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琦思
受各種疫情影響,畜牧業發展遭受到了重大挑戰,我國畜牧業發展和動物疫病形勢嚴峻,畜牧市場消費需求不斷變化,畜產品疫病風險形勢嚴重,增加了動物疫病情況的復雜性,制約了畜牧產業的發展。本文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相關工作做了簡要分析,以供參考,以期全面建成和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動物疾病對養殖業及人類健康危害嚴重,造成經濟損失,影響人們生產生活,動物疫病的防控關系畜牧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也關系著養殖戶經濟效益提升和國民經濟的穩定。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有序推進獸醫服務多元化,凈化動物疫病力度不斷加強,鼓勵和引導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全面深化獸醫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了動物疫病防控與社會化服務能力的建設,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問題
1、飼養與管理方面
①基層動物衛生監管工作難度大,運營管理水平低下,疏于管理,飼養棚和圈舍不夠干燥,飼養密度過大,動物排泄物清理不及時,增加換氣次數和病源,加大患病機率,引發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疾病。
②運作不規范,管理難度大。很多地區仍處于低層次的家庭作坊式的經營,學歷不高,缺乏管理人才和經營骨干,專業知識匱乏,市場競爭力較弱,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在組織制度建設和運行機制方面,缺少針對性的操作,約束管理能力不強。
2、社會方面
①基層地區動物檢驗檢疫法規不健全,畜牧獸醫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相關政策應用性不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文化水平與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水平低下,社會影響力不大。
②我國基層畜牧經營規模小、產業水平低下,產業層次偏低,畜牧業生產與養殖模式比較傳統,缺少深度加工,流通環節業務和新興產業的拓展能力較差。部分養殖戶缺少科學防疫和管理知識,對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檢疫工作無法得到足夠的認識,免疫程序與動物防疫工作開展不利。
3、技術方面
基層畜牧獸醫技術力量薄弱,各畜牧獸醫站所承擔的任務和工作量很大,技術水平的落后,知識無法更新。畜牧業在不形成規模的情況下,生產率是相對偏低的,經營規模小,畜牧源或者肉食原料的需要無法充分供給,動物疫病防控和監管難度很大,帶動農戶和輻射范圍低,動物弊病也就隨之傳播,繼而形成疫病傳播源頭,畜產品質量安全難于有效保障,動物疫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三、動物疫病防控的主要對策
1、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站的建設
①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建設,重視傳統產業,減少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確保生豬產能,推動生豬家禽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畜牧產業服務水平。落實《關于加快推進生豬家禽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推動養殖用地、環評試點、抵押貸款試點、規模養殖場建設補助、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利用疫情期間金融、稅收等各項扶持政策,促進基層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②嚴格疫苗管理、完善免疫檔案。儲備好疫苗運輸車、冷藏庫、低溫冷庫、保溫箱,確保冷鏈設施完整。實現動物免疫疫苗的分發、貯存及強制免疫注射工作。印制疫苗入庫單、發放單、養殖及免疫登記表、村級防疫員工作日志、規模場養殖檔案等,持續推動排查報告、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調運監管、消毒滅源、疫病凈化等各項措施,減少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2、動物疫病免疫工作應以“防”為主
①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完善動物防疫法規制度,制定全區動物疫病免疫和監測計劃,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科技水平,制定畜牧行業預警預報制度,對畜牧業生產與監測情況合理分析,完成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提高群體免疫密度,提高疫病防控水平。
②實行程序化免疫,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制定畜產品質量安全規范,制定禽流感、口蹄疫、豬瘟、小反芻獸疫、禽流感、冠狀病毒等防疫方案。
③調整畜牧產業生產結構。由畜牧單一化轉為多樣化,使豬、牛、羊動物生產結構得以調整、優化,降低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高農村經濟增長基點。
3、加強監管力度
①提高警惕,積極開展家禽生產監測和預警,實施畜禽生產監測,完善疫情監測報告,加強各部門協同合作,完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和獸藥監管工作。
②嚴格規模養殖場監管。規模養殖,做到布局合理、人畜分離、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離,建立完善免疫、檢疫申報、疫情報告、無害化處理等防疫制度,與養殖場簽訂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明確場方的職責和義務。
③加強獸藥行業監管力度,強化飼料源頭監管,準確研判疫情,及時整改、落實,實施升級、監測,并對突發疫病進行調查,健全完善應急預案,確保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的穩定。
4、做好疫病宣傳工作
①發揮政府優勢,加強技術指導、營銷服務和法律咨詢等方面指導和服務,改進管理方式。注重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理論和實際結合,規范運作,選派各地、各區畜牧技術輔導員,加強疫病操作方法、疫苗的使用,做好疫苗的運輸、儲存、免疫檔案建立等工作,對基層防治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實現免疫工作規范化操作。
②宣傳、普及防控知識、建立長效宣傳教育機制,落實動物疫病防控等有關條例,高度重視并加強人畜共患病防控教育與宣傳,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防控知識,提高農牧民自我防護意識與能力,把畜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畜牧業發展的工作重點,增強動物防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作為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綜上所述,為全面控制動物疫病的傳染與危害,各單位與部門應認清防疫形勢,高度重視,因地制宜,全面安排部署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升防控人員的業務技能,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站的建設與管理,全面推進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提升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作者單位:164021黑龍江省趙光農場有限公司獸醫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