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洋宏
基于互聯網背景,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從管理實踐分析,引入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通過搭建數據庫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給招聘和績效考核等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互聯網,在人力資源管理和其他管理領域,積極引入移動互聯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搭建具有智能化和移動化優勢的專業人事管理系統,能夠為人才篩選和培養等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管理實踐反饋的結果分析,傳統模式下存在著招聘員工數量大的困境,難以對每個職工的情況有著全面了解,極易錯失人才。除此之外,手工操作背景下,統計與分析的難度很大,無法及時進行數據分析,給決策者提供有力的依據,人力資源管理成本較高。采用人力資源一體化管理軟件,實施職工全職業生涯的動態化管理,獲得不錯的成效,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基于互聯網背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引入信息化技術手段,有著重要的意義。很多管理者對信息化管理缺少認識,認為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比較大,需很長時間才能夠獲得收益,因此不注重信息化建設。實際上,經過很多企業的實踐,已經驗證了信息化與人力資源管理融合的價值與效益,能夠起到推動企業持續化發展的重要作用。管理者要具有戰略意識和發展意識,用企業持續發展的眼光看待此項工作,加大對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且積極參與信息化建設。面向信息化管理,注重人力資源管理隊伍的建設和培訓,使得管理人員能夠掌握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技能,保障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系統價值與作用的發揮。
從推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分析,轉變原來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自然需要同步更新管理制度。制定分級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落實到位。實施信息化管理措施,必須明確各級在負責人,明晰負責人的權利,以免出現隨意越級的行為。若產生緊急事件,則可以特殊處理,以發送郵件或者其他形式上報,由主管人員進行評定,分析是否要采取緊急處理措施,且保障責任人的知情權,保障人力調度的有效性。制度作為規范企業運營的有力保證,發揮著積極的作用[1]。開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必須確保基礎制度的有效性和規范性。在制定制度時,將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作為職工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輔助考核工作的開展,比如信息采集和分析,保障績效考核結果的準確性和可利用性。
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分析,實施信息化管理,需要專門的軟件系統支持。開發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要結合企業標準化要求,堅持立足于人力資源管理實際出發的原則,有序推進信息化工作,保障軟件功能模塊可以滿足人力資源管理的需求,切實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例如,人員招聘、培訓以及績效考核等功能模塊的開發,要結合企業的業務特點和人員崗位情況,保障系統價值與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通過和軟件開發商合作,或者自主研發等方式,搭建能夠滿足實際需求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
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歷程分析,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多配置軟軟硬件設備,搭建信息化工作系統,輔助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企業而言,雖然獲得不錯的成效,但是后期維護和保養等會產生的費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企業引入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等,能夠減少使用環節的維修費用,通過購買云服務,便能夠實現信息數據的采集和管理,實現對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基于云服務平臺,發揮資源庫的優勢,能夠實現資源的高效共享,通過職工權限設置,實現對資源的保護,切實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價值實現[2]。
綜上所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對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起到積極的作用。文中結合實踐,總結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圍繞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技術等,完善基礎設施和保障,切實發揮信息化的價值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