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可
摘要:笙是一種具有獨特演奏藝術特色與魅力的管弦樂器,兼有獨奏與合奏等功用,對其演奏技法及制作進行研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在對笙的演奏技巧及運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笙的制作對策,以期可以有效促進笙這種管弦樂器的快速發展與普及。
關鍵詞:笙;演奏技巧;制作方法
笙是中國最古老的管弦類樂器之一,也是唯一具有和聲功能和兼有吹吸發聲功能的管弦樂器。自唐代時期開始,關于笙的演奏技巧就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演奏水準,同時相關的演奏素材也比較多。發展至今,笙演奏中的演奏技法越來越多,演奏技術越發成熟,演奏素材也不斷增加,逐漸成為演奏風格與特色獨樹一幟的一種民族管弦樂器。
一、笙演奏中的基本性能
(一)音色
笙屬于吹管樂器,其發聲原理是借助內部金屬簧片振動發出聲音,音色表現尤為特殊。通過音色進行判斷的話,和管弦器樂非常相似,和簧樂器也非常相似,這也構成了這一樂器音色最大的特征,可以用音色甜美、優柔和富有金屬質感來形容。笙的音色因為有這樣的特殊性,和其他樂器進行配合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和哪一種樂器進行哪種形式的結合,都可以獲得非常理想的效果,這也成為了音色的最大特征。除此以外,在各個音區均能夠發現笙的身影,因為這樣的音色是適宜各種不同音區的。高音區具備纖細的特征,中音區則會顯得非常緊實,低音區會給人一種甜美柔軟的感覺。總而言之,聲音的音色是非常靈活的,具備很強的普及性,因此讓這一樂器在民族器樂演奏活動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音量
區別于其他的樂器,笙的音量會伴隨吹奏變化而發笙變化。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笙的強弱音量有差異適應性特征。要想吹奏出大音量,就可以增加多音和弦,來促進音量提高。想要吹奏出小的音量則可以減少和弦音來獲得相應的效果。在笙的演奏活動當中,對于音量的把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展現出吹奏者的能力與素質,如果吹奏者可以實線強弱間、漸強漸弱間的準確恰當轉換,就能夠有效勝任笙的吹奏活動,并把笙的音量特色展現出來。在迅速轉換不同音區音量時,給吹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及巨大的考驗,假如是初學者的話,通常是無法在這一方面游刃有余的,也不能夠把笙的音量特點展現出來。
(三)手指技巧
笙演奏中需要特別重視的一個演奏性能就是手指技巧,其中又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單音技巧。單演奏法在民間音樂作品當中是非常少見的,這種方法是在解放之后獲得各方關注的,而琶音、旋律、音階等也獲得了普遍運用。比方說《海南春曉》這首音樂作品就是用輕聲單音旋律當作是引子,用來體現出獨特的海邊清晨,非常富有意境。在樂隊當中,笙的單音旋律在吹管樂器組當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區別于笛子和嗩吶的一種關鍵音色,而且受關注度在不斷提高。二是和弦技巧。笙的和弦和其他樂器和弦在表現力方面是有很大差異的,除能夠展現傳統和弦外,還能夠體現出功能性和弦,展現出了強大的和弦功能。有良好音色以及音量變化自如的特色能夠有效支撐笙完成功能性和弦轉變。雖然合音結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不過大部分以低聲部音為主。三是多聲處理技巧。笙的強大表現力還在多聲部處理方面有著非常清楚的體現。前面已經提到笙的音色、音量、和弦等都非常有特色,這是以它的技巧當作有力支撐,假如技巧支撐不力的話,也就不會有多聲部處理的復雜吹奏功能。在經過了多聲部處理之后所獲得的旋律,其效果是笛子與嗩吶不能夠體現出來的。在對單音或和音式旋律進行吹奏時,要強調音符,可空著手指快速抹打其他音孔,打的音越多,呈現出來的效果就越明顯和強烈。這種方法通常稱作打音或抹音。長音的上方做單音、雙音的節奏伴奏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假如長音是在高音區的話,就不能夠在下方做類似節奏伴奏,而是打本音,呈現出相似效果。利用笙吹奏顏音是很有難度的。所以通常情況下會用上聲部奏長音下聲部奏迅速斷音的方法,獲得相似顫音的效果。深的吹奏方法是非常多且非常復雜的,要想掌握這些技巧,無法在朝夕之間達到目的,而是要堅持日積月累。
二、笙的演奏技巧及運用分析
(一)呼吸技巧及運用
笙是一種兼有吹吸發聲功能的獨特管弦樂器,在相應的演奏過程中可以實現自由吹氣和吸氣的演奏功能。從笙的構成角度來講,其屬于一種自由簧片樂器,所以無論是吹氣或吸氣操作,都可以實現發聲的演奏目標。基于笙的這種演奏特性,可知為了更好地提升笙的演奏水平,就需要重點關注其呼吸問題。在演奏笙的過程中,要在口腔中平放舌頭,使其保持平靜狀態,且口內不需要存有氣體,吞吐氣體期間要保持氣流的均勻性,同時吹出的音要保持平穩狀態,避免出現忽強忽弱的演奏情況,尤其是在演奏中不可鼓腮,力求可以做到“吸氣時不凹,吹氣時不鼓”,配合呼吸的均勻調整,這樣才能做好笙吹奏中呼吸的有效控制。
(二)口內技巧及運用
在笙演奏的過程中,常用的口內技巧主要包括呼舌、顫音與吐音等。其中的吐音技巧主要是保持高質量、高速度音符吹奏的前提,其主要用于高潮或快板部分,以此可以充分展現出所演奏音樂作品的熱情;顫音技巧也是笙演奏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技巧,具有眾多的演奏種類與方法,具體就是通過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演奏方法與技巧來展現出不同的演奏音響效果,可以使所演奏出來的音樂具有更加強烈的色彩,富有歌唱性等特性,所以是吹奏笙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演奏技巧;呼舌技巧則是依靠口腔內部的喉嚨、舌頭、腮與唇部等之間的相互配合,利用喉嚨和舌根部位的連續運動,將舌頭和喉嚨進行快速伸縮,以此在笙中源源不斷地輸送氣息,可以起到發出碎音的效果,尤其是借助呼舌技巧的靈活運用,可以塑造出情感更加豐富的音樂形象或音樂場景,使演奏出的聲樂作品所包含的情感線條進行流暢、華麗地表達,這對提升整體的笙演奏效果具有積極的影響。
(三)和聲技巧及運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笙的演奏作品不再局限于某種單一或傳統的吹奏方法,期間誕生了許多全新的演奏技法,這時候的和聲技巧也要進行相應改變,力求最大程度提升笙的演奏效果。在創作和演奏笙曲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運用現代時而音樂體系,結合五聲調式以及中國曲調等基本特征,配合橫向方法與縱向疊置音束的靈活運用,力求最大程度利用現代和聲技巧提升笙的演奏效果。當前和聲技巧在實際的應用中要充分地抓住和弦連接中一個和聲的半音化,基于此來科學、合理地調整相應的演奏調性,這樣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現出笙演奏作品的音樂特征,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豐富笙演奏的音樂色彩,充分展現出藝術特征。因此,在笙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也要注意結合演奏作品的具體內容和形式特征,大膽地創新笙演奏中的和聲技巧,力求最大程度提升笙演奏的整體效果。
(四)手口技巧的配合
伴隨笙曲創作的迅猛發展,笙的演奏技巧和技術水平也在迅速提升。特別是在演奏技巧的運用方面尤其關注表現能力。手指和口舌技巧配合,在提高演奏表現力方面就有著非常獨特的效果,所以手口技巧配合也獲得了多方面的關注。下面主要論述幾種常見的手口技巧配合方法:一是細花舌與歷音配合。花舌是利用氣息沖擊舌尖,引發震動,進而體現出快頻率抖動音,和弦樂當中的抖弓非常相似。將力度和表現力作為分類標準,又可以劃分成多個類別,比如細花舌、粗花舌、爆花舌等。歷音是利用手指迅速級進上行或下行而呈現出的音串,一般情況下在熱烈迅速的樂句和樂段當中運用比較廣泛,有些時候在音頭位置也常常會運用到歷音,主要發揮修飾作用。比如《鳳凰展翅》這部作品當中就運用了這樣的技巧配合,用來體現出鳳凰抖動翅膀的音樂形象,在不斷加快速度的過程中重復音型,最終讓音樂形象更加生動和豐滿。二是呼舌與打指配合。呼舌是憑借氣息和舌頭的有效配合,把舌根當作是支撐點以及發力點,利用喉頭帶動與舌頭伸縮的方式,展現出和波浪式音波相似的音樂效果,所以對體現鳥類振翅高飛的音樂藝術形象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打指主要是借用笙的和聲效果,并借助多指在本音孔上體現出來的高度強調節奏的技巧。因為笙的和聲性音響效果,因此呈現出良好的節奏感,這兩種技巧的有效配合不僅展現出規律性波浪式效果,同時也突出了節奏。比如《孔雀開屏》的第二部分主題演奏當中就運用了這樣的配合技巧,用來體現孔雀振翅無蹁躚的特征。三是復調和舌類技巧配合。笙是中國眾多吹管樂器當中唯一一個可以演奏復調的樂器,復調技術從產笙到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在最開始階段是支聲性復調,之后發展到賦格技術,有效體現出笙在演奏多聲部方面的獨特優勢。伴隨演奏技術手段的改進和發展,在創作與演奏環節,除了注意復調技術應用之外,還不斷融人口舌類技術,通過技巧整合展現出笙的多元化表現力。比方說《故鄉行》把復調和舌顫音、碎吐結合,來用來展現贊美故鄉和熱愛故鄉的情感。
三、笙的制作現狀與對策
笙的演奏離不開高質量、高性能的笙具,所以必須要確保笙的整體制作質量,這會對笙演奏的整體表現效果產生直接影響,也是笙演奏人員非常關系的一件事。當前我國的笙制作體系雖然已經很完善,但是依舊存在許多值得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比如,要對所制作笙的低音笙和中音笙的發音滯后問題進行改進和完善,力求可以做到統一低音區、中音區和高音區的音量和音色,并要可以是笙內部的簧片反應變得更加厚實,更加靈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笙制作的整體質量。又如,可以考慮改進笙制作的材料,如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高強度輕質材料,以此降低所制作笙的質量,這樣更有利于演奏者進行演奏,同時還要注意簡化低音笙與中音笙的調音,從而可以使所制作的笙更加便于進行演奏,提升了整體笙制作的質量。此外,針對傳統笙的因為排列而言,其本身也伴有一些問題,如國內蘇州和陜西地區所用的笙在音位排列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國內數百種的笙制作音位也都或多或少伴有一些差異,并且傳統笙制作中的音域寬度也有所不同,所以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最終的笙演奏效果。因此,在制作笙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地改進與優化傳統笙的音位排列情況以及指法使用情況,力求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所制作笙的質量。
總之,笙的演奏技法眾多,常見的主要體現在呼吸技巧、口內技巧、和聲技巧、手口技巧配合等方面,這些需要笙演奏者進行針對性強化訓練,同時還要注意科學制作笙,加快統一國內不同區域所用的傳統笙,力求最大程度提升笙演奏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天.談笙在戲曲樂隊伴奏中的藝術地位[J].神州,2017,(22):22.
[2]王鵬.鋼琴演奏技術特點及練習方法探析——評《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J].中國教育學刊,201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