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鄧松蕊
【摘 要】:目的:探討實施分片培訓法對護理教學質量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前我院實施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來我院實習的護生作為對照組,2019年1月后我院實施實施分片培訓法,將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見來我院實習的護生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護生的實習理論以及操作成績。結果:觀察組的護生實習理論成績以及實際操作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相對于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實施分片培訓法能夠有效提升護生實習理論成績以及實際操作成績,值得推廣。
【關鍵詞】:分片培訓法;護理教學質量;效果分析
臨床實習是培訓護生過程的重要一環,由于護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因此臨床實習中護理教學是培訓護生的最主要難點[1]。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護理教學的方法及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關系著護生的專業臨床技能以及臨床思維。本文主要探討實施分片培訓法對護理教學質量的效果,旨研究提升護理教學質量的方法,為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2019年1月前我院實施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來我院實習的護生作為對照組,共計81人次。其中男護生7名,女護生84名,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2.42±0.44)歲;2019年1月后我院實施實施分片培訓法,將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見來我院實習的護生作為觀察組,共計93人次。其中男護生8名,女護生85名,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2.56±0.53)歲。2019年1月前后除我院護理教學方式發生改變外,其余各方面均未發生變化。即:兩組護生的一般資料差異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護生采取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觀察組護生實施實施分片培訓法,分片培訓方法具體內容包括:(1)護生分片: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中將整院護生幾種培訓,不利于各個科室的護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因此分片培訓方法首先將整院劃分為4個片區,包括外科片、內科片、婦產綜合片以及急危重癥片[2]。(2)分片教學:將護生分片后,結合不同片區的患者疾病特點和護理要求,對不同片區的護生進行不同的護理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包括操作技能、儀器使用、病情觀察等。(3)教學評價:對護生每周的護理學習內容進行測試,包括理論測試及實際操作測試,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使得護生在頭腦中較為清晰地構建出一個將理論融合在實踐之中的框架體系[3]。
1.3 評價指標
在實習、培訓結束后,通過考試的形式對兩組護生的實習理論以及操作成績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x±s表示,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即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所有的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的實習理論以及操作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護生實習理論成績以及實際操作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情況見表1.
3 討論
分片培訓法相較于傳統的護理教學方法更具有針對性,能夠針對不同科室、不同護理教學要求的護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其自主學習能力。分片培訓法可以根據不同護生所在科室的不同,針對該科室患者的常見病況以及護理特點進行教學,從而使護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該科室的護理操作、儀器使用以及搶救模式,通過科學引導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和臨床思維能力[4]。對于帶教老師而言,分片培訓法能夠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更加有目的性的抓住護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使得護生更容易掌握學習內容和要點,有利于提高護理教學質量。連萍紅、陳豐梅等人的研究指出,實施分片培訓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護生實踐能力,同時提高護生的臨床護理工作是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5]。另外,有學者指出分片培訓可針對性培養實習護生實踐能力,護生在不同片區的護理學習中可以更容易的發現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次研究表明,實施分片培訓法的觀察組的護生實習理論成績以及實際操作成績均顯著高于實施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的對照組護生,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本次研究與彭濤等人對于新型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的實施方法及效果探討中所報道的結果大致相同,說明本次研究具有重復性,可信度較高[6]。
綜上所述,相對于傳統常規護生培訓方法,實施分片培訓法能夠有效提升護生實習理論成績以及實際操作成績,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楊藝,叢小玲,許蘇飛,等.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s[J].護理研究,2010,24(23):2142-2144.
黃春霞.整體護理對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和保障母嬰安全的實施效果[J].中外醫療,2017,036(010):172-174.
楊藝,叢小玲,許蘇飛,等.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護理研究,2010,24(23):2142-2144.
王莉,李月榮.神經外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與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007(009):243-244,245.
連萍紅,陳豐梅.優質護理服務在干部病房的實施與效果[J].中國病案,2012,000(012):50-51.
彭濤.新型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的實施方法及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6,013(03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