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鵬

水稻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所結的果實即為稻谷,稻谷脫去穎殼后得到的是糙米,糙米碾掉米糠層所得到的就是人們日常吃的大米,不僅在我國大米被當做主食,在世界上幾乎有一半的人都是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了可以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等,并且稻殼和稻稈還可以用作牲畜飼料,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水稻按照稻谷類型可以分為早稻、中晚稻、糯稻、非糯稻、秈稻等,按照留種方式可以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我國的袁隆平院士被稱為是“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的水稻生產種植做出了巨大貢獻。水稻的生產種植對于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與建設有重要意義,并且水稻在人們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而水稻的種植技術與水稻的種植效益、提高其質量和產量等有密切聯系,因此自種植水稻以來,人們不斷研究其種植技術,以求更好的提高水稻的經濟價值、質量和產量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業的長時間發展,水稻種植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
一、水稻種植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水稻種植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其種植技術也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在水稻種植技術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水稻的種植生產與水稻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在水稻種植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不合理施肥
無論是種植哪種農作物,肥料都是保證農作物生產的重要營養元素,正確、合理的使用肥料能夠給農作物生長提供所需要的養分,幫助農作物實現良好生長,但如果不正確的使用肥料非但不會使水稻良好生長,反而會影響水稻生長,甚至可能造成水稻死亡等情況。在我國的水稻種植中,就存在不合理使用肥料的情況,在水稻種植中過度使用氮肥,而鉀肥的使用卻過少,這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生長質量。
2、用藥不科學
在水稻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是很常見并且容易發生的,對水稻危害較大,在發生病蟲害時,需要用藥物進行治理,以達到消滅病害和蟲害的目的,使水稻正常生長。但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由于水稻病蟲害的種類多、病癥復雜,而大部分農民缺少專業的用藥知識,不能清楚的分辨病蟲害類型以及正確用藥,因此過量使用農藥或藥不對癥,給水稻造成嚴重的傷害,影響水稻的產量及質量。
3、機械化水平低
由于水稻的市場需求量極大,少量的水稻種植并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需要大面積種植水稻,但由于大量的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轉移,使種植水稻的勞動力減少,因此需要提高水稻的機械化生產水平來提高水稻種植效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業機械化還處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在種植水稻的機械化水平上。機械化水平低,進一步制約了水稻種植產業的發展。
二、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升種植效益的要點
1、選擇優良的水稻品種
在種植水稻前,要選擇優良的水稻品種種植,是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提高其價值的關鍵。選擇水稻品種,要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條件等選擇適合在當地種植的水稻,另外,要選擇具有抗寒、抗病蟲害能力強等優秀品質的水稻品種種植,這是增強水稻生長期抵抗病蟲害的關鍵措施。
2、選擇種植土地
良好的種植環境和土壤是保證水稻生長的關鍵條件,為了保證水稻的良好生長,其種植土地應選擇沒有經過污染的田地,并且要選擇土地平整利于種植和后期管理、排水灌溉的田地,另外,還要保證水稻生長所需要的水源也要干凈無污染。選擇好田地后,要對田地進行整理,深耕曝曬,以減少土壤中的病蟲害。
3、適時播種
在種植前,要對水稻種子進行篩選,去除掉干癟的、有病蟲害的種子,選擇健康、均勻的水稻種子種植,另外,還要對種子進行清洗、晾曬,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最后,還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在播種時,要注意合理控制種植密度,根據水稻品種、植株大小等合理控制密度,使種植間距能夠滿足水稻生長的需求。除了人工播種外,還可以使用農用機械播種,不僅能夠提高播種效率,還能合理把握種植密度。由于機械的優越性,我國應不斷對農用機械進行改進、更新,以求不斷提高農業效率、促進農業良好發展。
4、合理水肥、用藥
水是水稻生長最基本的需求,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應合理把握水量,對水稻科學灌水,在水稻生長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水量需求,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灌水量和灌水方式,如水稻幼苗階段,對水量需求較小,因此應少量澆水或者不澆水;在水稻生長后期,對水量要求較大,應加大澆水力度。肥料的使用有利于水稻生長,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應滿足水稻對肥料的需求,在水稻移栽前以補鉀肥為主,移栽后補施氮肥等。水稻發生病蟲害時,應根據病蟲害的具體種類正確用藥,但要注意合理藥量,避免藥量過多或過少對水稻造成的傷害。
5、適時收獲
適時收獲也是保證水稻質量和產量的關鍵。當田地中百分之九十的水稻莖葉變黃、籽粒變硬時應對水稻及時收割,收割后應注意晾曬,以免水稻堆積腐爛。
綜上所述,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對于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提高其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等有重要意義,因此,應不斷對水稻種植技術進行研究、摸索,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我國的機械化水平,以不斷促進農業良好發展。
(作者單位:475100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農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