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鳳
本文針對土地流轉助推產業精準扶貧發展的創新模式,從法規與工作機制、基礎設施、操作流程、人才隊伍、獎勵機制五個方面展開詳細探討與分析,以期為我國的農業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土地資源是農業產業的命脈所在,合理地配置土地資源、科學地開展土地流轉工作,有利于推動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發展。因此針對新型扶貧模式展開探討分析,有著極大地必要性與現實意義。
一、加強宣傳領導,完善法規與工作機制
近年來我國先后頒布了多項富農與惠農政策,以此推動我國土地流轉工作,促進我國農業不斷朝向現代化模式發展。作為相關產業部門工作的行為規范,法律法規在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有相關農業部門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要求:
第一,有關部門需要注重自身的領導作用,要熟練掌握土地流轉工作中的法律法規、與之相關的優惠政策,盡可能的為農民群體提供農業補助。要依據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土地流轉工作,不僅要確保農民群體的經濟收益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還要保證耕地資源能夠被高效利用。
第二,相關農業部門應當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改善村民對土地流轉工作的認知,科學指導農民群體開展土地轉租工作。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當知曉土地流轉在產業扶貧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并為此規劃好與之相關的宣傳方案與政策,從而有效提高土地流轉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需要運用多種多樣的宣傳法方式,引導村民意識到土地流轉可以有效降低農業市場風險、擴大經濟效益。
二、加大財政投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國土面積非常遼闊,有不少農村位于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落后的山區地帶,這些農村往往貧困落后,村委會等組織較為偏遠。有不少企業單位從基礎設施、自然環境、地形條件等方面進行考慮后,幾乎沒有多少企業愿意來到偏遠山村開展土地流轉發展工作,從而制約了土地流轉助推產業精準扶貧的發展腳步。
以山東海陽市為例,截止2018年底,全市在建設農業設施的工作中共投入37臺聯合收割機、2486臺大中型農田收割機、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到43.6萬千瓦,機械化水平可達58%,全市灌溉型農田面積可達2400hm2。該市委市政府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財政投入,已經為市內各個農村地區帶來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為此,相關部門應當對項目工程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與建設力度,例如:可以實施整改田間道路、優化溝渠灌溉設施等工作來增強農村產業的吸引力,為后續的土地流轉工作奠定優良的物質基礎。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當以優惠政策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到農村投資,從而促進山區農村的經濟發展。
三、明確操作流程,規范土地流轉工作
一方面,相關部門應當規定土地流轉工作程序。就目前我國土地流轉形勢而言,土地流轉大體包括五道程序:第一步是土地流轉服務部門對土地流出方向的申請進行授權;第二步是流轉合作的雙方在平等的前提下進行協商;第三步是由流轉土地歸屬的村委會開展初審工作,再由行政服務部門進行二審工作;第四步是合作雙方必須根據規定的合同文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第五步是合作雙方向鄉鎮一級的有關部門提交合同,交給流轉服務中心對其進行歸檔管理。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當與主管部門主動進行對接,選派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來指導村內的土地流轉工作。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依法并自愿的原則,嚴格依據法律政策有序地實施手續辦理工作,確保農民群體的合法權利。
四、加強人才培訓,引領產業發展動力
貧困農村地區想要脫貧致富不僅要靠農業產業來支撐,還要靠擁有高端農業技術人才的指導與引領。
以山東海陽市為例,近些年該市利用土地資源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已經累計流轉土地面積9224.28hm2,土地每年依靠租金獲得收入已超過750萬元,借助土地流轉已經建設蔬菜種植基地共達974.53hm2,同時還為5600多名蔬菜種植工人、9200多名季節性工人、160多名困難戶提供就業機會。該市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離不開相關部門對高技術水平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正是依靠如此多的技術型人才,才能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就目前形勢而言,我國在開展農村農業產業扶貧建設的過程中,往往要靠廣大農民群體的奮斗,特別是農民群體中文化水平較高、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農民。為此相關部門應當努力培養當地農民群眾的潛力,對其加強職業學習培訓力度,尤其是對農民學習先進技術的培訓力度,以此拓寬農民知識視野,樹立致富先進個人榜樣,從而為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人才動力。
五、建立獎勵機制,激活產業發展活力
除了上述四種新型發展模式以外,相關部門還應當重視對獎勵制度的合理運用。以山東海陽市為例,政府在2012年至2015年期間明確規定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的主體提供財政補貼:其中種植面積在3.22hm2至21hm2的提供720元/hm2的一次性補貼;21hm2至32.22hm2的主體提供1300元/hm2的一次性補貼。這些獎勵政策有效調動了農民群體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在最近幾年發展建設了一批高質量名優產品品牌,同時鼓勵電商發展,支持“互聯網+品牌”創建,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推廣海陽名優產品,進一步激發農業產業活力。
為此,相關部門在運用獎勵機制的過程中,首先要在熟知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為農民頒布一系列優惠政策,隨后向有關部門做出提交申請,努力爭取資金扶持與硬件設施支持。
此外,相關部門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優惠補貼政策。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會出現二次承包的現象,倘若繼續按照原承包戶的方式進行補貼發放,就會導致多種矛盾糾紛出現。為此,相關部門在發放補貼的過程中,應當按照土地資源的具體情況、土地承包形勢來明確獲得財政補貼的對象,以此確保該政策能夠有效鼓勵農民實施土地流轉工作。
總而言之,想要加快產業扶貧工作的前進步伐,有關部門就應當努力創新土地流轉模式。在此過程中要完善有關法律機制、加大宣傳力度、規范工作流程、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并建立獎勵機制,以此確保土地流轉能夠有效促進產業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
(作者單位: 265100山東海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