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斯路 程國雍

近年來,隨著農業規模化經營和土地流轉步伐加快,農業種植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農機新型服務組織作為農機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對農業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在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豐縣農業農村部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壯大新型服務組織隊伍為目標,扶持各類新型服務組織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經營主體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目前全縣有農機新型服務組織126個,(其中省級示范農機新型服務組織10家),農機新型服務組織正逐步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臺。
一、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的積極作用
豐縣現有的126個農機新型服務組織,都是經市場監管部門注冊成立的。農業農村部門針對當前農機化發展需要及農機市場散戶作業較多、服務農機缺乏保障的現狀,鼓勵散戶自發結合,成立農機新型服務組織,以合作社模式進行農業生產。合作社成員以現有機具為成本投資組建,現有機具為大型聯合收割機和大中型拖拉機,合作社針對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轉移,留守在家中的勞動力對繁重的體力勞動力不從心的實際情況,合作社提出“三代”服務,即:為外出打工戶、困難戶、無機戶等實行代耕、代種、代收服務,并和農戶訂立服務合同,以誠信的服務態度,優良的服務質量,贏得了農戶的一致歡迎。農機新型服務組織通過組織化形式進入市場,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各個過程開展服務,既降低了服務成本,又克服了零散作業服務的資源浪費和水平低下問題,同時,農機新型服務組織作為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梁,可以及時地讓政府了解農民的需求,對于農民而言,政府制定的政策則更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2019年,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等服務組織作業面積占農機作業面積近70%,合作社等服務組織承包經營面積達6萬余畝;2020年農機服務經營總收入達3億元,比2015年增加0.6億元;其中農機跨區作業收入穩定在4000萬元,為糧食豐產、農民增收、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保障。
二、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農民的農機化服務需求越來越迫切,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情況下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狀況還不盡人意,在為農民服務中還沒有最大限度地釋放功效。主要表現在:一是組織規模不大。服務組織人數少,固定資產少;二是組織化程度不高。組織內部缺少對權利、責任、義務的明確規定,各項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三是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成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利用新知識、現代化新設備的能力不強,信息化處理能力有待培訓;四是土地成本不斷上升,農機新型服務組織機庫用地審批受限,機庫面積較小,導致社員機具無法統一存放。
三、促進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在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中必須堅持以農機專業戶為主體,擇優扶持,典型示范,以點帶面,逐步完善提高農機化服務組織程度。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營造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氛圍
把發展農機新型服務組織作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采取多種渠道強化宣傳力度,營造發展農機作業組織的良好氛圍,積極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通過典型宣傳,擴大農機作業致富效應的影響力,通過對先進農機作業組織進行表彰,提高農機從業人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2、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增強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動力
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政策扶持資金重點向農機新型服務組織購機傾斜、向新型高性能機具傾斜。通過政策扶持,增強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發展動力。
3、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農機新型服務組織有序推進
要按照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的總體要求,因地制宜,搞好分類指導,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以點帶面,逐步推開。對原來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地方,按層次高一點的要求建立,爭取在規范中加快發展,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地方,也可以先建立組織,在發展中逐步規范,達到農機作業組織的有序推進。
4、加強管理,強化服務,促進農機新型服務組織規范運作
農業農村部門要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幫助他們建章立制,搞好農機作業組織章程建設,在人員組織管理、農機具技術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方面建立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實現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加強培訓,提高他們的市場化運作水平。
5、相互協調,通力合作,確保農機新型服務組織順利發展
農機新型服務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涉及的環節多,需要各有關部門,相互協調,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市場監管、民政、稅務、自然資源、金融機構等要在注冊登記、資金貸款、稅收減免、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便利及優惠,促進農機新型服務組織順利發展,共同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作者單位:1.221700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221700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發展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