中應用更為普遍,生物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物技術非常復雜,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受外界干擾的因素較多,操作時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考慮,具有較高的操作難度。但是,通過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經過不斷的科學試驗,生物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農業生產,實現了農產品的質量提升和產量增長。
在農業種植中應用和推廣生物技術,可以提升農業生產和種植水平,保證農產品質量,對推動現代農業經濟穩定發展有著現實的意義。
一、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現狀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小農經濟在農業生產中仍占主要地位,因生產效率低下,抗災難能力弱,農業生產效率和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受到影響,如何改造小農經濟,建立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這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在這個過程中,生物技術利用生物體及其它體系的衍生物改造植物不良特性基因,運用基因、發酵、細胞等工程模式改良植物品種生產性狀,以此達到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及產量、實現經濟效益、保護環境、種植的效果的目的,以全面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在農業現代化生產與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物技術成熟與否與農作物質量和質量的提升有著必然的關系,我國生物技術起步較晚,但我國對農業發展十分重視。目前,很多農業大國將逐漸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中進駐,例如:前幾年中國種植的生物技術棉花,在全球生物技術棉花種植總量上也占有一定比例。
二、生物技術在現代農作物種植方面的應用
1、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轉基因技術的優點在于能夠向其他的生物轉嫁生物的優良基因,讓該生物能夠有更加優良的基因,能夠更加適合生長的環境。并且該技術的好處在于對植物的種類沒有特殊的要求,在各種生物之間相互重組植物中的良好基因,使原來植物中的不良基因得到顯著的改善,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轉基因玉米,在以往的基礎上,讓玉米具有抗病蟲害性能和抗旱性能,彌補原來玉米在種植上存在的不足。
2、雜交育種技術的應用
我國應用雜交育種技術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在農業種植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雜交玉米還是雜交水稻,都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其操作非常簡單,通常是對生物體細胞中的相同類型遺傳因子進行控制,保證遺傳因子之間都獨立,如果后續配種,遺傳因子就會出現分離的情況,而且隨著配子向下一代遺傳。雜交育種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確保農產品質量的提升,而且可以結合土地的實際情況來運用。
3、定期開展生物技術培訓
為了讓農業生產人員可以科學的應用生物技術,政府必須要積極開展生物技術應用的專業培訓,使農業生產人員可以全面了解生物技術。
4、運用生物技術研發新型農藥
我國的科學生物技術研究者運用生物技術,研發出了適合農作物的農藥,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受多方面的影響,病蟲害對農作物傷害最直接、最為嚴重。以前我國都是利用傳統的噴灑農藥的方式來進行防治,傳統的農藥殺蟲害的效果是挺好,但是藥物的毒性很大,對人們也會造成很大程度的傷害,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利用生物技術研發生物型農藥,它是通過對農作物的新陳代謝廢物的提取研制的農藥,這種農藥種類很多,研制的時候加入的化學藥物分量也很少,對農作的傷害不是很大,也不會污染環境,并且還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
三、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發展前景
生物技術作為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正面臨一系列新的、革命性的突破。生物技術在改善人類生活、改善地球環境方面前景遠大。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九十億,而生物技術為可持續生存、健康飲食、抵抗疾病和減少的地球帶來了新的希望。隨著近年來高產、高效、優質農業的開展與運作,生物技術在農作物、肥料、秸桿還田,植物保護等方面的應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將成為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農業種植應用中,大大提高了各種農作物的品種抗性,同時,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對農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總之,農業是民生的根本,也是我國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業對整個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在實際的農業種植過程中,需要引進現代化的技術,實現我國農業的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為國家的戰略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
(作者單位:475400河南省太康縣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