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



【摘 要】:目的:研究急診救治主動脈夾層患者給予針對性急救護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主動脈夾層患者中隨機抽取42例,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針對性急救護理,對比兩組急救結局和不良反應。結果:經本文研究,對照組急救成功16例(76.2%),死亡5例(23.8%)。觀察組急救成功20例(95.2%),死亡1例(4.8%)。對照組感染1例(4.8%),藥物外滲3例(14.3%),管道脫落3例(14.3%),發生率7例(33.3%)。觀察組藥物外滲1例(4.8%),無感染和管道脫落0例(0%),發生率1例(4.8%)。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給予主動脈夾層患者針對性急救護理,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預后效果,推廣應用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
【關鍵詞】:主動脈夾層;急診救治;針對性急救護理
由于主動脈夾層發病快,存在多種并發癥,且患者死亡率高,發病原因為高血壓和主動脈退行性改變,患者發病后出現低血壓、劇烈胸痛等癥狀,需要給予合適的急診救治。在急診采取分區導診,建立綠色通道,有效縮短了急救時間,但急救治療要快速了解主動脈夾層的嚴重程度,配合急救護理,改善急診治療效果。為研究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42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42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21例,性別:男/女=16/5,年齡(56.13±5.26)歲。觀察組21例,性別:男/女=17/4,年齡(57.23±4.37)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急診護理,給予患者全面心電監護,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按醫囑給藥護理,監控患者病情,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確診后,轉至心臟重癥監護室,接受手術治療。
1.3 觀察組采取針對性急救護理,內容包括:
(1)按照分級分診原則,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區管理,由分診護士進行評估,分為急癥、非急癥、危重、瀕危等,分別送至不同區域治療[1]。主動脈夾層患者被分配至紅區,安排經驗豐富的護師給予護理,對護理人員展開培訓,科學冷靜應對各種緊急情況。
(2)患者進入急診室,護理人員攜帶急救包和監護儀器,給予CT檢查。等候轉診期間給予轉診護理,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吸氧止痛護理。給予患者雙通道輸液,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藥物,使用螺紋接口接頭連接留置針,在血管活性藥物置管懸掛紅色標志牌。對患者各項指標密切監控,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護理人員準確記錄疼痛頻率和疼痛時間等,對患者療效、血腫情況準確評估。發現患者血壓下降,患者疼痛感消失,代表主動脈夾層停止剝離,突然加重代表剝離擴大。患者處于急性期時,表現出臉色蒼白、冒汗等情況,要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對血壓和心率嚴格控制,減少血流沖擊力,避免血腫擴大[2]。可給予通便藥物,保證通便順暢,給予患者易消化飲食,叮囑患者便秘時切忌急躁久蹲。
(3)急診轉診:確定分型轉診后,指導家屬快速辦理相關手續,縮短轉診時間。
1.4 觀察指標
(1)統計急救結局。(2)記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使用t和X2檢驗資料,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急救結局對比
觀察組急救成功20例(95.2%),死亡1例(4.8%)。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藥物外滲1例(4.8%),無感染和管道脫落0例(0%),發生率1例(4.8%)。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主動脈作為人體主干血管,主要負責心臟跳動負荷,發生主動脈夾層是由于患者主動脈腔血液從內膜進入主動脈中膜,隨主動脈擴展,造成真假兩腔分離[3]。主動脈夾層患者要得到及時搶救治療,才能保證生命安全。急診救治期間,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可根據患者自身病情發展,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改善急救治療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經本文研究,觀察組急救成功20例(95.2%),死亡1例(4.8%)。觀察組藥物外滲1例(4.8%),無感染和管道脫落0例(0%),發生率1例(4.8%)。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證實急診救治期間,給予針對性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壓,緩解患者疼痛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控制病情進展,在急救治療中有重要價值。針對性護理可準確把控不同患者之間的病情特點,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從而提高救治效果,為急救治療創造良好的條件,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降低主動脈夾層死亡率。
綜上所述,給予主動脈夾層患者針對性急救護理,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預后效果,推廣應用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
參考文獻
劉格,朱潔婷.針對性急救護理對主動脈夾層急診救治中的臨床價值及護理滿意度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4):88+90.
徐偉,林文風.一體化管理模式在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救治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80-81+83.
張娟紅,蘇娜.綠色通道護理流程對急診科主動脈夾層患者的護理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1):187-18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