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婭蘭 李琳 李沛霖
【摘 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方法:以本院收治的靶向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診療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根據隨機分配法分為研究組與對比組,每組70例,對比組施以常規護理,研究組施以綜合護理,對比兩組的最終護理效果。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母嬰結局,研究組均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效果更佳,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改善母嬰結局,因此,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妊娠;糖尿病;母嬰結局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婦產科疾病,妊娠期糖含量攝入過高是引發該病的主要原因,如未進行及時的治療,不僅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嚴重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調查,因妊娠期糖尿病造成的致羊水過多、難產、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成逐年遞增的趨勢,因此,亟需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血糖狀態,保障母嬰健康[1]。基于此,本文對比和分析了綜合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診療時間為2018年1月-2020年1月,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信息均在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的條件下進行收集,根據隨機分配法分為研究組與對比組,每組70例,對比兩組的最終護理效果。本研究所選患者中,研究組平均(25.43±2.11)歲,平均孕(38.41±1.42)周,平均重(73.64±6.45)kg;對比組平均(25.26±2.41)歲,平均孕(38.39±1.52)周,平均重(73.82±6.52)kg。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比組施以常規護理,包括常規的飲食指導,血糖監測、體重管理等。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1)評估病情。通過專業的護理小組培訓,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評估。(2)心理護理。為患者提供良好舒適的住院環境,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提升護患的信任與配合。對患有明顯負面情緒的患者需要在溝通的基礎上予以患者心理疏導,向患者科普病情的相關知識與護理的有效性,與患者家屬共同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3)用藥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向患者普及遵從醫囑的重要性,并督促患者定時、定期的檢查血壓、血糖變化,并將變化情況反映給醫生,使醫生根據病情發展對其用藥作出相應的調整。(4)飲食護理。指導患者的飲食,為患者提供多種均衡營養搭配方案,嚴格把控患者飲食的鈉鹽攝入量,向患者普及多食瓜果蔬菜、優質蛋白、微量元素的好處。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母嬰結局,是順產、剖宮產或產鉗助產。
1.4 數據處理
采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各項指標與診療信息,使用SPSS20.0軟件將所有研究數據納入,其中計數資料對比行t值檢驗,通過()表示;兩組患者母嬰結局對比行x2值檢驗,通過率(n%)表示。最后,判定統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對比兩組的母嬰結局,研究組的順產率高于對比組,剖宮產、胎吸或產鉗助產率低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目前,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對患者及胎兒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根據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可知,通過藥物、運動、檢測、飲食等干預方式可實現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但該疾病的成因復雜,患者普遍依從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療的效果[2]。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可有效端正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以謹慎的態度與細節的護理原則不斷的完善與優化護理措施,從根本上確保各項護理操作的高度規范性,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狀態,提高自然順產率[3]。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果、改善母嬰結局,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許雪梅.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干預及對母嬰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0):80+114.
吳安芳.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7):172-173.
黃春金.綜合性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治療依從性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