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勁
通過對大姚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阻礙該技術推廣的障礙因素,提出加快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的對策建議,以期能促進大姚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
一、大姚縣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現狀
大姚縣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6666.7hm2,其中糧食作物31333.3hm2,經濟作物15333.3hm2。由于地外金沙江老旱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縣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呈易發多發態勢,近三年平均每年發生61780hm2次,防治134467hm2次。自2015年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以來,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民“綠色植保”意識不斷增強,通過省州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創建項目的實施,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示范帶動,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技術,安裝使用太陽能殺蟲燈光誘、使用可降解黃藍板色誘、設置誘捕器性誘,利用防蟲網驅避害蟲,實施果園生草防控病蟲等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在縣內優質粳稻、烤煙、特色果蔬等產業中得到推廣應用,面積逐年擴大,從2015年的900hm2擴大到2019年末已達6066.7hm2,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2%。推廣使用綠色防控集成配套技術,促進農藥減量增效,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正逐步成為縣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的共識。
二、大姚縣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的障礙因素
1、客觀障礙因素
(1)成本障礙。在現實農業生產中,廣大農民占主導地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畢竟只占少數。農民在生產中十分注重成本的投入,當生產成本超出他們的承受范圍時,產生“想用用不起”或“與其用這么昂貴的物資和技術,不如使用產出效果相當而成本偏低的物資和技術”兩種結果。綠色防控技術的使用成本相對過高,影響農民對新技術的采用率。
(2) 技術信息障礙。農民缺乏綠色防控技術的基本信息,或者是獲取技術信息的成本太高,無法對該技術的有效性和經濟合理性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從而不會采用新技術。
(3)技術復雜性障礙。單一的綠色防控技術產生的防控效果不太理想,往往需要兩項或多項技術集成配套使用才能獲得防控期望值。農民認為該技術使用起來過于復雜,故不愿意接受。
(4)技術支持資源障礙。現行農技推廣體系及財政狀況對農民采用綠色防控新技術的支持資源很有限,不給農民一定扶持,農民基本上不會采用綠色防控新技術。同時,采用不恰當的推廣措施如行政命令替代技術服務等,致使農戶反感采用新技術。
2、主觀障礙因素
(1)傳統農業思維定式障礙。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農業生產定式已在農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一時半刻要改變農民的傳統病蟲防治習慣或方式是很難做到的。一些農民不愿意改變其傳統的耕作習慣或方式,是因為采用傳統措施所承擔的風險較小。
(2)過分依賴新物質投入的障礙。某些綠色防控新技術的應用可能過分依賴于新的物質投入,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這些新的改變意味著農民在采用新技術時必須承擔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有一些農民僅僅因為使用新技術具有不確定性或有一定風險,而主觀上不愿意采用。
(3)農民素質能力障礙。現行的綠色防控技術大多是根據農民群體的平均水平設計的,而農民個體之間的素質能力差別大,對一些管理能力特別差的個體,采用綠色防控新技術的難度特別大。同時,綠色防控技術配套的設施設備不時會遭到素質差的人或是不法分子的損毀、破壞甚至偷盜,給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帶來較大難度。
三、加快大姚縣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的對策
1、建立完善新型推廣機制
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項目推動型、技術部門推動型、投入品企業驅動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型等多元新型推廣機制,整合政府公共推廣機構及多元的專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兩只力量,強化示范與展示,構建由教學、科研、行政、推廣等部門組成的推進綠色防控協作網絡,制定并實施相應推廣計劃,讓農民群眾熟練掌握綠色防控技術,充分認識到技術采用后能獲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改變其傳統農業思想觀念,自覺自愿接受新技術,從而提高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比率。
2、爭取資金投入
積極爭取政府、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多元投入,整合資源力量,把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與統防統治融合,與綠色優質高效創建、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等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加大綠色防控技術宣傳、培訓、普及力度,強化技術信息服務與技術指導服務,提高技術使用者能力和素質。在初期建議制定配套政策,多爭取項目扶持,對技術采用和配套物資給予一定比例補助,逐步發展成為農民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提高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比率。
3、強化產品與技術創新
綠色防控產品生產企業要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力度,生產出更多、更實用、更加物美價廉的綠色防控技術產品。相關行業部門要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提高其適應性和可操作性,降低技術推廣使用可能帶來的風險。
4、加大違法行為懲處力度
認真貫徹執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破壞綠色防控設施設備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營造全社會合力推進綠色防控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675400云南省大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