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河南省偃師市2020年小麥播種基礎整體較好,底墑充足,雖然越冬苗情差,但春季轉化較好,群個體生長協調,好于上年和常年同期,為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小麥生長期間氣溫持續偏高,日照充足,適宜的氣候條件,奠定了良好的豐產基礎。特別是灌區,光照和水分充足,利于灌漿,穗粒數和千粒重普遍增加。旱地小麥畝穗數增加,持續干旱和晚霜凍害造成穗粒數和千粒重減少,但是大面積長勢較好,產量好于上年。偃師市小麥收獲面積30.8萬畝,總產達到11933.72萬公斤,平均畝產387.5公斤,又是一個豐收年。
1、全生育期內氣候總結
小麥全生育期內2019年10月1日~2020年5月31日:0℃以上有效積溫2869.6℃,比常年同期2354.9℃增加514.7℃,每月日平氣溫均高于常年同期;日照1374.8小時,比常年1326小時增加48.8小時;降水量193.7毫米,比常年178.3毫米增加15.4毫米,主要分布在播種期和越冬期,其它時期降水較少。總體看:播種期間降水多,底墑好,利于出苗;越冬期降水又偏多,增強了中后期的抗旱性,穩定了旱地小麥產量。小麥生長期間氣溫持續偏高,日照充足,無光照天數少,加快了生育進程,使灌區小麥4月10日左右抽穗,旱地小麥3月25日左右抽穗。適宜的氣候條件,奠定了良好的苗情基礎和豐產結構,使小麥籽粒飽滿、光澤度好,商品性佳,利于小麥高產潛力的發揮,呈現出穩中有增的豐產豐收局面。
2、小麥播種期降水偏多,播期拉長滯后
種麥期間10月份降水72.8毫米,較常年37.4毫米多近5成,日照時數117.8小時,比常年157小時減少39.2小時,降水偏多,陰雨天多,秋作物收獲推遲,使整地進度緩慢,播種時間拉長,造成水地播種高峰比上年滯后5~7天,旱地播期比上年滯后5天左右,但底墑充足,使出苗均勻、整齊一致。總體看,全市小麥播期拉長、播種高峰滯后、播量基本適宜,墑情適宜,出苗較好,奠定了良好的麥播基礎。
3、越冬期氣候異常,苗情差于上年和常年
越冬期氣溫偏高,11月份日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2.5℃,使小麥生長幼嫩,易加重凍害發生程度,不利于小麥安全越冬。11、12月份無有效降水,潛在的影響旱地小麥。據12月6~9日調查,一類苗14萬畝占45%,較上年減少5.7萬畝減19%;二類苗面積9.8萬畝占32%,較上年增加3.4萬畝增11%;三類苗7萬畝占23%,較上年增加2.3萬畝增8%。全市一、二、三類苗比例45:32:23,差于上年同期的64:21:15,差于常年同期的47:30:23。全市一、二類苗面積達23.8萬畝占77.2%,差于上年和常年。和上年比:單株分蘗少0.4個,大分蘗少0.8個,次生根少0.6條,主莖葉齡少0.3個,株高增加1.5厘米。旱地小麥播種偏早,苗情略好于灌區,好于常年。灌區由于10月中旬持續陰雨天氣,延誤小麥播種,使播種偏晚,生長延緩,苗情較差。
4、冬春氣溫偏高,但降水偏少,對小麥生長發育利弊不一
冬春氣溫持續偏高,光照充足,無光照日減少,利于苗情轉化,據3月14~15日調查,一、二、三類苗比例77:16:7,好于上年同期的69:23:8,好于常年同期的63:24:13,全市一、二類苗面積28.7萬畝占93.2%,好于上年同期的91%,好于常年同期的87%。春季苗情普遍較好,好于上年和常年同期。但是,冬春以來,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兩極分化速度加快,旱地和少數未澆水麥田出現旱情,造成旱地小麥成穗率低,穗小,產量不高。
灌區小麥冬季苗情基礎差于常年,但冬春氣溫偏高,使春季苗情明顯好轉;中后期雖然干旱少雨,但是關鍵時期普遍澆水2次左右,加上光照充足,利于灌漿,形成了灌區小麥畝穗數減少、穗粒數和千粒重普遍增加的豐產結構,產量好于上年和常年。旱地小麥因前期降水多,使苗情基礎好于常年,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畝穗數;中后期降水少出現輕度旱情,加上3月下旬到4月初的兩次晚霜凍害影響,使局地小麥籽粒飽滿度差、結實率下降,穗粒數和千粒重減少,但是大面積旱地小麥長勢較好,產量好于上年。
5、春季發生兩次晚霜凍害,對旱地小麥影響較大
2020年3月28日早上6點,東蔡莊出現0.6度低溫,3月30日早上6點,草廟村出現-0.5度低溫,4月10日出現3.7度低溫。針對3月26~30日和4月9~11日出現的2次春季倒春寒天氣,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全市南坡北嶺及夾河灘區等不同生態類型區域小麥進行調查,通過短信、微信和明白紙等形式指導農戶加強葉面噴肥,防病治蟲,盡最大努力降低災害影響。據調查,邙嶺鎮、山化鎮等鄉鎮旱地小麥出現穗尖干枯,凍害較輕的穗尖干枯,1~2個小穗凍死,無結實;凍害嚴重地塊,穗上部1/3受凍,干枯,無結實。面積約7000多畝,成熟時調查小麥穗粒數平均減少5粒左右,約減產18%。
6、小麥灌漿期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利于灌漿,千粒重增加
小麥灌漿期5月份日平均氣溫24.1℃,比常年21.5℃高2.6℃;降水天數4天,降水量35.6毫米,比常年減少14.5毫米;日照264.5小時,比常年217.7小時增加46.8小時,無光照日2天,光照率61.3%,比常年光照率50.5%多10.8%。光照充足,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利于促進灌漿成熟,提高千粒重,籽粒飽滿,光澤度好,商品性是近些年來較好的一年。小麥成熟期比常年提早3~5天,旱地5月22~25日成熟,5月26日收獲完畢;水地5月26日~6月1日成熟,6月6日前收獲完。小麥成熟時,灌區抽樣50點,平均千粒重41.9克比上年40.4克增加1.5克,較常年40.2克增加1.7克;旱地抽樣34個,平均千粒重36.3克比上年減少0.7克,較常年36.7克減少0.4克。
(作者單位:471900河南省偃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