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蓮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將我院婦產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接診的14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護理意愿均分為研究組(常規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和對照組(常規護理),進而對兩組患者自然分娩率、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自然分娩率89.01%高于對照組61.64%;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妊娠糖尿病患者施以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提升患者遵醫行為及健康知識掌握水平。
【關鍵詞】:健康教育路徑;妊娠糖尿病;臨床護理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糖尿病,是孕婦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如果血糖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會極大程度上導致不良妊娠解結局的發生,嚴重時會對母嬰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因而對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為了進一步明確健康教育路徑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本文特將我院婦產科接診的14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護理并比較護理效果,期望可以為妊娠糖尿病臨床護理方案制定提供建設性意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婦產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接診的14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護理意愿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3例,所有患者血糖水平均達到世衛組織所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1]。研究組患者年齡21-36歲,平均(27.3±3.1)歲,孕周24-34周,平均(30.3±1.1)周,初產婦61例,經產婦1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7例,高中35例,大專及以上2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6歲,平均(27.0±3.3)歲,孕周25-34周,平均(30.6±1.2)周,初產婦60例,經產婦1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8例,高中33例,大專及以上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參與本次護理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嚴密觀察血糖、尿糖及酮體變化,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合理控制飲食,避免精制糖的攝入,脂肪控制在總熱能的30%以下,要求患者整個妊娠過程中總體重增長以10-12kg為宜。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路徑,具體內容包括:①對于孕周24-28周的患者要及時評價其心理狀態,介紹相關的妊娠糖尿病健康知識與產前檢查知識;②孕周29周時要定時測量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每周1次),并進行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合理健康飲食;③孕周30周時指導進行健康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并做好生命體征監測;④孕周31-32周時向患者介紹每周的飲食、運動情況,必要時可以利用胰島素進行血糖控制;⑤孕周33-34周時指導孕期監測,制定運動計劃與控制血糖,必要時可以住院待產。
具體的健康路徑實施方法:①患者入院后,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做好患者個人資料登記建檔,接受產前各項指標檢查,接受妊娠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并做好患者孕周、體質量及血糖等指標的記錄工作;②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由護理人員和營養師一同進行,進行一對一教育,重點以健康宣傳手冊、視頻圖片等方式為主,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解答;③根據醫院自身情況和患者身體狀況,原則上每周組織1次妊娠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講師由本院富有工作經驗的臨床醫師進行。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自然分娩率、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進行比較。遵醫行為以飲食、藥物和運動依從為主,滿分100分;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的處理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計量資料用()表示,使用t進行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比較
研究組自然分娩65例,自然分娩率為89.01%;對照組自然分娩45例,自然分娩率為61.64%,研究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X2=14.747,P=0.000<0.05)。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不僅會引起孕婦早產和流產,而且也會引起感染,嚴重時會導致孕婦出現酮癥酸中毒。當前臨床上妊娠糖尿病的治療原則以飲食、運動及胰島素治療為主[2]。據目前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妊娠糖尿病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孕前糖尿病,一種是妊娠期糖尿病,均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妊娠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日益得到重視,相應的健康教育路徑也開始逐漸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并能夠取得較高的護理效果,在提升自然分娩中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的自然分娩率、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均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主要是:科學合理的飲食規劃與運動指導是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飲食護理干預中要以適量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結構為標準,并根據患者體重和孕周合理搭配飲食。健康教育路徑中對孕周不同的患者進行了針對性的護理,能夠保證不同孕周階段患者的飲食健康和血糖正常。運動計劃以有氧運動為主,能夠增強患者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此消除胰島素抵抗,有利于血糖控制,促進患者自然分娩。另外,孕期監測也是健康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指導患者自我護理可以起到預防感染的目的,孕周34周的患者建議住院待產可以減少分娩時的危險性,同樣有助于自然分娩。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跨學科、科學綜合的健康教育圖表,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滿足妊娠期糖尿病健康需求,有助于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提升患者健康管理依從性和自然分娩率。
參考文獻
馬軍,朱慶賢,周蕓.延續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復診依從性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3):374-376.
蔡紅俠,吳曉鈺,許翠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賦能教育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9,34(1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