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生蕙
【摘 要】目的:護理干預在全麻下經神經內鏡導航下經鼻碟入路切除垂體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結論:加強神經內鏡導航下經鼻碟入路切除垂體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利于形成良好的互患關系,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保障手術預后效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住院醫療費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內鏡、鼻碟入路、垂體瘤切除、圍術期護理干預
垂體瘤是發生于垂體前葉的良性腫瘤,最常見于蝶鞍區,其病發率占整個顱內腫瘤的10%。手術切除是臨床上治療本病的首選方式,以往垂體瘤的外科治療多采取經顱手術切除,隨著近年來神經影像學及顯微外科技術的不斷進步,神經內鏡導航下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瘤憑借損傷小、恢復快、術后反應輕微、并發癥少、預后良好等優點而成為目前治療垂體瘤的主要方式。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優為重要,是保證手術后預后效果,降低并發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減輕住院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關鍵。
比起以往經鼻碟入路切除垂體瘤患者,除了接受常規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措施外,在此基礎上強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術前:術前3d抗生素滴鼻,預防術后感染。術前1d剪鼻毛。每日漱口液漱口,指導患者掌握張口呼吸訓練的方法,每天至少練習2-3次。加強心理護理,幫助患者適應住院環境,加強與患者溝通,找出患者不良心理的原因,給予對癥處理,幫助患者積極面對,同時向患者介紹成功病例,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消除顧慮,配合治療。術前一晚:注意保暖,再次加強心理護理,保證充足睡眠,必要時應用促進睡眠的藥物。術晨:檢測血糖,再次剪鼻毛。確認患者無不良情緒。術后:囑咐患者不要自行拔出海綿,亦不能打噴嚏,保持局部清潔,且密切觀察鼻腔血性分泌液滲出情況,及時用無菌棉簽蘸吸,若滲出液較多定期擦洗、消毒鼻周皮膚、及時更換鼻部外側輔料。適應張口呼吸。張口呼吸時如果患者感覺口腔黏膜干燥、口唇干裂,及時給予口腔護理,并用生理鹽水或石蠟油或黃瓜切薄片涂于雙唇等,且囑患者少量多次飲水。對于尿崩癥、腦脊液鼻漏、視力視野障礙、顱內感染及肺部感染等術后常見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嚴格培訓,人人掌握各并發癥出現的前期癥狀,并密切觀察,給予及時相應的防控措施,或處理措施。患者盡可能早期下床,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結果顯示:比起以往經鼻碟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患者,通過圍術期護理干預,患者明顯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滿意度大大提高,住院時間極大縮短,住院費用減輕、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患者康復時間加快。
參考文獻
張英,鄧永蓮,王希娥.神經內鏡下單鼻孔蝶竇入路12例垂體瘤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326-327.
侯翠翠,李學敏.內鏡下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瘤的護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10):309-309.
朱國琴.單鼻孔經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7):4229-4229.
呂艷.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手術的護理[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