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蓉
【摘 要】:本文通過探討對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而得出結論: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老年患者跌倒,對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跌倒老年患者護理干預
近年來,據醫療機構統計病人在醫院內跌倒而引發的事故一直在增加。據統計,每年有30%的65歲以上老年人發生跌倒,跌倒不僅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成為老年人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據調查顯示,跌倒占據我國傷害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美國占據第六位,每年因跌倒造成的醫療費用超過200億美元[2]。老年人跌倒的發生并不是一種意外,而是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老年人跌倒問題日益受到重視。通過采取老年患者防跌倒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減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產生了重要意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9年6月至9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370例,作為干預組。其中男200例,女170例,年齡在70歲以上。排除臥床不起、行動不能自理患者。選取2019年1月至5月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340例為對照組。兩組的年齡、性別和疾病,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入院評估患者入院時,正確評估患者狀況。
1.2.2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應詳細的為病人進行入院宣教,包括環境宣教、安全宣教、藥物宣教、疾病宣教、鍛煉宣教等。
1.2.3 改善住院環境設施增加有利于平衡和防跌倒的輔助設施。如病室保持整潔,光線充足,有夜燈且電源開關容易觸及。物品擺放有序,生活必須品放置于患者隨手可取處;病床高度合適,配有護床架,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無水跡。廁所、浴室配備防滑墊,并設有扶手,廁所應有坐式便器,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時跌倒。
1.2.4 肢體運動訓練根據病情進行許可范圍內的運動,包括增強肌肉力量的練習、步態練習和平衡練習。
1.2.5 心理護理針對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護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心理上給予疏導、支持,鼓勵、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在學會自我保護的前提下,適當運動,減少生活依賴性。
1.2.6 建立病人跌倒報告流程在各種防范措施已經到位的情況下,仍要做好跌倒事件發生后處理的預案,當此類事件發生時,當班護士及時告知本科室護士長,以便采取最佳的處理方法。
1.2.7 跌倒事件處理流程 跌倒事件發生后,根據事件發生的輕重病區護士長組織討論、定性,提出整改措施及發生原因、經過等記錄,并上報護理部。
1.2.8 對照組不接受防跌倒的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兩組患者防跌倒知識的掌握情況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 結果
2.1 掌握相關知識程度干預組370例患者中367例占99.18%,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跌倒的危險性相關因素以及預防措施的知識。與對照組的70.71%的掌握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2.2 對護士滿意度的比較
干預組對護士滿意度100%,對照組只有70%。
3 討論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相關因素:
3.1 平衡失調及步法紊亂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機能退行性變化,往往反應遲鈍、行為遲緩、感覺遲鈍、平衡能力下降,發生跌倒事故的幾率大大增加。人體姿勢的穩定性有賴于感覺器官、中樞神經系統及骨骼肌功能的協調一致。老年人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調而使跌倒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3.2 疾病因素 如關節炎、腦卒中、老年癡呆、貧血、體位性低血壓等都與跌倒相關聯。
3.3 藥物因素 在老年患者經常服用的藥物中,如鎮靜催眠藥、抗高血壓藥、抗心律失常藥、降血糖藥、利尿藥、血管擴張劑等,有些可使反應變慢或削弱認知能力,有些可致低血糖、低血壓,進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
3.4 感覺功能因素 老年人由于中樞處理能力下降,感覺到信息就會簡化、削弱,反應時間會增加,環境突然改變不能及時做出適宜的動作而跌倒。
3.5 環境因素 老年人的生活安全與否由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因素決定。有研究表明,7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51%跌倒的發生與環境因素有關,這些環境因素包括老年人周圍環境是否危險、無序和老年人能否適應環境等。
4 體會
老年人跌倒為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制訂老年人跌倒預防措施的目的是降低跌倒的危險性,提高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及生活質量??傊?,跌倒的護理重在預防。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防跌倒的護理干預措施,老年患者能不同程度掌握跌倒的相關危險因素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知識,從而降低了跌倒的發生率,提高了對護士的滿意度。說明正確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加強對老年患者防跌倒的護理干預,采取有效的措施,創造適合老年人特點的生活環境,對于防止老年人跌倒。
參考文獻
劉瓊芳.預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07):52-54.
劉麗華.與老年人跌倒相關的臨床因素[J].國外醫學(老年醫學分冊),1994(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