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坤
摘?要:泇運河的開鑿與黃河泛濫,淤塞運道密不可分。自建議出臺到實施完成,經歷了數十年時間,并在南陽至留城的運道開通以后,才得以施行。泇運河的開通為棗莊地區帶來了便利的交通,繁榮的漕運、蓬勃的商貿,促進了臺兒莊等運河重鎮的產生。
關鍵詞:泇運河?棗莊運河?運河開挖?河道管理
中圖分類號:K295.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引言
京杭運河棗莊段,于萬歷年間開鑿完成,時稱泇運河,是當時作為“集國家之財力以通咽喉”的工程。它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一段古運河,也是南北大運河中唯一一段東西走向的水道。泇河是魯南運河區域滕、嶧之間的一條河流,往南可以接通淮河,也可以入海,利用泇河支持漕運,可以縮短運途,更主要的是可以改變運河老河道常年依賴黃河之水行運的歷史,借微山湖做天然屏障,保證黃河泛濫不致影響運河。河道總督翁大立首議開工,后繼都御史傅希摯也曾經向朝廷提出過開泇河以利運的建議。明朝皇帝也多次派遣官員實地考察,但由于此地沙石鋪地,泉涌遍地,工程艱難,耗資巨大,一直議而不決。
一、泇運河的開鑿
1.前期工程
泇河發源于魯南山區,源頭分東、西兩支,匯合后至泇口與薛、彭南流之水合流下注沂水,至邳州入黃河。泇河中經夏鎮微山湖、邳州蛤蟆湖、連汪諸湖至邳州直河口,是一條比較理想的運河規劃,但終因工程浩大艱巨,而屢議屢罷。南陽新河開通后,山東運河南段避開了黃河決口的侵害,但是曹縣、豐沛直至徐州,依然受到黃河決堤的侵襲。萬歷二十一年(1593),黃河決于單縣,南灌徐、邳,沖毀運堤200余里,洪水壅滯于微山湖一帶,運河不得通航??偫砗拥朗鎽垶閷で笮顾ǎ谖⑸胶|查韓家莊,其地在性義嶺南,不徑葛墟嶺而引湖水由彭河注入泇河。于是奏請挑挖韓莊河。朝廷同意后,他組織挑挖韓莊中心溝四十里,通彭河水道入泇河以泄各湖積水。至萬歷二十二年(1594)工成,雖未通漕運,但把微山湖一帶水域與泇河聯系起來,史稱韓莊新河,為泇運河之始。
2.泇運河的開通
萬歷二十五年(1597),黃河又決,淹夏邑、永城,徐州、呂梁二洪干枯。萬歷二十七年(1599)秋,都御史劉東星受命治河,開鑿侯家灣、梁城通泇口以試航。萬歷二十八年(1600),劉東星帶領工匠對泇河一帶進行了實地勘查,萬歷二十九年(1601),劉東星因病辭官不得,只能繼續在治河工地上辛勤督工,終因積勞成疾,于任上辭世。此時已開鑿侯家灣、梁城通泇口以試航完工,同時建巨梁橋石閘,得勝、萬年、萬家莊草閘,十分之三的漕船由此通過。
萬歷三十一年(1603),黃河發生重大水患,沛縣一帶連續決口,萬歷帝再一次下詔起用在家守制的李化龍,任命他為工部侍郎、督理河道。萬歷三十二年(1604),總河李化龍在舒、劉的基礎上,獻開泇“六善之策”,按照計劃,此次重開泇河,就是放棄王市以下的三十里舊河,新開的河道經由王市取直,到達紀家集當河深處,這樣可以避免開鑿郗山及周柳諸湖“百里之險”。河道開通以后,他又在王市附近河道修砌石壩,以“平治大泛口之湍流,撈浚彭家口之淺沙”,并先后于舊河口筑石壩,建彭口壩,設三洞閘,修郗山減水閘及韓莊、德勝、張莊、萬年、丁廟、頓莊、侯遷、臺兒莊八座斗門式船閘等水利設施,整修河道自夏鎮、李家口(李家港)引水,合彭、承、東西泇河之水,至邳州直河口,全長二百六十里。后人為紀念舒應龍、劉東星和李化龍,修建了三公祠,現移至棗莊市臺兒莊古城內。
二、河道與水源的管理
河道管理主要包括河道的疏浚與河道的常規管理。河道的疏浚分為歲修與大修。歲修稱為小挑或小浚,指疏浚閘旁月河,水挑之年,水不斷流,船只由正河上下。大修稱為大挑或大浚,為運道的挑浚,大挑之年筑壩斷流,船由月河繞行。河道的常規管理主要包括淺鋪管理和堤防修守。淺鋪管理分為撈淺和起駁兩類。堤防修守為沿河軍衛軍夫承擔。在康、乾年間,幾乎是年年治河、修壩修閘,從時任總河的奏折中可見一斑。
運河為人工河,由于棗莊運河地勢復雜,明代為保證漕糧運輸,將沿運的湖泊、水塘、泉源等納入統一管理。清代的水源管理沿襲明代法規并進一步補充,康熙三十年(1691)專門訂立細致的用水制:棗莊段運河于每年三月初一至五月十五期間,三日放水濟運,一日塞口灌田,其余時間竹絡裝石塞河,以大流濟運,余水灌田。
三、泇運河管理機構
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嶧縣設立管河縣丞一名,境內上自朱姬莊,下至黃林莊,全長99里運河屬嶧縣管理。滕縣設管河主簿一人,境內上自劉昌莊,下至朱姬莊,全長48里屬滕縣管理。此后,又在臺莊閘、萬年閘、頓莊閘、韓莊閘各設閘官署一處,各配閘官一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在臺兒莊設立巡檢司,管轄上自夏鎮(今微山)李家口下至邳縣(今江蘇邳州)直河口260里河務,并管理地方治安。
清代泇運河主要由泇河廳的同知、通判管理,全面管理山東境內的泇運河河務。沿運各縣(嶧縣、滕縣、沛縣)縣丞分別管理各自縣境內的河道水運諸事。另外,還有相關的軍事機構及水驛驛丞?!胺矝v河廳同知所屬,自黃林莊起至王家水口止計一百九十五里,內設縣丞一員,主簿二員,千總一員,閘官六員?!睕v運河衙署隨著管理需要,機構名稱、職官名稱不斷變更。先為通判(正六品),后為同知(正五品)。嶧縣設管河縣丞(正八品)1員,駐臺兒莊;滕縣設主簿(正九品)1員,駐戚城;沛縣設主簿1員,駐戚城。另有閘官,未入流,專司各閘啟閉,按時蓄泄。
結語
泇運河自夏鎮李家港出南陽新河,經萬家莊、臺家莊、侯家灣、良城等地,匯承水、沂水,跨蘇魯二省,在直河口入黃河,史稱“泇河新道”。泇河新道的開通,使山東運河河道臻于完善,京杭大運河全線暢通,保證了漕運,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交流?!耙远倭镏疀v河,避三百二十里之黃河”,漕運里程不僅縮短,而且避開黃河上的徐州、呂梁兩大險段,大大便利了河運,臺兒莊也成為溝通蘇魯豫皖乃至江淮浙滬地區的重要貨物集散地。
參考文獻
[1]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2124.
[2]紀昀等編纂.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M].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3]陸耀.山東運河備覽[M].切問齋藏版,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