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琦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生豬養殖行業,無論是生豬養殖規模還是生豬養殖技術,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生豬養殖是促進國民經濟不斷增長的重要產業項目之一,與食品安全也有關聯,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生豬飼養管理工作的開展,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出現生豬疾病頻繁發生、養殖效益明顯下降的情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解決,必須引起飼養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實踐過程中,運用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綜合防治措施,進行主要生豬疾病的監測、控制、處理,顯得非常必要且關鍵。本文就生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的相關措施展開分析研究,僅供參考。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食用肉類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生豬養殖業是我國重要的養殖產業之一,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生豬養殖有利于改善農民的生活,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了保證生豬養殖的穩定性,養殖人員要加強生豬飼養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生豬疾病預防措施。
一、生豬疾病的流行情況
近年來,生豬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相對的病害威脅也越來越嚴重了。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要求生豬飼養管理工作重新確定發展的方向。生豬疾病具有流行特點,主要體現為:首先,危害性很大,傳染病種類多,比如,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各大豬場頻繁發現生豬疾病,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整個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其次,單一病例在減少,多病原感染很突出,一種病毒性疾病有了基本的傳播條件以后,會在短時間內加重病情的危害程度,帶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再次,控制細菌的難度明顯增加,一些養殖戶為了防止生豬疾病大范圍傳播,盲目選擇在飼養過程中使用抗生素藥物,本意是抑制病毒擴散,但實際效果卻不理想。如生豬食用過多抗生素藥物,體內細菌產生了抗藥性,病情一旦發作,局面將會更難控制。最后,在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于原有豬場常見的疾病已經研制出了免疫預防用生物制品,并得到廣泛應用,有效地控制了生豬疫病的擴散。然而,我國的養殖公司與規模化的養殖場越來越多,使得養豬單位群體擴大,同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加速了畜禽與相關產品的流通。因此,大規模的群體無法使用原有的重復免疫與盲目免疫以及抗體檢測的方法,并且在生豬的保健藥品中也含有一定的復方制劑,最終只會使豬群中原有的臨床典型疾病癥狀消失,使得生豬疾病的診斷越來越困難。
二、生豬飼養管理的概述
把握生豬飼養定位,生豬在日常飼養中的主要活動就是“吃、拉、睡”,所以對剛入欄的豬要進行適應的調教。對生豬的飼養實踐要有精準的時間規定,飼養所投喂的飼料要做到定量,防止在生豬中強者過飽、弱者搶不到食就挨餓的現象發生。對生豬的養殖環境要確保溫度適宜,要維持生豬飼料的質量穩定、新鮮和營養,不能頻繁地更換飼料導致生豬質量的下降。關于生豬的投喂飼料應轉變單一化的飼料,采用多階段全價配合飼料,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生豬生理需求,激發生豬自身的生長潛能。將生豬的飼料由稀料轉變為濕料,提高生豬再進食時的食量和咀嚼。關于生豬的飼養期間對體重要有嚴格的標準,在適當的時候出欄,出欄標準為90~110kg。生豬也有性別、年齡、強弱等區分,應按照不同的標準對生豬進行分群管理和分欄飼養,成年公豬和哺乳期的母豬以及懷孕后期的母豬都要單欄飼養,斷奶的生豬和空懷的母豬可以采用小群飼養,肉豬以及仔豬需要合理化的規劃飼養的密度。關于生豬的日常飼養管理中,養殖戶要有細心和細致的管理,防止生豬出現應激反應。生豬飼養的飼料講究營養和微量元素的補充,采用全價日糧加之合理調配的維生素等,如果要更換飼料應有1-2周的過渡期。飼養場地要確保干凈衛生,確保生豬飼養的水源的飼料沒有被工業所污染。定期對生豬進行保健和治療,疫苗接種要注重用藥的合理性。嚴格把控飼養密度,不可過于密擠,保證飼養場地的通風。天氣過熱時生豬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可以在生豬飼料中加入抗應激物質。
三、生豬疾病防治有效措施的研究
1、提升生豬的免疫力
生豬藍耳病的防治就是要加強生豬的免疫力,改善免疫系統,要在飼料中選擇營養豐富、品種齊全的飼料,飲用水也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藍耳病的防治還可以為生豬進行疫苗接種。沒有開始配種的母豬進行兩次接種疫苗,公豬每半年接受一次接種疫苗。目前我國尚未找出針對藍耳病有效的防治藥物,只是在預防階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病率,減少養殖場的損失。前期預防時,還可以在受孕母豬分娩前20d喂食抗炎藥,減少流產的發生。豬崽可以給予電解質和葡萄糖進行疾病預防,斷奶之后也可以在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藍耳病的預防。
2、免疫及藥物防治
豬瘟是一種在生豬養殖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發病快、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的疾病,這對于生豬健康及養殖場來說具有很大危害。豬瘟的防治方法通常是倍量免疫法及仔豬乳前免疫法,若生豬發生豬瘟,要使用疫苗和中藥進行配合治療,一般能夠達到80%的治療率。除此以外,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在進出豬舍前都要進行消毒、更換專業消毒服,做好隔離措施,防止疾病大范圍的傳播,在豬舍內和舍外的設備要分開消毒。在疾病發病率較高時避免生豬的交易。
3、豬崽的飼養管理
由于豬崽剛出生,抵抗力和免疫力較差,這時更要注意對豬崽進行隔離的飼養,防止豬崽染病。在豬崽出生的6h內一定時期能夠吃上母豬的初乳,得到母源抗體,這能夠有效地預防腹瀉、豬瘟等疾病。
總之,生豬養殖中,會因流行病、氣候等方面影響,產生不同類型的疾病。疾病種類存在差異,必須予以綜合防控。在預防疾病期間,不能僅僅依靠于接種疫苗以及藥物的使用,另外,還需要適當的改善生豬飼養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措施,針對生豬飼料、飲水以及生長環境等予以全面管理,保證生豬養殖過程當中的更大經濟收益。
(作者單位:276400山東省沂水縣畜牧局高橋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