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龍仙 程國清
摘? 要: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于維濤教授的專題講座提到了名師的成長,解釋了“三名”的含義,闡述了教師的六個定位、五育并舉立德樹人、教育是一種留白的藝術等內容。本文主要談論如何成為名師,這是我們來源于職業實踐的感受,從名師的品質和名師的素養展開。
關鍵詞:名師 ; 立德樹人 ; 名師的品質;? 名師的素養
2019年8月19日,作為“安慶名師團隊”的成員,我們參加了首屆合肥“琥珀三名”素質教育發展論壇,聆聽了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于維濤教授題為《新時代“三名”工程學生必備品質與再成長路徑》的專題講座,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1.于維濤教授講座的關鍵詞:
1.1“三名”的含義。這里所謂的“三名”指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名校長很重要,他們可以慧眼識英才,善于發現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委以重任,悉心培養,讓他們可以成為名師、名班主任。名師可以養名校,名班主任具有成為名師和名校長的潛質。
1.2教師的六個定位。①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責任人;②教師是傳播知識、真理、思想;③教師在塑造靈魂、生命、人;④教師是最容易影響學生一輩子的人;⑤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人生向導;⑥教師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石。
1.3五育并舉立德樹人。微笑的人能給世界帶來陽光,自信的人能給同伴帶來能量;勤勞的人能給社會帶來動力;互助的人能給人際帶來和諧;愛國的人能給國民帶來溫暖。這就是德、智、體、美、勞這“五育”的真正意義,德育為先,我們更注重立德樹人。
1.4教育是一種留白的藝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的最美的境界就是“留白”的藝術,追求那種“虛靈”的“空間感型”的“妙境”。在教育時留有余地,創造知識上、心理上的暫時性“空白”,追求啟發思維的藝術效果。通過教師所留之“白”,使學生生出“實”來,讓學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無窮的意味和幽遠的教育氛圍。
2.我們來源于職業實踐的感受:
2.1名師的品質。
我們認為,名師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學的專家、科研的能手。通俗地說,名師就是“學生最喜愛、家長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會最尊敬”的老師。這就是名師的品質。
我們認為,名師成長的標志性關鍵詞應該是:人格完善,學識淵博,技藝精湛,業績突出。名師的影響力、感召力、親和力、創造力都非常出色,富有才華,治學嚴謹,樂于學習,勇于展示,并擁有開拓精神。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一直都在不斷地追求,以開放的心態接納英語學科全新的英語學科教學理念,敢于通過開設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和積極參加優質課比賽來展示自己,申報、主持并參與英語學科的課題研究來提高自身教科研能力,走在教學科研的前列,涵養名師應具備的品質,努力讓自身更加出色,逐步向學科教學名師邁進。
2.2名師的素養。
我們認為,作為名師,更應該具備以下五項必備的素養。我們也在朝著這個方向一直不斷地努力和追求。
①名師要有思想。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有思想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發展,沿著目標前行,就會達到成功的彼岸;有思想才有底蘊,有思想才會睿智,集聚一身智慧,謀別人不曾謀,達別人不能達;有思想才有高度,有思想才有境界,形成“直掛云帆濟滄海”之高遠思想,達成“貫通古今融會中外”之博專學識。名師要保持學習狀態,吸收中外教育文化,兼蓄各家教育理論,思考感悟化為自身素養。
②名師要有心態。“基于學生培養,致力創新共享”是名師的工作心態。心懷“勞累我一個,成就若干人”的境界,“身心投入,干勁十足,樂在其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積極心態源于成熟的自信和豐富的人生,握住今天,珍惜明天,看重未來,名師之名就會隨歲月荏苒而光芒四射。
③名師要有作為。身處名師之尊,位居名師之優,寄托著領導的厚望,承載著學生的夢想,應有所奉獻,亦有所作為。名師與學生大處說是師徒關系,近處說是朋友關系。學生聚在你身邊,渴求有所進步。老師只要把你的教學思想講出來,把你的教學經驗說出來,把你的成功做法拿出來,把你的新鮮想法露出來,把你的研究做起來,引領學生的發展,搭建成長的階梯,使學生學有所成,他們會難忘一生。
④名師要有創新。創新來源于一剎那間的靈感,是長期思考的瞬間頓悟。追尋教學創新之路,從來就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創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來源于不懈的執著和追求。我們不要覺得創新有多玄神妙,創新的實質是解決問題后形成的新方法、新教法、新經驗、新思考,把研究的結果總結提煉提升,帶點理論色彩就是高內涵的創新。
⑤名師要有發展。不停留在過去的業績上,不躺在原來的成就上,發展是對自己過去的繼承,在發展中不斷塑造全新的自己。仰望星空,激勵自己不斷前行;回頭俯視,鞭策自己不斷進取。名師之名,是智慧的化身,成果的托舉者。教學與科研是名師騰飛的一對翅膀。提高育人質量,就要深研教學,實踐教學,研究教學,出成果促發展。
總之,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讀書學習,開拓視野;參加培訓,促進交流;注重課堂,強化技能;課例展示,實踐提高;青藍工程,協同發展;集體備課,取長補短;反思教學,漸進成長;教學研究,提升科研。這才是我們專業成長與職業發展的最佳路徑,也是我們成長為名師的必經之路。我們認為,名師是一種境界。我們在不斷地展示自己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在不斷地研究英語教學,我們希望未來的我們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作為活躍在中學英語教學一線的老師,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們一直孜孜以求,讓學習成為一種信仰,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向英語教學名師的目標邁進。我們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不會被辜負;每一點付出,都會有所收獲。
(程國清:宜秀區課改精品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曾榮獲第八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宜秀區教學能手;宜秀區二屆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宜秀區四屆教研先進個人;宜秀區教育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安慶市三屆先進教研個人;安慶市第四屆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申報并主持兩項省級課題均已結題,在研一項市級立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