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剛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同時也為了給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我國各地都提出了開展農村荒山綠化工作的發展方針。目前,開展農村荒山綠化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的省份有江蘇省、廣東省等地,這些省份的森林覆蓋率可達30%以上。注重開展農村荒山綠化工程,可以擴大當地的植被覆蓋面積,這對解決水土流失及沙塵暴等生態環境問題有著積極的影響,為此各地政府都應該對其加以重視,同時也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
一、農村荒山綠化的必要性
生態環境關系著人們的生活、生產,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更好的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對目前已經存在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加以維護改善。在許多地區,受到耕作、礦產開發的影響,許多地區都存在森林退化,植被覆蓋面積縮減的環境問題,這也造成了沙塵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上述這些問題,在農村地區比較嚴重,過度開發周邊地區的自然資源,讓許多山體都失去了植被的保護,讓農村地區出現了大量的荒山,一旦受到暴雨的侵襲,就會經常發生泥石流,這給荒山周圍的農作物與居民都造成了較大的威脅,不僅會嚴重破壞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也會給居民帶來生命安全的威脅,為此我們必須重視農村地區的荒山綠化工作。
在農村地區開展荒山綠化,進行退耕還林,有利于增加植被的覆蓋面積,通過樹木來吸附大氣中的灰塵,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同時也能讓生態系統再次恢復平衡,這有利于為國民營造更加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另外,開展農村荒山綠化工作,發展林業生態養殖、種植,也能讓農民獲得新的經濟收入來源,這對開展生態農村旅游,實現新農村建設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農村荒山綠化中的現存問題
1、造林質量不高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荒山綠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造林質量不高,其主要體現在樹坑規格較低,栽種坑穴的挖坑時間多為上一年秋季,同時樹坑的準備都是根據種樹來決定的,這就造成了樹坑內的土壤沒有良好的透氣性,這大大影響了綠化苗木根系的生長發育,進而降低了綠化苗木的成活率。另外,在苗木移栽的運輸階段,沒有做好苗木運輸的保護工作,苗木在運輸工作中發生損傷,甚至一些苗木的起苗時間過長,引起的樹體水分過度流失,都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最后,在一些地區的農村荒山綠化工程中,苗木多由上級調撥,這些苗木的選擇不夠合理,苗木的采購存在回扣的問題,這都大大降低了苗木質量,同時也可能存在苗木難以適應當地環境的問題,進而讓荒山綠化工程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2、管護措施沒有真正落實
目前,在農村荒山綠化中還普遍存在重栽輕管的問題,只管栽種,不加以管理,就會讓綠化效果較差。許多荒山綠化栽種完苗木后,沒有設置護林人員加以看護,不能及時掌握苗木的生長情況,苗木受到人畜毀壞或天氣因素的影響,都會讓苗木的存活幾率大大降低。
三、荒山綠化的具體措施
1、加大荒山綠化的宣傳力度
為了更好的完成荒山綠化工作,當地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以及網絡媒體,實現對荒山綠化重要意義的宣傳工作,同時也可以在農村地區張貼相應的宣傳標語或發送宣傳資料。通過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當地農民投入到荒山綠化建設之中,這樣就能為荒山綠化營造良好的氛圍。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發揮其模范帶頭的引導作用,加強對農村地區的組織領導,成立荒山綠化的組織機構,這樣能夠為荒山綠化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保障,當荒山綠化過程遇到問題時,能夠有專人負責解決,明確崗位職責,也能更好的指派任務,對工作問題進行追責。在開展荒山綠化工作時,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工作原則,根據當地山體的海拔高度以及氣候環境,選取適合生長、生命力強的樹種,這樣就能顯著提升苗木的成活率,讓荒山綠化工程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通常情況下,在高海拔的山體或干旱地區種植松柏類、酸棗等樹木;在丘陵地帶種植楊樹、柳樹等樹木,就能獲得較高的苗木成活率。
2、做好苗木移栽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讓苗木移栽后能夠更快恢復,必須提前挖好定植苗木用的樹坑,這樣有利于促進土壤風化,坑穴的大小應該根據移栽的苗木根系大小來調整,通常情況下,移栽苗木用的樹坑尺寸多為50cm左右。樹坑間距嚴格的規定,具體情況要根據栽種密度來進行相應的調整,通常情況下,荒山綠化的苗木栽植密度多為350~500棵/hm2,如果進行荒山綠化的山體土壤過于貧瘠,造林難度較大,可使用撬棍、鑿子等工具在巖土上掘出坑穴,再從其他地區運輸土壤置換山體表面的原始巖土。
3、做好對苗木的管護工作
為了更好的實現荒山綠化,提升苗木的存活率,以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在栽種苗木后,必須做好定期的苗木管護,指派專業的護林人員定期巡視林區。當地政府應該加大對荒山綠化的資金投入,提高護林人員、管護人員的薪酬待遇,這樣就能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投入到荒山綠化工作之中。在日常的林區巡視過程,及時查看苗木的生長狀態,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定期進行澆水,在每年干旱的時節,增加澆水頻次。與此同時,根據當地林業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在林業病蟲害高發期內,做好林區的病蟲害預防工作,每年實施3~5次的農藥防治,可以更好的減少林業平蟲害的發生。加強對林區的管理,做好森林防火教育,可以避免發生林火,保證荒山綠化不會被火災所破壞。
綜上所述,在農村地區開展荒山綠化工作,可以有效解決原本的生態環境問題,為國民營造更好的生存環境。在開展荒山綠化工作時,必須加強對苗木移栽后的管理工作,確保各個環節的規范性。通過荒山綠化提升森林覆蓋面積,也能恢復當地生態系統,這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作者單位:276416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