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路玉麗?王寬壘


【摘要】? 文章從知識資源分布式處理、知識資源分享傳輸安全性提升、網絡用戶協同參與角度分析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中的應用特點,從技術、服務、平臺角度闡述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的構建要素,總結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的構建路徑。
【關? 鍵? 詞】區塊鏈;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挖掘;分布式處理
【作者單位】孫磊,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圖書館;路玉麗,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圖書館;王寬壘,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6.024
信息時代,網絡用戶是數字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對象,尤其是面向網絡用戶的知識分享,需要數字圖書館有充足的數字資源支持。知識分享是建立在網絡用戶意愿基礎上的知識擴散、吸收、內化和利用的過程,是推進知識管理與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個人、組織和社會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法寶。在面向網絡用戶知識分享的過程中,數字圖書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平臺、技術、服務有較高要求。而區塊鏈技術在圖情領域的應用,為數字圖書館面向網絡用戶的知識分享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因此,探究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不但具有明顯的實踐意義,而且有著突出的學術價值。
一、區塊鏈技術的內涵
區塊鏈技術又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是一種依靠社會科學網絡、數據管理技術及互聯網平臺形成的一種數據庫構建技術。主要特點是共享算法模塊、數據資源分布式處理、主體協同參與,最大的優勢是讓每個用戶都可以協同參與到數據庫構建中[1]。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是多主體協同參與、算法共享與數據資源分布式處理的數據庫系統,具有良好的加密性能,是數據操控管理系統實現互聯網不同維度數據處理節點資源共享的收益平臺。因此,區塊鏈技術具有四個特點——去中心化、分布式處理、管理加密和數據庫,以特定的數據資源處理規則對特定的數據處理對象進行規定,從而實現網絡數據庫系統不同數據處理節點之間的信任,構建數據資源使用的效益平臺[2]。
從技術應用角度看,數據庫構建的重要目標是實現數據的有效驗證與高效存儲,使用分布式技術與最優算法對數據進行更新,借助密碼學的數據加密方式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以及對有價值的數據進行安全管理。
從計算機學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是應用自由腳本代碼組成的規則性智能合約進行編程和利用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計算方式[3]。簡單而言,就是將數據庫看作已經了解的賬本,將數據庫內部數據的讀寫與利用看作基于已知數據結構的記賬方法,如圖1所示。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利用智能算法工具找到可以記賬且記賬效率最高的人,然后將賬本里可以確定的信息數據發送給數據庫系統里的參與主體,促進數據共享。因此,區塊鏈技術也被很多程序員稱之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或分布式區塊鏈接數據庫建設技術。基于上述原理構建的智能算法工具,可以對多種數據資源進行加密,為有價值的數據信息資源提供保障。
二、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中的應用特點
1.知識資源的分布式處理
在數字信息情景中,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功能是對知識數字資源進行加密,這是由知識資源數據庫特點產生的一種協同參與機制。相對于傳統的數據庫資源管理方式,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庫加密方面顯示出更強大的功能,能使數據具備更清晰的透明度,對多類數據資源進行科學化存儲。
在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過程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對存儲到數據庫中的各類資源進行分布式處理,對多種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管理[4]。從知識分享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基于知識資源類型形成的知識數據資源處理機制,用智能算法工具可對不同節點上的知識數據資源進行更新,并用密碼學的方式對有價值的知識資源進行加密,為數據庫中的知識資源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2.提升知識資源分享的安全性
區塊鏈技術最明顯的技術特征是依靠密碼學的加密方式保障知識資源的安全性。隨著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建設的深化,為了滿足不同網絡用戶的知識分享需求,數字圖書館每天需要更新大量的知識資源,傳統的數據庫加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其面向網絡用戶知識分享的需求,這就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知識資源加密方式為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提供技術支持[5]。
區塊鏈技術根據數據庫的結構特點,將不同的數據資源定義為獨立的數字資源模塊,借助智能算法工具將不同的數據模塊串聯起來,使每個數據模塊具有獨立的運行能力,能夠不依托數據庫管理系統獨立運行。這種數據處理方式讓數字圖書館數據庫具備強大的知識資源存儲能力,每個數據模塊都成為數據庫知識資源的處理中心,可以隨時根據知識資源處理需求產生新的數據存儲模塊,使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數據庫具備更強的管理能力,提升知識資源數據分享的安全性。
3.促進網絡用戶協同參與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眾多參與主體協同參與的加密數據庫,在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過程中,網絡用戶的協同參與也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大特征。目前,很多數字圖書館還在沿用傳統數據庫,依靠封閉式的數據庫存儲數據資源。這種模式雖然保障了知識資源的安全,但無法使網絡用戶協同參與,眾多知識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打破了數字圖書館這種封閉式的知識資源存儲狀態,眾多網絡用戶協同參與到數字圖書館知識數據庫建設中,可隨時查詢知識資源,共同管理數據庫,對不同的知識資源進行加工利用,實現基于群體智慧的知識資源數據庫建設[6]。
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構建要素
數字圖書館要滿足網絡用戶的知識分享需求,就要為知識資源的傳輸、使用、分享提供安全保障,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科學、高效、安全的知識分享模式,保障網絡用戶高效便捷地獲取知識資源。因此,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模式需要從技術、服務、平臺等角度有效開展,推進不同要素之間緊密聯系,分工協作。如圖2所示。
1.服務要素
在數字圖書館面向網絡用戶知識分享過程中,數字圖書服務系統、圖書館員、信息技術人員都是重要的服務要素。其中,圖書館員是知識分享的主體要素,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為網絡用戶提供相關的知識資源和知識服務,從事知識資源的整理、搜集、分析、評估、整理、匯總、反饋等方面工作,并與其他圖書館深入合作開展知識分享工作。從事知識服務研究的專家與學者是知識分享模式的重要建設者,他們直接參與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的全過程,為各個環節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指導。圖書館員根據學者專家的建議,面向網絡用戶的知識需求開展有效的知識分享調研工作,并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知識資源搜集、知識挖掘、知識產品開發等,進而為面向網絡用戶提供專業的知識分享創造有利條件。
2.技術要素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在建設之初,就要將區塊鏈技術融入知識資源數據庫建設的各個環節,對不同種類的知識資源進行深入總結與挖掘,在知識分享的每個環節做好相應的保障工作,切實滿足網絡用戶的知識分享需求。
為了避免外界環境和制度因素的影響,數字圖書館在知識資源搜集、整理、加工過程中,要采用科學有效的知識資源挖掘技術和加工技術,以保障針對不同學科開展的知識資源搜集、加工、挖掘能與知識分享平臺對接,并且能夠對不同種類的知識資源進行科學化分析和有效分享,從而滿足網絡用戶的知識分享需求,為網絡用戶有效獲取知識資源提供充分的技術保障。
3.平臺要素
與傳統圖書館不同的是,數字圖書館將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后,可以借助線上數字服務平臺和互聯網為網絡用戶提供所需的知識資源?;趨^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需要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知識資源數據庫、線上知識分享平臺和網絡用戶知識服務平臺。知識資源數據庫主要用于將數字圖書館搜集到的多種知識資源存儲到不同的知識模塊中,以保障數字知識資源的存儲安全。線上知識分享平臺主要幫助網絡用戶通過關鍵詞檢索、知識主題查詢等方法快速獲取知識。在互聯網空間中,知識信息處于動態變化中,為了保障網絡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資源,數字圖書館要隨時搜集網絡空間更新的知識資源并第一時間傳遞給網絡用戶。
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構建路徑
1.開發優質知識資源產品并提供服務
在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過程中,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滿足網絡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知識分享模式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開源特性,根據網絡用戶的個性化知識需求,開發優質的知識資源產品并提供服務。區塊鏈技術是基于數據資源開源特性形成的一種數據挖掘機制,能在數據資源挖掘利用過程中對數據資源進行加密。數字圖書館在面向網絡用戶知識分享過程中,要根據區塊鏈技術的開源加密特性對數字圖書館的知識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在數字知識資源分享過程中融入區塊鏈的數據加密特性,構建有效的知識資源加密認證機制,開發出具有較高安全層次的優質知識資源產品并分享給網絡用戶,使網絡用戶在使用數字圖書館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知識分享體驗。
2.依托交互技術實現知識資源深度分享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用戶個性化資源需求的增長,數字圖書館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知識數據資源,對高價值的知識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趨^塊鏈技術構建的數字圖書館網絡用戶知識分享模式,能夠幫助數字圖書館依托交互技術,針對分布在互聯網空間中分散的知識資源實現分布式處理,根據知識資源的特點、類型、結構進行深度挖掘,找到各類知識資源的內部關聯進行分類處理、集中存儲,并根據區塊鏈的分布式加密特性對知識資源進行分布式安全管理,面向網絡用戶實現知識資源的深度分享,使網絡用戶能高效便捷地獲取知識資源。
3.對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與網絡用戶信息數據實現安全管理
數字圖書館本身就是巨大的知識資源數據庫,不僅能快速傳播數據資源,還能實現對多種數據知識資源的管理,任何網絡用戶都可以通過權限認證進入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數據庫快速獲取知識資源。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過程中的知識資源進行安全加密,不僅能增強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與網絡用戶信息的數據安全,還能對用戶身份、年齡、性別進行有效識別和安全管理認證,幫助數字圖書館進行知識分享與用戶個人信息加密,建立數字圖書館與用戶之間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數字圖書館對網絡用戶進行有效的知識分享,離不開區塊鏈分布式處理、數據庫加密等技術方法的支持,清晰理解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和原理,并明確其在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中的應用特點,可以為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模式構建中解決面向網絡用戶知識分享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提高數字圖書館知識分享水平,進而為網絡用戶提供更高效優質的知識分享服務。
|參考文獻|
[1]孟慶宇.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圖書館館藏數字資源長期安全保存策略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2):71-73.
[2]高勝,朱建明.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型分層數字圖書館體系架構[J]. 圖書情報工作,2018(24):57-64.
[3]魏大威,董曉莉. 利用區塊鏈技術驅動國家數字圖書館創新升級[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5):98-103.
[4]余其鳳,陳振標,劉敏榕. 區塊鏈技術在圖書館數字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 數字圖書館論壇,2018(7):30-36.
[5]徐俐華,聶飛霞. 基于數字圖書館聯盟鏈的信息資源安全共享模型構建[J]. 圖書情報工作,2020(3):53-58.
[6]張磊.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校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研究[J]. 圖書館論壇,2020(2):4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