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時書
【摘 要】:目的:分析對于急診室內的急性胸痛患者有效的護理方案及其臨床價值。方法: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同期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運用精細化護理。結果:觀察組的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均少于對照組,且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率為6.67%,對照組為17.78%,且P<0.05。結論:通過對急診室內的急性胸痛患者開展精細化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并降低并發癥風險。
【關鍵詞】:急性胸痛;急診室;護理;價值
急性胸痛屬于急診室內的常見病,是指患者的突發性胸痛,特別是嚴重突發性胸痛將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誘發急性胸痛的原因較多,如帶狀皰疹、肋骨骨折、胸部癤癰、胸膜炎、肺部腫瘤、心肌梗塞以及心絞痛等。患者的起病急且病情危重,容易產生呼吸困難等危重情況,若未能給予及時救治非常容易造成猝死。在患者急救過程中通過加強科學的護理干預,是緩解患者急性胸痛癥狀以及降低其病死風險的重要措施[1]。以下將著重分析對于急診室內的急性胸痛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與應用效果。
1 資料以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急診室90例急性胸痛患者,依據護理方案分組,即觀察組:45例,男/女:24/21;年齡32~73歲,均值為(46.5±0.3)歲。對照組:45例,男/女:23/22;年齡30~74歲,均值為(47.2±0.2)歲。2組臨床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即結合患者病情進行初步預估,積極做好藥物、搶救器械等相關準備性工作,全程給予心電監護,積極配合急診科醫師完成患者的急救工作;同期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運用精細化護理,措施如下:(1)患者接診之后在完善相關急救工作的同時,還需要了解患者的相關基礎信息,如急性胸痛的發作時間、年齡以及院前用藥情況等,同時迅速掌握其胸痛的具體部位以及評估嚴重程度。除了密切監測胸痛狀況外,還需觀察皮膚是否存在皮損現象及隆起等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固定壓痛點,了解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從而為急診室醫生的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2)監測生命體征指標,同時還應注意觀察面部表情。例如是否存在大汗淋漓以及疼痛無法耐受等嚴重情況,同時快速完成肺部相關檢查,明確是否存在肺部濕啰音,積極協助患者完成血常規、血氣分析以及心肌標志物等相關實驗室檢查;(3)此類患者的起病急同時病情較重,患者在其進入急診室之后應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同時準備相關急救藥品和物品,嚴格遵醫囑迅速給予患者相應藥物治療。同時掌握其循環系統功能,并相應的給予吸氧護理,幫助維持良好的動脈血氧濃度,從而盡快改善其組織缺氧,緩解疼痛程度;(4)需要加強患者的心理疏導,密切監測其心理狀態,同時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間的溝通,盡很快取得患者的信任,幫助穩定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從而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及配合度;(5)對于存在高危情況的患者,需要加強針對性護理。如心絞痛、肺栓塞以及心肌梗塞等危重情況時需要加強針對性護理,為患者建立兩條及以上的靜脈通路,密切加強生命體征指標的監測,結合患者病情配合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1.3 評價標準
比較2組患者的急救時效指標,包括搶救時間、正式開始治療時間以及住院天數等;統計2組患者治療期間的并發癥情況,如低血壓、感染以及出血等。
1.4 統計學方法
涉及數據以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以()描述,組間數據t、χ2檢驗,P<0.05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急救時效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搶救時間:(11.59±6.35)min,開始治療時間:(24.63±5.79)min,住院天數:(8.17±2.64)d;對照組患者搶救時間:(16.16±6.18)min,開始治療時間:(29.97±8.26)min,住院天數:(11.20±3.15)d;觀察組的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均少于對照組,且P<0.05。
2.2 并發癥率對比
觀察組的并發癥率:低血壓:2例(4.44%),出血:1例(2.22%),無感染癥狀,觀察組總發生率:6.67%;對照組的并發癥率:低血壓:4例(8.89%),出血:2例(4.44%),感染:2例(4.44%),對照組總發生率:17.78%,兩組并發癥率比較中P<0.05。
3 討論
急性胸痛患者的情況較為危機,對于患者健康安全產生嚴重威脅,若未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救治,非常容易造成患者猝死,所以患者救治過程中的及時性以及護理服務的有效性,對于維護患者生命安全至關重要[2]-[3]。急性胸痛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其具有多變性,因此容易產生較大的心理負擔,所以需要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來幫助解除其思想負擔,從而提升配合度[4]。本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與常規的護理模式相比,該護理方案的運用能夠充分結合急性胸痛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于更加全面和周到的護理服務。例如,加強患者的心理疏導,盡快解除其思想負擔,從而改善患者的配合度,加強患者各生命體征指標的監測,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給予相應的處理。對于存在危急情況的患者,還需做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本次的比較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通過運用精細化護理,該組的搶救時間以及開始治療等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同時患者的并發癥率低于同期對照組。提示,運用精細化護理可有效提升急診室內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對急診室內的急性胸痛患者開展精細化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并降低并發癥風險。
參考文獻
李艷茹,范從華.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19,22(50):114.
鄒紅霞.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措施分析[J].健康必讀,2020,30(3):242.
王慧.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J].飲食保健,2019,6(27):203-204.
陳亞麗.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分析[J].健康之友,2019,28(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