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熙
產前出血泛指妊娠28周以后的陰道出血癥狀。從理論角度來看,任何陰道出血癥狀都不容小視,尤其是對于孕婦群體而言,陰道出血可能是流產的先兆表現。產前出血的具體表現因人而異,有的是間斷流血、有的是陰道分泌出咖啡色、血色的分泌物,而當產前流血癥狀出現在妊娠中晚期,且出血時伴有腹痛的表現時,則需要高度引起注意,及時就醫診治,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不良后果。此外,很多朋友會認為無痛的流血癥狀無關大礙,從而采取消極對待的措施,最終造成嚴重的后果。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產前出血的癥狀和產前出血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1 什么是產前出血
在妊娠中晚期階段或者臨產階段,子宮會存在不規則收縮、下段擴張的情況,進而導致胎盤與子宮之間相互分離,從而引發陰道流血的癥狀,這種現象均能夠統稱為產前出血。需要注意的是,產前出血與常規的臨產先兆“見紅”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切忌不可混淆,但臨產“見紅”也是一種較為危險的現象,同樣需要高度重視,并及時前往醫院醫治。
2 產前出血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胎盤與子宮屬于一種附著關系,其主要位于子宮的上段,而當胎盤的附著區域為子宮下段或者子宮頸內口時,則可以稱之為前置胎盤。當孕婦進入妊娠晚期階段之后,子宮會呈現出不規則收縮和下段擴張的情況,導致胎盤與子宮相互分離。前置胎盤的現象較為常見,其主要集中在曾經有過流產、人工流產經歷、子宮內膜炎的患者身上,由于這一因素所造成的癥狀表現主要以出血為主,并不會給予孕婦疼痛感,多數情況下孕婦不會存在額外的感覺,僅僅是輕微的腰酸和腹部下墜感,故容易被當成正常懷孕現象而忽略。當陰道出血癥狀具有持續性特征的時候,孕婦的體內血液損失嚴重,可能會引發貧血的癥狀,同時也存在一次性出血較多而引發休克的可能性。當發現存在產前出血的癥狀時,必須及時就醫診治,避免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或者死亡的情況,同時也會對母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響,致使母體的凝血功能障礙。而到了妊娠晚期階段,任何形式的陰道出血都必須給予重視,無論是否存在腹部疼痛的感覺,都可以劃為不良現象的范疇,必須及時就醫,不能任其發展。
除了胎盤前置以外,胎盤早期剝離也是引發陰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引發胎盤早期剝離的主要原因目前尚不清晰,但理論上當母體存在子癇前癥及部分外傷的情況下,則出現胎盤早期剝離的可能性則相對較高。從理論角度來看,一旦出現胎盤早期剝離現象時,就必須將胎兒生出,而在母體生產條件不足,無法順產的情況下,需要立即采取剖腹產的方式。同時,胎盤早期剝離容易引發母體大出血的癥狀,故治療過程中需要給予母體適當的血液補充。
胎盤早期剝離和前置胎盤是引發產前出血的主要原因,其在全部的產前出血案例中占比超過了53%,而其他原因的占比則為47%。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之外,子宮頸息肉、宮頸癌合并妊娠、孕婦受創、羊水過多、胎位不正、陰道外患等均有可能引發產前出血的癥狀,鑒于這些原因不具有代表性,故不做過多介紹。
此外,很多產婦在臨產之前會發現陰道處存在血色粘性的分泌物,發現時無痛感,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前“見紅”,屬于一種正常的現象,無需額外擔心,只要將自己的情況如實向醫生反映即可。
3 產前出血的癥狀
多數情況下,產前出血的癥狀僅僅為無痛性陰道出血,其常見于夜間睡覺階段,流血量多少具有一定的隨意性,但會反復出現。很多女性朋友擔心陰道出血癥狀會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因為陰道流血癥狀中的血液來自于胎盤上的開放性血管,是屬于母體的血液,胎兒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嚴重的前置胎盤會給予母體造成持續性的疼痛感,同時也會引發大出血的情況,故這種情況下不建議采取順產的方式,因為順產后也有較大可能出現大出血的癥狀。個別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則需要通過子宮切除的方式來達到止血的目的。多數情況下,胎盤前置所引發的出血癥狀會在患者不察覺的過程中出現,有的患者會在半夜醒來,從而發現自己的下體全是血跡,即便沒有痛感也會對患者造成額外的驚嚇。而這種出血情況則相對較為嚴重,一般屬于中央性的前置胎盤,當發生時需要立即通過手術的方式來結束妊娠,且手術過程中患者也會出現大出血的癥狀,而一旦發現患者的胎盤和子宮存在粘連、止血困難的癥狀時,需要立即采取子宮切除的方式來保護患者生命安全。而當存在產前出血,且胎兒發育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孕婦需要格外注意休息,并檢查出血癥狀是否會對胎兒和母體造成嚴重影響,若影響力度不大,則可以等待胎兒發育成熟之后再生產。
胎盤早期剝離所引發的出血癥狀多數為有痛性的出血癥狀,同時存在隱性出血,顯性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三種不同的情況,通過不同的出血情況可以對孕婦的子宮狀態作出初期的判斷,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情況嚴重的胎盤早期剝離主要以隱性出血和混合性出血為主,同時也會存在諸多的嚴重產科并發癥,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腎炎等,患者除了腹痛、出血以外還會存在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眼花、出冷汗、血壓下降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