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澤江
摘?要:隨著精準扶貧的大力實施和推進,發展文化扶貧已經成為社會要求,而基層公共圖書館肩負著積極參與文化扶貧的使命與責任。本文對現階段基層公共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建議,以期為公共圖書館在未來繼續深化文化扶貧工作時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公共圖書館?文化扶貧?脫貧攻堅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01
十八大以來,中央大力實施精準扶貧,而貧困地區的文化發展存在滯后的問題是當前的一大社會熱點。因此,發展文化精準扶貧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鶎庸矆D書館承擔著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責任,應當積極參與文化精準扶貧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滿足基層的文化需求,豐富基層的精神文化追求,切實助力文化脫貧攻堅。
一、文化扶貧的內涵及意義
文化扶貧旨在針對不同的貧困地區及當地人群的不同狀況,分別向貧困地區及群體傳播和輸入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知識、思想意識、文化服務及產品、文化設施等,改變貧困地區社會人群的思想觀念及文化水平,通過文化的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文化扶貧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貧困群體自覺接納和運用知識,有效提升其自我發展能力;也可以改造由長期的生活環境而形成的行為及思想觀念,阻斷貧困在代際間傳遞的惡性循環;更加可以提高貧困地區的思想文化及科學技術水平,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推進貧困地區的社會進步,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的進步。
二、公共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的必要性
公共圖書館是傳播和交流智慧與知識的場所,并依此特性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的繁榮發展,就有責任和義務參與文化扶貧并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及服務在貧困地區中的發展,為貧困地區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進而推動貧困地區的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
三、基層公共圖書館開展文化扶貧的現狀及問題
1.文獻資源與需求間的匹配不夠
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水平往往會受到當地的地理位置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影響,而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即便是同一區域間的文化發展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貧困地區的文化環境受到長期的地理形態隔閡的影響,同時具有多樣性和相對穩定性。當前,公共圖書館對貧困地區進行文化服務時主要是通過提供圖書文獻的方式,很少有針對不同地區的文化及發展方向提供適合當地且滿足當地生產生活的信息資源,如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真正與貧困地區人口需求相匹配的文化服務。文獻資源不能與用戶需求實現精準匹配,不能很好地促進貧困地區的自我脫貧發展。
2.基礎設施陳舊
許多的基層公共圖書館都存在資金投入不夠長期使用及后期管理中有疏漏的問題,這兩大問題會導致館內設施設備的老化甚至報廢以及館內圖書資源的缺少、年代久遠且內容缺乏時效性,這一點無疑不利于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同時,原本應該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將會大打折扣,不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甚至部分讀者會因此不選擇在館內進行閱讀,更加不利于為文化扶貧提供滿足當地居民讀書、學習需求的場所。這一問題是基層公共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中必須要改進的部分,否則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工作進程。
3.管理工作不到位
基層公共圖書館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經常會出現館內管理人員存在疏漏、資源宣傳推廣有所欠缺、部分讀者的行為不符合文明規范等的現象,會造成圖書資源的損壞甚至丟失、館內設施的損壞及資源的公眾了解程度不足等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均會破壞圖書館的有效管理秩序,不利于在文化扶貧中保護讀者應有的權益。
4.專業化人才缺乏
基層公共圖書館作為基層網點,受其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所擁有的基礎設置較為落后、財政經費較為有限、館員的專業化程度也普遍不足。另外,基層館員的待遇存在較大差異,面臨著一方面人才流失,一方面人才難以引進的困境;而在人才缺乏的同時是基層民眾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缺少專業化人才就會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提供精準服務的能力,這兩者間產生了矛盾,不能在參與文化扶貧的過程中完全發揮出基層圖書館資源的優勢。
5.社會力量參與程度有限
一直以來,扶貧工作中的幫扶主體都是政府及其管理的服務性機構,很少能見到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且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主要方式多為自發的帶有慈善性質的捐款捐物,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缺乏整體性的規劃及有效的管理機制。雖然國家已發布了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但目前來看,扶貧工作在社會中的認可程度及其參與程度仍有待提高,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在文化扶貧工作中的交流與聯絡也有待加強。
四、基層公共圖書館開展文化扶貧存在問題的對策
1.創新文化扶貧方式,精準匹配用戶需求
在參與文化扶貧的過程中,基層公共圖書館應當創新扶貧方式,提供與貧困地區在文化資源需求上相匹配的資源與服務。一方面,可以提供一對一的深層幫扶,使資源在不同區域間得到更為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精準定位目標發展方向,開發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優勢(如旅游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等)開展一系列帶動經濟發展的活動,提升文化扶貧的效果。
2.完善基礎設施,滿足讀者需求
更新和完善基礎設施是基層公共圖書館開展文化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和資金上的投入,對現有的設施設備進行維修、維護及淘汰、更換,甚至對基層圖書館進行重新裝修,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館內人員也要從自身做起,首先,要珍惜和愛護設施設備;其次,可以對現有的資源加以整合,更換掉陳舊、滯后的內容,豐富圖書資源的種類,使館內資源時效性增強、符合主流價值觀、涉獵范圍更廣,滿足讀者多樣的文化需求,讓讀者擁有良好的讀書體驗,使圖書館對讀者更加具有吸引力,促進該地區整體的文化氛圍的形成。
3.強化圖書管理,規避不良行為
為了更加規范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并使其更加嚴謹,強化圖書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強化圖書管理首先要制定嚴格的制度和規范的操作流程,嚴格規定和劃分圖書館中的各項管理工作、明確圖書館的工作紀律,對管理人員工作上的行為與表現實施獎罰分明的措施;其次,要在面對讀者時,既維護讀者所享有的利益,也要保護館內資源——可以通過張貼標語、開展宣傳和教育“愛護圖書及公共設施”的相關活動、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公示等方式,既保護圖書館的資源,也維護了讀者正常的借閱活動,有利于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扶貧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4.強化基層人才建設,加強專業化培養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中重要的一部分,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基層公共圖書館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進的機制,鼓勵熱愛圖書館事業的、擁有強烈職業認同感的、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才加入圖書館工作中來;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參觀學習、聘請專業人才授課等方式開闊館員對于文化扶貧的眼界和視野,提升館員自身的素養和專業化程度,有利于更好地為文化扶貧提供服務,助力文化扶貧工作的開展。
5.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充分參與文化扶貧
基層公共圖書館在參與文化扶貧的過程中,既要聯合當地的政府及文化部門,為改善貧困地區的文化氛圍提供堅實而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也要積極加強與社會力量的溝通及聯系,廣泛吸納社會力量,為文化扶貧注入更多活力。憑借政府的強力支撐、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社會力量對人力及物力資源的靈活調動等,實現多方共同參與的最優狀態、充分發揮各部分在推進文化扶貧進程中的優勢。
結語
文化扶貧是精準扶貧中重要的一環,基層公共圖書館作為與精神文明直接相關的機構,理應參與到文化精準扶貧中去并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但基層公共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在體現了社會責任、社會擔當、自然使命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了解現階段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在參與文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才能夠使基層公共圖書館在面對文化扶貧工作中的挑戰時更加從容;在助力脫貧攻堅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孫品燕.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工作探析[J].現代交際,2019(22):126-127+125.
[2]梁超.基層公共圖書館參與精準文化扶貧保障機制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9,37(04):41-43.
[3]劉晴.基于精準扶貧的基層圖書館文化幫扶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19(03):137-138.
[4]王兆輝,唐紅,閆峰.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使命與發展路徑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02):29-35.
[5]呂俊秀.基于精準扶貧的基層圖書館文化幫扶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06):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