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全



【摘 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參照拋硬幣形式,將其隨機劃分為2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固定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法進行治療。結果:對照組患者不管是出血量還是時間都比觀察組患者所需要的時間多,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固定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復,觀察組更好,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以及屈伸度的數據都沒有很明顯的差距,而在治療之后可以明顯的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評分以及關節屈伸度都遠遠的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上所述,外固定架的優勢非常的明顯,減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術和恢復時間,并且恢復的情況也比傳統固定方法好很多,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外固定架;傳統固定法;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
骨科創傷最為一種非常常見的臨床病癥,在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因為骨科創傷入院的患者越來越多,而在臨床上也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傳統固定架法對患者進行治療[1]。但是,傳統固定法在現在的社會已經不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而外固定架作為一個新型的治療方法,已經逐步的應用到骨科創傷的治療當中了[2]。本文就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參照拋硬幣形式,將其隨機劃分為2組。下表為兩組患者的詳細情況。
本文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以及患者和患者家屬同意,具備合法性。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固定法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法進行治療。首先需要患者仰臥在病床上,將患者的傷處進行麻醉,然后對患者進行腹圍,并且在患者骨折的近端以及遠端使用皮穿防止鋼針,這個時候再使用連接桿和固定架將裸露在皮膚外面的針端進行連接,用來固定骨折[3]。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
比較兩組患者肘功能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在本文病例資料基礎上,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對比數據,組間數據關系,以P<0.05為標準,界定其統計學意義。[n(%)]為計數資料,其統計學意義,由X2檢驗。[n()]為計量資料,其統計學意義,由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對比
通過表格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對照組患者不管是出血量還是時間都比觀察組患者所需要的時間多,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固定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復,觀察組更好。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肘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根據表2所得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以及屈伸度的數據都沒有很明顯的差距,而在治療之后可以明顯的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評分以及關節屈伸度都遠遠的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骨科創傷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創傷性的疾病,但是患者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的話是會導致患者的代謝出現失調,還可能會造成患者社交活動出現一定的問題,還有可能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及時的對骨科創傷患者進行一個及時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4]。
外固定架對于骨科創傷的治療來說是很新的一種方法,并且這種方法的操作性是比較強而且應用很廣,患者的適應也很快,價格也相對比較便宜[5]。所以,對比傳統的骨科創傷的固定方法來說,外固定架是比較好的一種方法,優勢非常的明顯。
在本文的研究當中可以發現,在對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各項數據的比較以及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對比都可以看出,外固定架是優于傳統的固定方法的。
綜上所述,外固定架的優勢非常的明顯,減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術和恢復時間,并且恢復的情況也比傳統固定方法好很多,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蘇周偉,譚靜.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1):56,59.
王杰.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6):61,63.
顏斌.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7):110-111.
蘇爾登.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1):5976.
趙海軍,申成凱.外固定架與傳統固定法對骨科創傷肘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7,36(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