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瓊



【摘 要】目的 研究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Problem-based Teaching,PBL)聯合以案例為基礎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CBL)教學模式在手術室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手術室護理提供指導。方法 按照便利抽樣法,對我院手術室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00名實習護生進行研究。根據隨機數表法,把護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護士接受傳統的手術室護理教學模式,觀察組護士接受PBL聯合CBL手術室護理教學模式。比較兩組護生臨床教學后的理論、操作考核的成績,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ale,CTDI-CV)分數以及其對臨床教學效果的評分分數。結果 觀察組理論、操作考核的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CTDI-CV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參與情感、教學方法、團隊合作、學習效率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BL聯合CBL教學模式可明顯提高手術室的實習護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值得醫院手術室護理臨床教學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以案例為基礎教學法;效果
臨床上手術室護理需要的專業性較強,要求護理人員具有非常嫻熟的操作技能,可以對醫師的手術進行積極的配合,同時集中精力處理患者術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協助手術的順利完成[1]。經過探究,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Problem-based Teaching,PBL) 和以案例為基礎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CBL)教學模式廣泛應用在醫學中,PBL核心是問題,主體是學生主動學習,CBL基礎指導是臨床案例,為更好地為醫學服務,將PBL 和CBL教學模式融合一體,可以更好的適應臨床醫學發展[2]。本研究對我院接收的實習護生采用PBL 和CBL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良好。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便利抽樣法,對我院手術室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00名實習護生進行研究,護生均為女性,學歷均為大專。根據隨機數表法,把護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0例,其中女43名,女7名,年齡21~26歲,平均年齡(25.13±0.84)歲。觀察組50例,其中女42名,女8名,年齡20~27歲,平均年齡(25.75±0.86)歲。兩組性別、學歷和年齡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①首先,由帶教老師在手術室對護生進行授課,講解內容包括手術室的相關知識、環境布局及其工作程序。②由手術室工作5年以上經驗的老師承擔護生的帶教工作,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實習病例,指導其進行交接手術患者、整理手術器械臺、外科洗手的技能操作。③帶教老師對實習的整個過程進行演示和分析,講解操作的相關重點,護生通過觀看和提問方式進行學習,由帶教老師講解實習中相應的問題。
觀察組進行PBL聯合CBL進行教學。
PBL教學模式:①設計與分析任務:帶教老師提前1d為護生設計臨床病例,按照具體的真實病例引導其設計手術護理,同時提出問題。②集中討論:帶教老師引導護生對其疑問進行文獻資料的查閱,培養其自學能力,提出解決方案,并予以補充。此外,帶教老師還可通過情景模擬,向護生示范相關的護理操作,并由護生組成的小組開始模擬、演示,整個帶教過程由帶教老師引導護生解剖分析問題,激發其評判性的思維能力。③總結與評價:帶教老師引導護生分析和總結所學的內容,反復強調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和教學重難點,每周綜合評定護生的學習表現及效果。
CBL教學模式:①帶教老師選擇典型手術病例展開分析,由護生扮演巡回和洗手護士、患者、醫生等角色對手術的操作過程進行模擬,并模擬解決也許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帶教老師糾正不規范的操作,要求護生進行反復的練習,至操作規范。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生臨床教學后的理論、操作考核的成績:理論考核是考核護生的理論知識,100道選擇題,百分制;操作考核是考核護生模擬病例時,采集病史、書寫護理文書、護理操作的實踐,百分制。②比較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ale,CTDI-CV)分數:有4個維度、30個條目,每個條目從非常贊同~非常不贊同,計6~1分,總分為30~180分,分數越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越強。③比較兩組護生對臨床教學效果的評分情況:自制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包括參與情感、教學方法、團隊合作、學習效率,從非常大~無分別,計5~1分,分數和護生的教學評價成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對數據進行統計時選擇SPSS18.0軟件包,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表示為(),P<0.05,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臨床教學后的理論、操作考核的成績比較: 觀察組理論、操作考核的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生CTDI-CV分數比較: 觀察組CTDI-CV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生對臨床教學效果的評分比較:觀察組參與情感、教學方法、團隊合作、學習效率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手術治療變得十分普遍,手術室中護理人員的作用較大,其在術前準備器械,在術中協助醫師,在術后進行護理[3]。近年來,手術室護理臨床教學模式出現較大的變化,經驗性帶教已被目標化帶教取代,其注重護理實習人員實際的操作能力,而傳統的帶教教學主要是單項教學,不能對實習護生的操作技能進行很好的鍛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