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培 林海仁 陳海軍 黃玉青
(廣東省雷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雷州524200)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自然界中極為常見,是院內血流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根據我國耐藥性檢測網相關數據報道,該菌種占血流感染致病菌的7%以上,僅次于大腸埃希菌[1]。銅綠假單胞菌多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痰液、腸道甚至皮膚中,可對患者造成嚴重血流感染,具有較高病死率,嚴重威脅患者健康,是院內感染中的防控重點。因此,尋找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影響因素,對臨床及時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 年12 月~2019年12 月于我院收治的100 例血流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男46 例,女54 例;年齡43~67 歲,平均年齡(55.19±4.23)歲;體質量41~87 kg,平均體質量(64.29±5.37)kg;樣本來源:痰液74 例,創面分泌物11 例,黏液9 例,引流液6 例。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實驗室培養等檢查確診為血流感染;精神狀態正常,可進行有效溝通;伴有不同程度發熱、寒戰等癥狀;患者臨床資料均保存完整,且征求本人意見同意翻閱。(2)排除標準:孕期或哺乳期;存在嚴重基礎疾病,如腦、肝、肺等重要臟器功能性障礙;爆發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前使用過抗生素;存在凝血功能障礙。
1.3 研究方法
1.3.1 銅綠假單胞菌檢測 將采集的樣本送至微生物實驗室檢驗,菌株的分離與提純步驟需嚴格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3],采用珠海迪爾鑒定儀對銅綠假單胞菌進行鑒定,觀察患者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情況,并依據有無發生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分為發生組59 例和未發生組41 例。
1.3.2 臨床資料 仔細閱覽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并設計一般調查問卷,統計患者的性別(男、女)、年齡、體質量、是否合并低白蛋白血癥(血白蛋白<30 g/L)、是否使用抗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藥物、是否同時使用兩種及以上抗菌藥、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Ⅱ評分)是否≥15 分、是否合并高血壓(符合《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 年修訂版)》[4]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否合并糖尿病(符合《現代糖尿病診斷治療學》[5]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并將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變量納為自變量,對其賦值,將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作為因變量,經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多因素檢驗找出可能的影響因素,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經χ2檢驗結果顯示,發生組在性別、年齡、體質量、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方面與未發生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發生組在合并低白蛋白血癥、使用抗MRSA 藥物、同時使用兩種及以上抗菌藥、APACHEⅡ評分≥15 分等方面與未發生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比較(例)

續表
2.2 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將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情況作為因變量,將2.1中初次經χ2檢驗單因素分析證實為可能的影響因素納為自變量。見表2。并將是賦值為“1”,否賦值為“0”,經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結果顯示,合并低白蛋白血癥、APACHEⅡ評分≥15 分、使用抗MRSA 藥物、同時使用兩種及以上抗菌藥等均是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影響因素(OR>1,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說明

表3 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專性需氧條件致病菌,其分布廣泛,除了自然界,在生物鏈上也是較為活躍的存在。人體感染后,銅綠假單胞菌可以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腸道甚至皮膚屏障,是院內血流感染中常見的致病菌[6~7]。臨床表明,血流感染會延長患者住院時間,一定程度增加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費用,為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巨大壓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尋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影響因素,為臨床早期預防與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結果顯示,合并低白蛋白血癥、APACHEⅡ評分≥15 分、使用抗MRSA 藥物、同時使用兩種及以上抗菌藥等均是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在于,合并低白蛋白血癥多發生于腫瘤、白血病患者中,主要與該類患者長期接受化療有關,導致其外周白細胞計數遠低于其他患者,從而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進而提升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發生率,臨床需對該類患者予以更多關注。APACHEⅡ評分是目前臨床最具權威的危重病情評價系統,可有效對患者當下病情進行有效評估,通過量化的方式輔助臨床醫師判斷患者病情,APACHEⅡ評分≥15 分患者病情多較為嚴重,自身抗病菌能力低下,因此,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發生率較高。抗MRSA 藥物的使用,可有效抑制機體革蘭氏陽性菌感染,從而提升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概率。同時使用抗菌藥物種類越多,則可造成機體耐藥菌株種類越多,從而導致抗銅綠假單胞菌抗菌藥物抗菌譜廣,可抑制其他競爭性病原菌,進而導致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成為優勢菌,提升感染率;此外,抗菌藥物種類越多,引發的不良反應越多,疊加使用,可對引發機體內環境改變,從而提升感染率[8~10]。
綜上所述,合并低白蛋白血癥、APACHEⅡ評分≥15 分、使用抗MRSA 藥物、同時使用兩種及以上抗菌藥等均是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影響因素,臨床需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予以相應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