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發展迅速,隨著教學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創新型教學手段已經日趨成熟,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夠起到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小學生的心理培養和自主創新意識已經被廣大教育者所重視,語文閱讀教學能夠主動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不斷的閱讀過程,培養學生多讀善悟、多讀善寫的好習慣,同時還能夠增強小學生心理和思想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01
引言
教育要從小抓起,現階段的小學教育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閱讀教學是培養小學生注重語文素材積累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要合理安排閱讀任務,為了確保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實提升,要注意將教材內容與閱讀任務有機結合,達到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
一、重要性
對于我國廣大小學生來說,語文閱讀教學是十分關鍵的,閱讀教學主要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開展課內閱讀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知識含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素養,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自身的發展均有重要意義。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普遍都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對語文教學的最終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只有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對策,才能真正地改善和優化閱讀教學效率,才能真正地保證小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和學習。
二、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基本上都是運用題海戰術的教學方法,在課后給學生做大量的閱讀訓練題,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雖然也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量的練習也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長期下去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不好的影響。
2.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教師在閱讀課上基本上都是給學生展示要閱讀的文章,在此之后讓學生默讀、通讀,最后解決相應的練習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與獨立思考能力,會影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學生被動學習,使學生逐漸對閱讀喪失興趣。
3.教師的閱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很多教師都有自己固定的閱讀教學方法,有的教師喜歡讓學生先預習,有的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最后再給學生講解文章的主旨。但是針對不同的文章,教師也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切不可千篇一律,教師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扼殺。
三、優化措施分析
1.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的科目,其本質是讓人們能夠理解實際的文章內容,那么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就能夠在其中體會作者的意圖,以及傳達的實際意義,以此來促進個人的思維水平,這種思維能力就是在語文的閱讀中養成出來的。這種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本身在采取理解性的閱讀時候,結合自身的各種真實感受,體會作者表達的深層次含義。同時自身的思維品質也會在體會和認識中得到極大地提高,這樣的增強不是顯性的,而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渡,這樣的過渡是循序漸進的。通過語文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是語文教學的職責所在,也是這門學科存在于整個基礎教學中的關鍵特點。
2.革新教學目標與方式
教師在制定閱讀教學目標的時候,應將教學目標逐漸細化為提升學生語感以及語言表達,甚至理解與寫作等目標。同時,需進行教學方式的革新,可積極融合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豐富、形象的資源,讓學生在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中高效地掌握閱讀的技巧。例如,在教學《月光曲》這一課時,教師可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另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也可被用于閱讀教學,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同伴討論、小組交流以及班級辯論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內容的多樣化理解,從而促使其閱讀理解能力的豐富發展。
3.注重實踐教學,學習致用
學習語言不單單只是聽說讀寫,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生活中靈活的運用。只有把閱讀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活動當中,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老師要為學生創造實踐運用的機會,搭建一個學生可以展示才華的舞臺。如在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習作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讓學生分組去準備自己與家人旅游時到過風景名勝的照片或者風景名勝有關的資料,然后在口語交際課上讓學生分組發言,讓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匯報,談一談自己在假期到過的風景名勝及自己內心的感受,特別要說一說在瀏覽的過程中自已的聯想,同學們的交談興致很濃,仿佛自己走進美景當中。同學們也有了寫作的欲望,想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這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們以回顧假期生活展開寫作。
4.加強邏輯思維培訓
閱讀能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對理解能力的考驗,但其實在理解的同時也需要對文章的行文邏輯有準確的認識,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板書很重要,它可以給學生以指引,指引他們更好地明確課文的段落層次、中心主題、重點詞句、寫作修辭手法等等。同時還可以嘗試邀請學生上臺寫板書,這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角度以及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同學們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構建。
結語
總之,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加強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并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對策,才能保證閱讀教學效率,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為其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苾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考試周刊,2017(80):53—53.
[2]雷愛紅,胡永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新課程(中),2017(12).
[3]王紅鳳.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9(3).
作者簡介:劉建全 (1970.01-),男,漢,甘肅武山人 ,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