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蓉 周國魁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在逐漸變化,從以前對食物和衣服的需求到綠色健康的消費。由于城市化的迅速發展,農業和消費場所創造了地理障礙,許多城市居民不會參與農產品的生長和收獲,加上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人們提高了對食品質量的要求,這為綠色食物的生產營造了環境。
一、沿海地區江蘇省鹽城市綠色瓜果蔬菜生產情況
據相關資料可知,2017年,鹽城市蔬菜和林果類園藝作物,1-3季度累計播種面積542萬畝,同比增加53萬畝,總產量1350萬噸,同比增210萬噸,總產值230億元,同比增加36億元。新增高效設施農業15.4萬畝,總面積超220萬畝。
2018年,鹽城市新增設施農業10.3萬畝,總面積超230萬,設施農業增量、總量蟬聯全省“雙第一”。全市蔬菜園藝累計播種591萬畝次,比上年增加51萬畝次;總產1619萬噸,比上年增加102萬噸;產值273億元,比上年增加21億元。
據相關報道,2018年3月2日,在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公布的2017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中,江蘇省鹽城市響水西蘭花、大豐南陽辣椒、東臺西瓜、恒北早酥梨4個園藝產品入選,全省僅30個入選。
近年來,鹽城市深入開展農業結構“調優調特調新”行動,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立足市場導向、消費需求,大力示范推廣綠色、優質、特色、高效新品種,積極引進推廣園藝業綠色防控技術、標準化生產技術,總結推廣生態高效種養模式,加快推進全產業鏈示范建設,培育壯大了西甜瓜、草莓、葡萄、食用菌、淺水藕、西蘭花、西葫蘆、大蒜、辣椒、蔥等一批精品特色園藝產業。
下階段,鹽城市將以實施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行動為契機,聚力培大育強10大精品產業,因地制宜打造50個萬畝特色基地,促進特色產業擴面提檔。以實施園藝業綠色高效創建為引擎,圍繞產品高質量,打造綠色生產環境,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模式,增加高效產品供給能力,引導加強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培育,全面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認知度和美譽度。
二、江蘇省沿海地區綠色瓜果蔬菜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鹽城是江蘇的農業大市,辣椒、大蒜、西蘭花、辣根、蔥等是全市蔬菜出口的優勢品種。近年來,鹽城檢驗檢疫局始終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來抓,積極幫扶企業建立原料種養殖基地,規范種植養殖模式。但受產品質量(如農藥殘留、化肥不科學施用等)和蔬菜品種的影響,綠色瓜果蔬菜在國際市場占有率很低。另外,針對農民生產,如何正確指導,對綠色瓜果蔬菜生產環節質量管理如何完善,才能促進綠色瓜果蔬菜出口加工企業快速發展,確保農民切身利益不受損害,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綠色瓜果蔬菜主要污染物及來源
1、硝酸鹽
化肥使用不科學,使用的無機氮化肥過量,導致植物體內累積大量硝酸鹽,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個關鍵因素。
2、塑料薄膜殘留污染
塑料薄膜中很多化學性質非常穩定,想要對其進行講解很難。在土壤中殘留的塑料薄膜會阻流土壤毛細管,進而對瓜果、蔬菜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3、重金屬污染
在農業環境中,Cu、As、Pb、CR、Cd等重金屬主要來源于工業“三廢”的排放、汽車尾氣的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含重金屬的農藥、化肥、污泥等。
4、化學農藥的污染
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具有見效快的優點。然而,農民不能對這些化學農藥進行科學選用,從而導致病蟲害防治效果不明顯,最終導致農藥對環境和農產品造成污染。具體有以下幾點:
(1)過度使用化學殺蟲劑。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化學農藥的優勢十分顯著,這使人們對化學藥物的依賴性過大。長時間以來,大量使用單一農藥防治病蟲害,導致害蟲及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化學藥劑用量的增加,消滅了越來越多的害蟲天敵,同時會嚴重污染到農產品,危害到人類健康。
(2)濫用和錯用殺蟲劑是很常見的。我國農民總體文化素質偏低,農業科學技術普及水平偏低,低素質農民濫用農藥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一些濫用農藥、殺菌劑的行為:人們對重要病蟲種識別不清,盲目混用濫用農藥,未掌握農藥最佳防治期,防治時機會被延誤,防治教學效果會被削弱,造成不應有污染和損失。
(3)噴涂設備落后。目前,我國廣大農區通常采用的噴霧設備霧化效果差,造成噴灑量大,農藥利用率低。此外,噴霧器“冒、跑、滴、漏”現象也非常嚴峻。據估計,目前農藥的實際使用率只有30%-40%。
(4)農藥質量。現階段,我國農藥生產企業有4000多家,企業管理質量存在非常大差異。一些企業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在低毒農藥的基礎上加入高毒有機磷農藥,以提高藥效,減少生產成本。因此,即使農民按照非公有制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操作,農民也很難生產出合格的無公害綠色食品。
四、綠色瓜果蔬菜生產技術探究
1、生產基地的選擇
環境條件是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中最重要的因素。唯有產品的產地和生產環境與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相符,才能促使農產品產地無污染;土壤中有害元素含量、當地水質、空氣質量必須與產地環境標準相符;2公里范圍內無廠礦等污染源生產綠色農產品條件和農產品資質。
2、及時、有效的預報蔬菜病蟲害情況
對病蟲害情況進行精準測報,可全面提升病蟲害防治的計劃性、預見性,對防治成本具有巨大的節約作用,能保護生態環境,能為實現蔬菜生產綠色安全提供保障。
3、綠色蔬菜防治技術
(1)相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預防病蟲害的有效方法是正確使用農藥。第一項任務是結合特定條件并采取科學的物理控制策略,即有效使用手動清潔方法以減少農藥的用量。害蟲的一些天敵也可用于減少病蟲害的過程中,以達到減少農藥殘留率的效果。在種植綠色蔬菜的過程中,有必要控制農藥的用量,不僅要避免潛在的污染危害,還要確保蔬菜的正常生長。
(2)相關的灌溉技術
需要建立灌溉水庫,為種植綠色蔬菜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時,必須使用排水系統來完成排水處理。在灌溉過程中,有必要充分了解當地的環境條件,既可以保護綠色蔬菜的健康生長,又可以有效控制種植區的水分。完善排水渠時,要根據積水狀況進行,同時,在發生干旱狀況時,要進行充分灌溉。加強科學灌溉方法,有效提高被污染蔬菜的抗病能力。
(3)相關的農藥處理技術
不僅需要使用農藥來控制種子,而且還需要對種子進行全面處理,以避免雜草和害蟲對綠色蔬菜的影響。要重視預防,必須建立一個完整而有效的管理框架,同時正確使用農藥,加強控制水平,從根本上控制病蟲害的生長。此外,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和標準進行農藥的選擇,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農藥殘留量并顯著提高農藥使用的及時性。同時,有必要根據病蟲害的特殊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和制度,這是科學有效地使用農藥的關鍵途徑之一。
(4)相關的施肥操作技術
在選擇肥料時,有必要增強對多種復合肥料和有機肥料的認識和認識,以準確控制肥料的用量,并結合蔬菜的實際營養需求,有效地制定相關的處理措施。 蔬菜收獲前一個月,禁止增加葉面肥的施用;蔬菜收獲前一星期,禁止增加氮肥的施用。
4、對綠色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大力推廣
在預測預報工作做好后,還要強化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加強機械防治力度以及大物理防治力度,對生物防治技術進行不斷推廣,進而保障蔬菜的安全生產。
綜上所述,提高綠色瓜果蔬菜質量安全水平是一項系統工程,在生產上,要推廣新技術,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加強宣傳培訓,培育新農民,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控制生產源頭,建立日常檢查制度,嚴格控制市場準入,研究制定扶持蔬菜產業發展的政策,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水果生產的全過程監管、示范和市場運作,要整合制度力量,形成齊抓共管、強推進的局面,提升產業水平,讓城鄉居民放心。
(作者單位:224050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鹽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