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王榛

【摘 要】:目的:探討藥學部門開展藥學服務的依據和實效。方法:首先,通過文獻調查法,梳理藥學服務的政策依據。其次,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藥學門診的開設實效。以公眾號向患者和本院醫護人員發放電子問卷。結果:合理用藥是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相應的藥事服務是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各醫院有必要結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開設藥學門診,發展藥學部門服務職能。
【關鍵詞】:合理用藥;藥學門診;藥事管理
我國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正在從“集中于藥品改革”向“服務百姓、服務人民”方向自然轉化(張宇晴等,2016)。與此同時,醫院門診藥房的職能也由“藥事管理”向“藥學服務”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嚴禁藥房代管,取消藥品加成,“互聯網+醫療健康”蓬勃發展,“智慧藥房”廣受歡迎……種種現象既反映了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成效,也顯現了人民群眾的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我院探索藥學服務職能,開設藥學門診,現將門診運營情況與反思作如下總結。
1 國家政策指導
2011年,衛生部印發了《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的通知。它明確了醫院藥學部門是醫院專業技術科室的地位,并依據醫院級別提出了設置相應藥學部門的要求,以實現提高醫院藥學服務水平的目的。2017年,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藥事管理轉變藥學服務模式的通知》,引導全國藥事改革工作。2020年,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國家醫保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這顯示了我國為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采取強化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和深化藥學服務的舉措,可以說這是重構了醫院藥學部門職能,對于拓展藥學服務廣度和深度重要意義。
通過對上述政策的梳理可知,我國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重視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鼓勵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轉變藥學部門職能,開設藥學(咨詢)門診,提升藥事管理服務水平;這既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也是現代醫學精細化分工的必然。
2 藥學門診情況分析
我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發展藥學部門服務職能,于2019年7月開設藥學門診。藥學門診(pharmacist-managed clinic)又稱為藥物治療管理門診(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clinic,MT—MC),是指由藥師主導的,通過為患者提供用藥教育和用藥咨詢服務,并借助現代化的藥學監護方法,促進患者安全有效執行藥物治療方案和監測計劃,提高藥物治療效果的一種醫療服務,是醫院藥學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許靜等,2019)。2020年1月,我院藥學門診室通過微信公眾號分類發放電子問卷550份,回收有效問卷537份,有效率97.64%,藥學門診問診量統計如圖1。
2.1 患者對藥學門診的需求度
調查發現,97.3%的患者遇到過用藥問題,只有44.7%的患者知曉在取藥后就地向藥師咨詢藥物信息,52.1%的患者常常會選擇回到臨床醫生處進行藥物咨詢而忽略藥師應有的作用。我院藥學門診的患者主要來源為門診藥師或導醫推薦、藥學科普活動、網絡媒體宣教、親友或病友介紹等(文衍等,2017)。針對藥學門診服務內容需求的反饋可知,患者最渴望了解的問題為藥物的不良反應,其占比為41%;之后依次為藥物的療效與藥物選擇,占比23%;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占比17%;服藥的最佳時間與次數占比14%;其他相關問題(如用藥調整等)占比5%。
其中患者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的關注,反映出患者在用藥方面的自我保護和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現階段藥學門診服務的簡單化與患者要求完善藥學服務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在實際診療中常有患者因缺乏藥品相關專業知識,又無從獲得正確的建議,僅根據自身經驗,擔心因服藥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從而抗拒用藥甚至要求退藥,造成用藥依從性較差。這提示了我院藥師應多關注藥物不良反應方面的知識,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正確告知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以及如何避免藥源性傷害等建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合理用藥安全。
2.2 本院醫護人員對藥學門診的認可度及建議
據調查,本院56%的醫護人員認為藥房的職能僅僅是保證藥品供應,確保藥品質量。68%的醫護人員認可藥師的存在和作用,但對藥師的知識技能與具體工作內容不太清楚,82%的臨床醫生對于由藥師提供全面、準確的藥物信息來幫助自己有著旺盛的需求。這提示了我院藥師需要不斷加強自己專業知識的積累,由“被動”服務臨床轉向“主動”為臨床服務,積極參與臨床團隊會診,向醫護人員提供更多有利于臨床實踐的用藥咨詢,普及用藥常識,告知對方有關藥物具體、適宜的服藥時間,以及與其他藥物和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更加密切醫、藥、護、患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藥師在醫護人員心目中的地位,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3 藥學門診服務的問題與反思
開設藥學門診是改進醫療服務的重大舉措,上述調查統計從醫護人員、就診者兩個角度促使我院思考藥學門診服務的關鍵是什么?是滿足患者需求?是轉變工作方式?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其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這個問題給出了標準答案——“合理用藥”。當然,在很多場合這一理念也被稱為“用藥安全”(Medication Without Harm)。合理用藥是全球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據世衛組織估計,全球因用藥錯誤產生的醫療成本高達每年 420 億美元(WHO,2017)。據我院藥學門診調查,有53.2%患者認為自己沒有正確用藥;問診中發現,廣泛存在過度用藥、用藥不足和錯誤用藥可能導致附加的健康傷害。
合理用藥是指“患者收到的藥物適合其臨床需求,其劑量滿足其個體需求,持續適當時間,且對患者本人及其社區的成本最低。”常言道:對癥下藥。患者普遍認為是醫生開具處方,自然該醫生解釋如何用藥;長久以來,醫生也習慣了患者取藥后回到診室咨詢用藥問題的現象。然而術業有專攻,且醫生是稀缺資源實在不必做用藥指導。因此我院藥學門診以“合理用藥”為核心開展服務有兩方面主要任務:一要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和依從性,規范合理用藥;二要減輕醫生用藥指導負擔,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治療效果(Arnold,2015)。要切實加快藥學服務模式轉變,提高醫院藥學服務水平,我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建立完善藥師職稱制度,推動藥學部門轉型。聘任高級藥學人才負責醫院藥事管理,并參與醫院管理決策,讓藥學部門和藥事工作得到全院的高度重視。完善藥學部門崗位職責,參照醫護人員建立職稱體系,讓調劑、審方、臨床等各級別藥師各司其職。一方面激勵低級別藥師向高級別晉升;另一方面為滿足患者臨床需求,引進有效臨床藥師。第二,建設“智慧藥房”,提高服務效率。優化門診藥房調劑流程,通過增設自助簽到機、智能配藥機,智能儲存柜,實行藥品貨位精益化、路徑化管理形成“互聯網+”醫藥服務。藥師利用空余時間編寫有關疾病預防、保健和用藥常識等宣傳資料,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文字,普及藥學知識;高級藥學人才還可以編寫在線用藥辭典,將其鏈接放入醫院網頁或公眾號中,定時更新和補充前沿資訊,方便醫護人員與患者們了解查詢。第三,探索臨床藥師指導合理用藥的工作機制。在電子化處方的基礎上,收集患者用藥記錄。通過藥學部門逐步建立符合疾病治療特點用藥標準和規范,設置處方合理用藥基本規范,優化醫生用藥行為(梅昕等,2015)。第四,保障藥學門診的開設,藥師面向患者提供適時的、動態的藥學服務,為患者提供精準的用藥指導(李偉強等,2015)。目前患者們正在逐漸適應藥學門診。患者提供詳細的診斷信息、檢查報告和用藥信息,藥師就能根據其個體差異和生理病理狀況優化用藥方案,減少患者藥費支出和避免藥物不良反應(Chung EK等,2016)。
總的說來,我院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強化藥學部門管理,轉變服務模式,在這個過程既有問題也有機遇。通過藥學部門變被動保障為主動服務,以開設藥學門診為契機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院藥學服務水平(張科飛,2019)。
參考文獻
張宇晴,管曉東,史錄文.北京市“醫藥分開”改革對醫院藥事管理模式的影響[J].中國藥事,2016,30(06):610-614.
許靜, 陳杰. 藥學門診類別及規范化建設[J]. 安徽醫藥, 2019(4).
文衍,蔡衛民,馬國.患者及其家屬對臨床藥師與藥學服務認知和需求情況調查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7,13(24):2490—2495.
WHO. The third WHO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medicationwithout harm(EB/ OL).(2017-03-29)[2020-03-24]. https://www.who.int/patientsafety/policies/global-launch-medication-without-harm-Bonn/en/
Arnold M E, Buys L, Fullas F. Impact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outpatient physician follow-up visits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on readmission rate[J].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15, 72(11): 36-42.
梅昕,蔣云根,黃大江. 以循證藥學為基礎構建醫院合理用藥體系[J]. 中國醫院,2015,19(9): 74 -76.
李偉強,惠宏權,隋小強,等.淺析門診藥房用藥交代[J].醫藥前沿,2015,5(33):362-363.
Chung E K, Beeler C B, Muloma E W, et 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harmacist-managed 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program[J].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16, 73(1): 24-33.
張科飛. 基層醫院開設藥學門診初探[J]. 醫學信息, 2019, 3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