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 要】目的:研析對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病人施予集束化護理對其下肢深靜脈血栓(LDVT)形成的預防效果。方法:擇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骨科接收并行手術治療的220例老年病人為對象,依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這些病人列入集束組與基礎組,各組110例;基礎組予以常規護理,集束組在常規方法的前提下增用集束化護理措施,觀察和比較兩組術后LDVT出現率。結果:通過不同護理后,集束組老年病人骨科術后LDVT出現率(6.36%)顯著低于基礎組(19.09%),P<0.05。結論:對實施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病人施予集束化護理的作用顯著,能大幅度降低術后LDVT的出現概率。
【關鍵詞】骨科;老年病人;集束化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作用
下肢深靜脈血栓(以下簡稱“LDVT”)屬骨科手術后較為多見的并發癥,尤其好發于老年人群,一旦出現LDVT,病人會伴有下肢浮腫、顯著疼痛、色素沉著、患處皮膚潰瘍、靜脈曲張等諸多癥狀,致使病人的術后恢復、機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集束化護理即是集合多種具有循證基礎的護理措施,用以解決臨床上比較棘手的病患問題,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系統化的護理服務。此文擇取本院骨科接收并行手術治療的220例老年病人為對象,主要評估集束化護理在預防這類病人術后LDVT形成方面的效果,詳述內容見下:
1 對象、方法
1.1 病例來源
擇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骨科接收并行手術治療的220例老年病人為對象,所有病人參照相關骨科疾病的診斷標準予以確診,需接受骨科手術治療,且具備手術臨床適應證;手術類型:73例為股骨中段骨骨折手術,61例為脛腓骨骨折手術,59例為髖關節置換術,27例為膝關節置換術;包括124例男性,96例女性,年齡61-82歲,平均(73.5±4.29)歲;依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這些病人列入集束組與基礎組,各組110例,兩組病例的各項基線資料經比較未見較大差異(P>0.05)。
1.2 方法
基礎組予以常規護理,手術后觀察病人麻醉復蘇及精神意識狀態,監測其基礎生命體征,遵醫囑予以抗感染治療,做好傷口護理、引流管護理、飲食指導、功能訓練指導等常規工作。
集束組在常規方法的前提下增用集束化護理措施,詳細如下:
1.2.1 進行LDVT風險評估
護理人員對不同老年病人的各項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包括基礎資料、手術情況、每天監測指標數據等,以明確每位病人出現LDVT的危險級別(分為低度危險、中度危險、高度危險),并按照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因素擬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干預措施。
1.2.2 針對性預防措施
①骨科術后,依照實際情況對病人使用彈力襪、足底靜脈泵、間歇式充氣壓力系統等措施以預防LDVT出現;注意使用彈力襪時要確保足趾深入襪內,而且每天檢查下肢和襪子的適配度,保證無重疊;運用充氣壓力泵時需按照相應順序對小腿進行依次施壓。②按醫囑對病人注射適量的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時防止入針過深、注射給藥后不能熱敷;對服用抗凝藥物的病人,需注意檢查其牙齦、皮膚黏膜、切口等多個部位有無出血現象,并密切監測引流液的性狀、顏色、量等情況。③對低度危險者可單獨使用彈力襪及指導開展功能訓練;對中度危險患者還需配合使用藥物預防;對高度危險者在聯合運用彈力襪、藥物的前提下還要使用足底靜脈泵、間歇式充氣壓力系統等設備進行輔助干預,確保不同危險程度的病人都得到有效、合適的預防護理。
1.2.3 加強功能訓練指導
按照不同病人的病情歸轉情況,指導其合理開展功能康復訓練,一般在病人清醒后,引導其定期進行向上勾腳、往下踩之類的動作,每次維持3秒;指導開展繃緊大腿再放松的動作,每次維持5秒,讓肌肉對血管形成規律性的擠壓作用,促進血液流通;恢復階段,視病人情況調整訓練的強度、次數、時間,并可以增加吹氣球、直腿抬高等訓練項目,手術后6天,可協助病人上、下床,開展坐位、站立、行走等一系列訓練。
1.2.4 加強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
術前、術后訪視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狀況,并適時予以積極的心理疏導,幫助病人減輕緊張、擔憂、焦慮等負性情緒,并保持樂觀、穩定的抗病心態,建立疾病康復的自信心,進而自主配合醫護人員完成臨床治療。除此之外,護士要與病人及陪護家屬建立良好溝通關系,向其耐心講述骨科疾病的診療知識,特別要重點講解LDVT的形成原因、危害性及預防方法,讓病人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并配合護士落實一系列預防措施,進一步減少術后LDVT的出現概率,促使病人盡早康復。
1.3 評價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老年病人術后LDVT出現率;對下肢出現顯著腫脹、皮色、皮溫改變等癥狀的病人實施B超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深靜脈血栓。
1.4 數據處理
將此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分類匯總,用SPSS25.0軟件對其開展計學處理,計數數據以(n/%)來表示,而計數數據之間比較時通過X2檢測,若比較差異顯著即表示為P<0.05。
2 結果
集束組老年病人骨科術后LDVT出現率(6.36%)顯著低于基礎組(19.09%),P<0.05,數據詳見表1:
3 討論
我科將集束化護理實踐于骨科手術老年病人LDVT預防工作中,首先對病人進行正確的風險評估,充分掌握每位病人LDVT形成的危險程度,并按照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因素擬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干預措施,同時加強功能訓練指導、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以減輕病人的負面心理,積極增強對于LDVT的預防意識,并充分信任醫護人員,主動配合護士接受治療和開展功能訓練,促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緩解下肢血液淤積的現象,以降低LDVT出現風險[2]。該研究結果為:通過不同護理后,集束組老年病人骨科術后LDVT出現率(6.36%)顯著低于基礎組(19.09%),P<0.05;提示運用集束化護理能有效預防骨科術后老年病人出現LDVT,效果較滿意。
綜上,對實施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病人施予集束化護理的作用顯著,能大幅度降低術后LDVT的出現概率,建議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黃雪飛,羅玲.集束化護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05):679-682.
宋云霞.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