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放開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經濟已經得到更好的發展,前些年,我國正式進入新經濟時代。新的經濟時代就是人們消費的時代,社會當前發展表明了新時代的消費必須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在新的消費時代,大學生必須科學合理地進行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只有這樣才能在新的消費時代滿足美好生活。不僅如此,還要優化消費結構,使消費的水平有所提升。當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主要任務,也是穩定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對過度消費進行批判,從而使生態環境健康的發展。這種優化能有效引導大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共享、適度、合理的消費,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濟情況,滿足社會的發展水平,實現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诖耍疚膶Ξ敶髮W生消費的現狀展開研究,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希望本文能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消費主義?主流價值認同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2
一、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變遷與現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在推進和管理重大改革政策過程中,經濟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也使社會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自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使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方式受到巨大的影響。改革開放后,大學生的消費方式與改革開放前有很大不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這種差異越來越明顯。
1.“70后”大學生的消費方式
20世紀70年代以后,我國的社會經濟與國民經濟明顯增長,使中國的消費狀況離現代化消費更進一步。20年以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和人民的幸福感不斷提高。不僅如此,生產情況、生產方式,以及生產規模都有不同的變化。我國國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生改變,生產商品出現了多樣化,使人們對商品有了多種選擇;國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使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隨著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召開,我國的消費模式已經徹底發生了轉變,所有人都有選擇消費的權利,這意味著新的消費時代已經到來。在原材料豐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經從修復壞的東西朝扔掉壞的東西方向轉變,不再糾結在修復上,而是想著換新。在這一時期,大學生的經濟消費形式由單一的消費轉向現代化的消費。
2.“80后”大學生的消費方式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大學生也就是正處于21世紀的前10年,其消費特征與前些年有明顯的變化,這一時期社會加速轉型。貧困不僅消失了,而且導致原材料生產能力的擴大和商品的豐富。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這一代的大學生是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第一代,這就導致他們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父母更是將他們視作寶貝。這一時期,社會生產力和工業發展增加了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消費已成為一種社會美德。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國家發展走上了全球化道路。在全球化進程中,世界各國正在建立聯系與合作。學生的思想變得更加開放、更加多元,他們的價值觀也出現了多樣化,這也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的要求。更豐富的消費條件和更開放的思想。20世紀80年代以后,作為新社會的一員,大學生的個性和自我意識都得到了更加清晰地展現。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化的消費政策逐漸向中國學生蔓延,對中國學生的價值觀和消費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他們的消費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費主義傾向,并逐漸變得熱衷于消費和享受樂趣。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中國傳統價值觀、現代價值觀和后現代價值觀在縱向上相互碰撞,而中西方價值體系在橫向上相互碰撞。新時期,一些高校對中華文化的文化自覺性不高,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國家、人民和政黨對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的充分承認,也是造成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出現偏差的因素之一。他們堅信自己的文化發展過程和生命力,文化自信是決定價值的基礎。中國文化是中國人思考和生活方式的源泉,文化自信是價值認同的源泉。新時期,在多元文化模式下,學生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導致文化自信的缺失,導致價值觀的普遍認同出現困境和差異。
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受自身價值觀和特點的影響,大學生消費方式是大學生價值觀體系的一部分,是受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加強或消除學生的消費模式或價值特征,因為價值認同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價值認同的普遍性對學生消費方式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價值認同,它在宏觀層面上影響著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在微觀層面上影響著高等教育學生的價值取向。大學生認同傳統價值觀,認同“獨特的理念”,培養學生的消費方式將遵循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思想:中華民族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精神,文化使其消費狀況符合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本質。大學生沒有正確的價值主體認同,沒有充分認識自己的文化價值體系,對自己的文化存在懷疑、不信任和差異,接受外來文化。因此,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方式會偏離中國價值體系的磁場,形成一個新的文化價值體系。在新的時代,正是由于某些學生的價值觀總體認同的偏差,導致了價值觀的文化認同和仇外消費方式的偏差。
大學生在選擇消費品時,減少了對經濟因素的考慮,加快了超市和消費品的更新換代,實際情況表明,學習和吃飯的成本低,而娛樂性太高,大學生的前衛消費具有以下特點:追隨品牌,崇尚權威,追求新聞與時尚,理性和成熟。當今大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消費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特點。對近期的大學生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80%以上的大學生都會在經濟條件的允許下選擇購買名牌商品,很明顯現代大學生對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的要求,注重品牌和生活的品位。它所反映的不是作為一種通過傳統青年文化來實現地對個性和自我的渴望和表達,而是青年大學生的觀念:沒有什么可以改變,沒有任何制度是完全封閉的,沒有什么感性或理性是不能用形象來表達的。
三、新時代大學生消費方式優化的現實路徑
新時期大學生的消費方式與他們自身的文化成就和對當今中國傳統價值觀的認同息息相關。新時期,部分大學生文化素養的缺失導致價值觀的正常認同出現偏差,這是新時期部分大學生遠離消費的重要內在原因,為了優化新時期大學生的消費,因此,我們必須努力提高大學生群體的文化素養,倡導大學生要踐行當今中國的普遍價值觀。
1.提高大學生個體文化素養的要求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有必要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中國優秀文化是傳統優秀文化的有機結合。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也是新時期的一種歷史基因,他們改善了學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智慧和傳統美德。它是鼓勵學生在新時期重獲艱苦樸素的歷史指南。學習和理解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要求學生提高文化水平、寫作能力和對新時代文化的信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獨立的革命方法和馬克思主義人民解放是領導人民的精神追求、性格和力量。革命時期,領導黨和人民突破困難,推翻“三山”。打破中華民族軟弱勝利的印記,重新崛起。革命文化在革命時期大大增強了黨和人民的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繼承了黨和人民的優秀文化,啟迪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破了優秀文化自信對傳統文化的抵制,文化是新時期提高大學文化素養的文化動力。個人對先進文化的自信和對先進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持。新時期的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文化是馬克思主義統領的社會主義群眾文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革命文化的傳承。它立足于社會現實,改變過去,與時俱進,吸收了世界上所有文化的獨特核心。它能有效地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我們加強面料文化建設提供了現實依據。
2.提高大學生個體文化素養的實踐
大學生可以選修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在學校閱讀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和資料,參觀有關文化遺址,聽革命故事等,通過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學會正確理解和分析不同的文化沖突,積極吸收和繼承傳統文化遺產,提高自身修養和內涵,自覺抵制各種消極傾向和偏差。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其他一般價值觀為主導,培育個人消費模式,糾正消費趨勢,創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消費模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長遠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侯宏娟.當代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對策探析[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1.
[2]楊莉莉.現階段大學生消費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9.
[3]產佳,邱靈.當前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2):112-113.
[4]肖建霞.當代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
[5]陳俊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3.
[6]王艷紅.加強當代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對策的探析[J].出國與就業,2009,(4):92-95.
[7]陳露露.大學生消費文化存在的問題及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4,(12).
[8]劉陽.當代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中北大學,2017.
[9]古鵬.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史志學刊,2008,(2):124-125.
[10]魏曉慧,李方園.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26(2):113-114.
[11]侯廣宇.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7):26-27.
[12]孫淑娟.當代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隴東學院學報,2010,21(5):139-141.
作者簡介:余汶樺(1983—),女,安徽安慶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