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菊
本文主要介紹了莘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筆者通過近幾年對莘縣食用菌產業進行實地走訪、調查、摸索,并通過實踐總結得出提檔升級的新策略。
山東莘縣是“中國雙孢菇之鄉”。近年來,隨著國內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我縣食用菌產業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亟需在產品銷售、深加工及科技研發等方面急需提檔升級,為此筆者通過走訪摸索調查,就促進莘縣食用菌產業再創新高提出新策略。
一、莘縣食用菌產業存在問題
莘縣年栽培食用菌面積保持在1000hm2以上,總產量約20萬t上下,總產值保持在10億元以上,形成了以雙孢菇、草菇為主導,袖珍菇、雞腿菇、平菇、姬菇等多品種齊發展的格局。在食用菌領域,我縣可謂是百花齊放,爭相發展的民營企業給我縣食用菌產業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使我縣成為了全國聞名的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集散地。但認真分析看出我縣食用菌產業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提檔升級:
1、產品檔次低。我縣食用菌產業雖然形成一定規模,雙孢菇、草菇、雞腿菇生產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雙孢菇、雞腿菇等栽培歷史長、面積大、產量高,但仍存在大而不強、發展放緩、效益不突出等問題,根本原因在于產品檔次不高,“三品一標”少導致大而不強,菇賤傷農,未能在全國打響品牌。
2、產品附加值低。目前,我縣產量較大的雙孢菇、雞腿菇、草菇等,主要的銷售方式仍是賣給初加工企業,制作鹽水菇、蘑菇干,鮮銷所占的比例較少,造成生產效益較低。受本地栽培不集中、市場規模小、對外銷售途徑不夠暢通等問題影響,本地食用菌價格普遍低于國內平均水平,這種現象非常不利于莘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3、菌渣污染環境。2017年全縣食用菌生產總量達到51.7萬t,按照食用菌栽培平均生物轉化率70%,出菇后原材料干重約減少50%計算,可利用農業廢棄物總量約36.2萬t,產生干菌渣約25.9萬t,數量巨大。菌渣利用的好是個寶,可是我縣大部分菇農和有些企業把菌渣放在生產區附近,既對生產區造成污染使食用菌產量和質量下降,又污染生活環境。
4、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低。我縣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發展的早,但集約化、規范化、標準化生產程度低,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價格沒有保證,“菇賤傷農”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質量沒有保證。
5、科技支撐薄弱,發展后勁不足。隨著全縣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問題日益突出。由于專業人才的不足,先進高效的生產技術難以快速推廣,規范化、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難以有效執行;且原有技術人員外出交流學習機會少,知識得不到及時更新,技術力量薄弱;難以對全縣的食用菌生產進行全面指導,導致冷鏈貯運、物聯網等新科技應用較少,缺乏現代化生產先進技術。
二、莘縣食用菌提檔升級新策略
1、把握食用菌產業發展機遇
①建議食用菌是扶貧首選項目。利用食用菌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行業爭資源的等特點,讓食用菌產業成為扶貧首選項目。十九大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貧困地區大力發展食用菌,投資少、見效快、技術成熟、經濟效益顯著,能在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同時掌握一門新技術,實現長久發展。
②發揮食用菌對生態文明建設作用。食用菌生產原料是棉籽殼、玉米芯、廢棉、木糖醇渣等工農業廢棄物,生產出的產品卻是人見人愛的蘑菇,變廢為寶,發展食用菌符合十九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莘縣年產食用菌菌渣25.9萬t,如果能充分利用,每畝地施用0.5t,可供應50萬畝蔬菜、果樹等施用,解決我縣大部分經濟作物的有機肥肥源。
③工廠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目前正值食用菌產業快速增長時期,生產方式也由房前屋后、大棚拱棚生產轉為工廠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山東省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數量為126家,企業數量占全國的15%以上;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占比位居全國首位。這無疑對我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和發展的啟示。
2、技術支撐,提質增效。為解決我縣食用菌產品層次較低、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必須緊緊圍繞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實際,以“四新”促“四化”,智慧驅動轉換舊動能,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強化技術支撐,聚集一批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引智引力,以科技創新作為我縣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第一動力。
3、合理處理菌渣。食用菌基質經菌絲降解后,纖維素、木質素含量大幅下降,有機質、菌體蛋白、活性物質等含量豐富,在種植業、養殖業、環境修復、植物保護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利用菌渣二次種菇,經過簡單發酵制成有機肥等都是菌渣利用的好途徑,特別是由聊城市農科院提出的菌渣簡單發酵直接作為蔬菜、果樹優質有機肥,簡單、快速、消化菌渣多,是菌渣高效利用的好辦法。菌渣的高效利用對于食用菌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延長產業鏈、實現循環農業和土壤修復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依靠政府對食用菌產業鼎力相助
1、強化政策保障。建議政府制定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多方面優惠政策,建立和完善食用菌產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鼓勵開展科技創新、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相關稅收、財政貼息等激勵政策。優先扶持食用菌現代化示范園區、加工龍頭企業、專業批發市場等重大項目建設和龍頭企業發展,增加對食用菌產業的支持。
2、建設特色基地。以科技創新為手段,積極引導“三品一標”,莘縣是“中國雙孢菇之鄉”,主要集中在朝城鎮,建議在此基礎上,打造“雙孢菇特色小鎮”,莘縣草菇備受業內人士關注,但草菇栽培不是成方連片,建議以此為基礎,申報“中國草菇之鄉”。
3、嚴格菌種監管。農業部門要加強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管,建立健全檢測體系,加強食用菌產品的抽樣檢測,嚴格執行菌種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建立食用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切實加強對菌種、原輔材料等食用菌產前、產中及產后流通環節監管,嚴把市場準入關,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確保我縣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252400山東省莘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