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清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提升,隨著各項技術手段的發展,我國的醫學事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進步。對于醫院外科治療來說,如何對手術效果進行提升,如何為患者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一直是眾多醫學者重點探討的課題所在。麻醉作為外科領域臨床治療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輔助方式,直接影響到了手術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同時也受到了眾多醫學者和患者的關注和重視。
麻醉具有非常高的風險性,臨床上因為麻醉工作不規范、出現失誤等因素造成的醫療糾紛事件層出不窮,對患者臨床治療工作的順利展開,對醫院的持續發展均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對與麻醉有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流程進行規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以提高麻醉安全意識為中心,就防范麻醉風險的具體策略進行淺要分析。
1 對麻醉準備工作進行完善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麻醉前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果麻醉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就算是臨床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超的醫師也難以在麻醉工程中對突然出現的緊急情況進行及時干預,也難以將醫師本身具有的高超技巧和綜合素養發揮出來。麻醉前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做好麻醉前患者的相關訪視工作,對患者的各項臨床檢查結果進行了解,對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進行了解等,麻醉醫師需要在麻醉展開前對麻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不良事件和風險進行充分評估,需要提前做好預防和應對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實際麻醉工作展開過程中做到有所依據、從容不迫,才能夠最大程度上對麻醉的安全性進行保障,才能夠為患者的后續手術治療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麻醉進行之前需要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需要為麻醉機配備有專業的監護設備,需要同時準備好與搶救工作有關的藥品、物品以及各項器材等。
2 對三查七對措施進行執行
在麻醉工作展開過程中,麻醉師需嚴格落實三查七對原則,麻醉師不僅僅需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進行監測,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充分評估,還需要嚴格按照流程對吸引器、監護儀、麻醉機等一系列涉及到的用具和器械的實際功能進行檢查,需要對所涉及到的各項藥品進行認真核對,包括藥品名稱,用法用量等,以此來對差錯事故發生的概率進行降低,來確保麻醉工作能夠順利的展開。在對患者進行首次用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的名字、性別、年齡以及所用藥物的名稱、用法、劑量等各項信息進行檢查,核對無誤以后才能夠對患者展開治療。
3 對護理人員態度進行糾正
在麻醉治療的整體過程中,麻醉師不可對監測設備產生過度的依賴,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科技、信息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下,各種各樣的監測儀器和設備被應用于外科臨床治療中,該現象的發生一方面能夠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清晰且及時的反應,一方面也容易致使麻醉師放松了對患者實際病情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包括患者的神志、呼吸的強弱程度、尿量和顏色、脈搏、患者皮膚的彈性和皮膚黏膜的實際狀態等,如此一來,一旦檢測儀器或者是設備出現故障,便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的影響,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因此,麻醉師在應用監測儀器和設備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患者實際病情的關注程度,以此來為患者臨床治療的順利展開,來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堅實更有力的保障。
4 對患者呼吸管理進行干預
呼吸管理是手術麻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呼吸管理對于麻醉工作的成功與否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呼吸管理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容易致使醫療差錯事件發生的環節,問題發生率比較高的幾個環節主要包括:其一為氣源,在非中心供氧這一條件之下,相關醫護人員有可能將其他氣瓶和氧氣瓶弄混;其二為流量,在完成機械通氣以后發現氧流量沒有被打開這一事件在臨床操作中有著非常高的發生率,致使該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醫護人員沒能夠養成一個優質的良好的操作習慣,需要特別加強注意;其三為對鈉石灰的功能進行檢查,在麻醉工作展開的過程中患者的心率和血壓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快或者是增高,患者容易發生皮膚潮紅、脈搏洪大等癥狀,在這些現象發生的情況下,相關醫護人員需對鈉石灰的實際作用進行檢查,切忌一味對患者的呼吸頻率和潮氣量進行增加等。
5 對麻醉操作流程進行規范
對各項麻醉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對于降低工作中不良事件發生的概率來說意義重大,科學化合理化完善化麻醉工作流程的制定和實施能夠有效減少醫療事故發生的概率,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臨床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例如,在麻醉工作展開的過程中,需要對各項步驟展開的先后順序進行確定,需要做好收尾工作,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麻醉方式進行選取等,切忌按照麻醉師和相關人員的個人習慣和喜好隨意對工作步驟進行打亂和調整等。
6 對臨床容量治療進行強化
容量是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血壓進行維持的重要條件,也是確保麻醉能夠平穩發揮功效的基本條件,容量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手術類型以及手術時間等進行合理的制定,需要根據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合理調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