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平

【摘 要】:目的:分析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護理中通過運用品管圈的護理效果以及在預防便秘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對照組患者運用常規護理,同期觀察組則運用品管圈活動開展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的便秘發生率為17.50%,對照組為52.50%,且P<0.05。結論: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并有效預防便秘。
【關鍵詞】:慢性病;老年患者;品管圈;便秘
慢性病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老年人群體具有較高發病率,該類疾病的發病隱匿同時病程遷延,徹底根治難度高。例如常見的老年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腦卒中。許多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活動量減少、胃腸蠕動緩慢,使得便秘的發生風險較高,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疾病治療效果,因此做好患者的科學護理工作至關重要[1]。品管圈活動的運用旨在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實現成員間的分工合作、互相協調,在提升護理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下降探究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的護理價值。
1 資料以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本科室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據護理模式分組,即觀察組:40例,男/女:23/17;年齡60~86歲,均值為(72.5±0.3)歲。對照組:40例,男/女:21/19;年齡60~85歲,均值為(71.9±0.6)歲。2組臨床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運用常規護理,即加強日常飲食指導、用藥指導,鼓勵患者適當運動,并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同期觀察組則運用品管圈活動開展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品管圈活動小組:成立品管圈,并由全體全員以投票方式選舉一名成員作為圈長,其他成員為圈員,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全體圈員利用頭腦風暴法確定圈名以及圈主題,同時繪制出甘特圖,并擬定護理工作計劃書。本次圈活動的主題是:“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便秘發生率”,圈名為:“溫心圈”;(2)便秘要因分析:通過查閱文獻以及總結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等,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便秘產生的原因并確定為:缺乏良好的營養知識、疾病宣教力度不足、患者的飲食結構不當、患者心理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3)護理實施:1)健康知識宣教:結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便秘風險因素的記錄以及評估表。針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便秘風險進行綜合評估,針對存在便秘風險者需要加強飲食指導與日常活動指導。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受到疾病影響,使得腸道蠕動能力下降,再加上治療期間應用利尿劑或者脫水劑等,進一步對腸蠕動形成抑制,使得排便能力降低。所以需加強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為了確保健康宣教質量并改善患者的依從性,需要運用多樣化的宣教模式,將發放宣教材料、圖片展示、制作飲食展板以及播放宣教視頻等措施進行綜合運用。與此同時,可定期組織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便秘預防為主題的知識競答,從而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鼓勵患者適當進行主動及被動活動,包括直腿抬高以及雙腿蹬車等,并指導患者掌握腹部按摩的正確方法,從而加快結腸蠕動改善便秘情況;2)排便指導:針對患有腦卒中等疾病需要臥床的患者,應加強床上排便的指導,在患者排便期間為其營造良好溫馨的環境,注意遮擋保護患者個人隱私,同時便后做好通風工作,確保室內的空氣流通和清新。叮囑患者感覺有便意時應立即排便,同時培養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在必要情況下可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遵醫囑應用緩瀉藥物來改善便秘癥狀。
1.3 評價標準
2組均以3個月作為觀察周期,評估并對比2組的便秘發生情況,分為重度便秘:即患者無便意或者便意較少,且出現便血或者黑便等情況,在排便過程中十分困難并伴隨明顯的腹痛感,排便頻率≥5d/次;中度便秘:即患者的大便質地堅硬,且伴隨腹部不適,排便頻率3~4d/次;輕度便秘:患者大便狀態呈現香腸狀,并伴隨輕微的腹部不適,排便頻率1~2d/次。
1.4 統計學方法
涉及數據以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以()描述,組間數據t、χ2檢驗,P<0.05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便秘發生率為17.50%,對照組為52.50%,且P<0.05。
3 討論
品管圈活動是指相同以及相近工作場所當中的成員自發組織形成的活動團體,全體成員通過合作以及集思廣益的方式,嚴格依據程序來解決工作環境中的相關問題,將品管圈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有利于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及效率[2]。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致殘率高且致死率高,特別是患有腦卒中等疾病的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再加上藥物因素等使得便秘的發生風險較高。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分析患者發生便秘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確保護理工作的時效性和科學性,特別是加強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水平并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便秘情況[3]。本次對比結果提示,觀察組護理期間便秘發生率低于同期對照組。提示,運用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同時能夠降低便秘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并有效預防便秘。
參考文獻
姚瑤,郭錦材.品管圈活動在疼痛康復科老年患者圍術期留置針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4):51-53.
陸云.品管圈在降低老年長期臥床患者足下垂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2):182-184.
杜曉云,徐蘇敏,周姣.品管圈活動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知信行與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