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



【摘 要】目的:研究兒童保健醫師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7月本院接診的營養問題嬰幼兒50名為對照組,予以一般健康教育;2018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接診的營養問題嬰幼兒50名為研究組,予以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對比發育和營養狀況。結果:研究組干預后6個月體重(9.64±1.85)kg、12個月體重(12.71±1.36)kg,比對照組(8.71±1.53)kg、(10.21±1.73)kg高,P<0.05。研究組干預后6個月與12個月身高、營養狀況都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經過兒童保健醫師的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且其成長發育也十分健康,建議推廣。
【關鍵詞】營養知識;干預價值;兒童保健醫師;發育情況
對嬰幼兒來說,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和喂養方式與營養狀況都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故,家長的營養知識儲備及對喂養方式的選擇都能直接影響嬰幼兒身體的發育[1]。現代研究表明,通過對嬰幼兒的父母施以營養和喂養知識的宣教,能夠確保嬰幼兒營養攝入的均衡,如此,方能確保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2]。此研究,筆者選取的是100名嬰幼兒(2018年1月-2019年2月),旨在分析兒童保健醫師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的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7月本院接診的營養問題嬰幼兒50名,納入對照組,女生23名,男生27名;月齡在2-15月之間,平均(8.75±1.58)個月。2018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接診的營養問題嬰幼兒50名,納入研究組,女生24名,男生26名;月齡在2-16個月之間,平均(8.97±1.64)個月。嬰幼兒臨床信息完整,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性別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一般健康教育,也就是家長根據經驗對孩子進行喂養,同時在就診時對家長進行喂養方法利弊分析與衛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研究組采取兒童保健醫師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法,詳細如下:(1)利用簡潔的語言,為家長詳細講述營養母乳知識,同時為其示范母乳喂養的方法和技巧,告知輔食添加和喂養的方法、目的和作用等。對嬰幼兒的營養狀況進行準確的評估,找到喂養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向家長介紹常見營養疾病的基本知識、危害性和防治措施等,以引起家長的重視。(2)為家長發放健康宣傳手冊,并通過育兒網站、知識墻報、健康講座或者播放視頻等方式為家長提供相應的咨詢和干預服務,以進一步提高家長對營養和喂養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
1.3 評價指標
檢測2組干預后1個月、6個月和12個月時的體重計身高,便于后期分析。
觀察2組營養狀況,做好數據統計工作包含肥胖、貧血與營養不良。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0.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用t來檢驗計量資料(),同時用χ2來檢驗計數資料[n(%)]。當P<0.05時,提示組間的差異較為顯著。
2 結果
2.1 體重分析
2組干預后1個月體重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干預后6個月、12個月體重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 身高分析
研究組干預后1個月身高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干預后6個月與12個月身高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2。
2.3 營養狀況分析
研究組營養狀況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3。
3 討論
作為一類比較特殊的群體,嬰幼兒處在生長發育較為重要的一個時期當中,若能確保嬰幼兒對營養攝入的均衡,不僅能夠促進其機體組織功能的健康發育,還能有效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而家長的喂養方式則和嬰幼兒的營養狀況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3]。通過對家長進行喂養和營養知識干預方面的指導,能夠提高家長對正確喂養方式進行掌握的程度,并能使家長意識到不正確的喂養方式能夠影響孩子的健康生長發育,從而有助于促使其養成正確的喂養方式。此研究中,研究組干預后6個月和12個月體重、身高都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營養狀況比對照組好,P<0.05。兒童保健醫師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的干預,利于家長育兒觀念的改善,并能對家長錯誤的喂養方式進行糾正,使之能夠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喂養,從而有助于減少孩子發生貧血等問題的風險。
綜上,通過開展兒童保健醫師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工作,能夠顯著改善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并利于其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張利坤,胡桂菊.曲靖市麒麟區寥廓社區兒童保健醫生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效果分析[J].母嬰世界,2018,(22):30,33.
唐鶴,蔣競雄,宮麗敏,等.社區兒童保健醫生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1):84-87.
杜銀華,黃衛華.兒童保健醫生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