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好學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國信息化時代已到來,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該如何去提升自身的專業發展已成為當下教育界的焦點。本文詳細分析了信息化環境下鄉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現狀,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希望能對廣大鄉村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信息化;鄉村教師;專業化;現狀思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對教育功能的發揮起重要作用。如今教育信息化發展大趨勢,教師必須要跟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
1.教師專業的內涵
教師專業發展,又稱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發展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通過持續有效的專業教育,習得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形成專業理想、道德和能力,實現專業自主的過程。現今的信息化大趨勢對教育的影響很大,教師必須發展專業能力,與時俱進。
2.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2.1專業發展的意識不強
鄉村學生的知識儲備少,并且鄉村學生人數一般也較少,對學習內容和學習設備要求也很低,只要有教師教就行。許多鄉村教師也正是意識到了這點,就僅僅滿足于自己或者教材已有的知識儲備,運用簡陋的黑板就可以進行教學,對于新生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沒有過多追求,安于現狀[1]。
2.2信息化設備供應不足
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在缺乏書本、課桌等教育設備的貧困地區,要引進數字化教學媒體和信息化教學設計更是天方夜譚。在這些教學設備嚴重不足的地方,對教師的專業要求低,何談專業化發展。
3.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優化策略
3.1更新教師的思想觀念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變革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方式等作出相應的變革。在《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都是教師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不斷提升自我專業技能而獲得教學大突破。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能夠通過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來發展自己,確實是一條正確、有效的發展道路[2]。
3.2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
農村的落后導致的教育資金緊缺是阻礙教師的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原因。社會必須重視該問題,在有限的資源中通過共享創造出無限的教育能量。如廣東省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就會經常進行資源共享。他們有一樣的教育觀念與共識,就是要讓學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他們不斷地進行教育方面的溝通,進行教育合作,找到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共性,充分利用這個共同點去挖掘可以互享的優質教育資源,共同進步。
3.3注重教師技能的培訓
教師的在職培訓主要是為了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它能夠向教師提供系統而持續的幫助,使之盡快轉變角色、適應環境,促進自身專業發展。例如:紅星中學的王美玲教師,通過進修學校組織的教學技能培訓活動獲得了很大的教育收獲。讓她對信息化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設計有更深的了解,更加堅定、明確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這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不僅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對教師自身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發展教育需要教師不斷地促進專業發展[3]。
4.結語
培養教師終身學習能力是現代教師成長的重要條件,也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鄉村教師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的借助信息化工具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琴. 信息化環境下鄉村教師專業化現狀調查與思考[J]. 才智, 2019(8).
[2]李紅梅. 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 南方論刊, 2015(9):62-64.
[3]黃國慶, 徐元浩. 互聯網+背景下鄉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研究[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 2017(1):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