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輝
發展農業機械化對我國的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農業機械化,其重要性在于將科技力量融入農業生產當中,從而增加農作的效益。手工勞作作為傳統生產方式之一,技術相對落后,同等條件下生產效率非常低。在農村普及農業機械化相關技術,對推動全國農業的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帶動下,群眾對農業的生產效率關注度直線上升,作為推動農業取得重大突破的動力源泉,農業機械化技術需要在農村地區進行全面推廣及應用。
一、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應用現狀
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應用現狀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農機推廣是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最先進且最科學的機械化技術,其可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并帶動了我國農業生產的進步。在農業生產中也出現了諸多新型農業機械,如小麥收割機、玉米收割機等,上述小型的農用機械操作靈活便捷,且價格較低,受到了廣大農戶的青睞。但受到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很多農戶在農業生產中均無法正確認識應用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的作用和價值。調查顯示,農機選擇與應用中,大中型機械的使用率依然占有較高比例,而科學技術含量較高的智能化農機并未得到廣泛應用,偏遠農村的農民無法接受農用機械,依然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從事農業生產。為此,相關部門需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的束縛,轉變農戶耕作的理念,為其打造高產和優產的作業環境,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推廣對策
1、調整農業機械化的結構
我們應當根據國家提出的調整農業結構與產業化經營的需求,著重將小麥、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實現機械化生產,著重發展精加工、包裝等技術的設備生產,為糧食產量的穩定增長提供便捷。還需要大力開展蔬菜、水果、水產養殖業的機械化生產,逐漸提升這些經濟作物的產量。在注重產量的同時也應當注重質量,要加強農作物的質量檢測與衛生安全,開展綠色環保的可持續機械化農業生產。
2、不斷加強新機具新技術推廣
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現代農業的農機裝備和技術發展,推進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深入鄉鎮村社,通過“科技下鄉、現場演示等多種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大力宣傳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讓廣大農戶親眼目睹、親身體驗新型農機具的優越性,從而自發、自覺地應用農機新技術。多方位爭取農機推廣項目。利用農機化項目資金購置引進先進農機具,組織示范、試驗、創新、定型,為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提供經費保障和支持,推動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強市場監管,防止一些不法商販在農機推廣的過程,用劣質機械以次充好,涌入農村,傷農誤農,讓農民對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印象全盤否定,出現敬而遠之的現象,從而嚴重阻礙農機化的推廣應用。對于全縣農機銷售市場和銷售網點,農機監管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抽查核檢,繼續堅持執行好對已銷售的農機的回訪制度,保證在三包期內農機具的產品質量,對于購機戶反饋的問題,要及時上門進行解決。
3、加大投入力度,創新運行模式
第一,政府部門作為政策的發布者,需加大有關農業機械方面的扶持力度,對于主動購置新增農業機械設備的園區以及農戶,應及時授予相應疊加補貼。第二,將全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一項工作重點,指導合作社將農業機械化作業模式逐步開展起來,除農戶以外,把種植園區也并入服務對象之內。第三,充分發揮典型成功的農業項目的引領作用。以點及線進行輻射,首先篩選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機械化程度高的園區,對其進行項目試驗點的工作開展,通過組織整個園區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種植機具的選型、設備安裝調試等試點工作,實現園區農業機械化新突破,以其發展鼓勵周邊鎮村種植園以及農戶投身于農業機械化改造。
4、建設示范基地
農業機械推廣工作效果主要取決于農民的想法,當農民覺得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的不可或缺,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的購買和運用農業機械,無需過多的宣傳就可以看見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廣為運用。最為有效的宣傳方式就是建設示范基地,通過組織農民到示范基地進行參觀,讓農民近距離的看到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是如何使用的,他們就會清楚認識到農業機械的應用好處,將會從根本上扭轉農民陳舊的思想觀念,顯著激發農民的購買欲望,這種真實體驗式的宣傳效果要比單純的語言描述有效的多,對于農業機械推廣效果的提升大有助益。
綜上,在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從意識層面、設施層面、資金層面、部門合作層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探討,同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推廣措施和方案,加大技術落實度,以此全面完善農業生產的水平,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并最終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475400河南省太康縣種子技術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