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李二濤 陳先文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傳播,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一定的挑戰,也帶來一定的機遇,傳統媒體時代必然會被后流量時代所取代,本文對后流量時代傳統媒體的轉型進行分析。
【關鍵詞】后流量時代? ?傳統媒體? ?媒體轉型
后流量時代已經成為媒體時代的主流,后流量時代為傳統媒體時代指引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手機、電腦以及各類智能終端成為媒體的新載體,改變了媒體的傳播路徑,新媒體時代與傳統媒體時代正逐步融合,為順應后流量時代的發展趨勢,傳統媒體轉型成為必然。
一、后流量時代概述
現如今,不單單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社交媒體時代,其實可以直接叫作后流量時代。從傳統媒體過渡到后流量時代來看,實質上就是實現流量紅利的分配,賺的就是人口紅利。
傳統媒體代表公眾的利益,代表廣大群眾的心聲,而很多自媒體成為賺錢的工具,目前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規范自媒體的責任,這是后流量時代突出的問題。
二、后流量時代傳統媒體轉型層面
一般來說,互聯網企業就是企業運營過程中,采取互聯網技術并提供給用戶互聯網服務的企業。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有戰略組織、員工用戶、薪資管理上實現了互聯網管理方式的企業才是互聯網企業。
在新媒體時代,并不是設計了一個APP或者有微信公眾號就屬于新媒體機構,而是應當從戰略、組織、員工、用戶、內容、商業模式層面來看是否采取互聯網管理方式來實現媒體運行。
1.戰略層面轉型。現在很多平臺傳播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內容不夠優質。傳播的信息如果在大眾心里沒有激起浪花,就失去了信息傳播的效果。新媒體需要對原始信息進行新的包裝,與相應的載體捆綁在一起,進而成為一個新的產品。比如說聽覺類媒體,可以對聲音作品進行包裝,進而組建成喜馬拉雅FM電臺這樣的新產品。電視是視覺上的媒體,手機是交流溝通媒體,這些對產品的定位都是跟戰略層面有關的,因此需要明確好載體。如今媒體市場上也有一些空白領域,發展前景巨大,應當積極探索新領域。對于媒體來說,做好用戶服務,確定服務對象,這些都跟戰略層面的選擇息息相關。
從戰略角度上來說,應當明確認識我們處在什么樣的階段,處于什么樣的時期,這對戰略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2.組織層面轉型。有的媒體運營過程中,沒有采取科學的激勵機制,稿費計算方法也不合理,勢必注定轉型是不成功的。移動互聯網媒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本地媒體應當學會發掘資源,把當地的資源整合好,做到更全面的細分化,垂直經營,這是媒體可行的路徑之一。
企業做成一個平臺后,應當引入其他行業共享資源,比如梨視頻的成功運營就在于有屬于自己的團隊,同時有大量用戶在平臺上分享視頻內容,從而保證平臺的信息資源充足。企業媒體應當有屬于自己品牌的標簽,做到媒體的風格化,突出品牌的個性特點,確立風格化的內容,做到精準推送。
3.員工層面轉型。員工應當具有制作優質內容的能力,具備良好的鑒賞力,對選題有一定的敏感度。作者應當自帶流量,以強烈的個人魅力吸引人關注。
媒體應當有屬于自己的版權經紀,媒體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必須具有版權意識。有專門的剪輯人員,能有效整合外源稿件,進一步提高稿件的質量;對時尚潮流有很好的捕捉能力,挑出最受關注的事物進行報道或者寫作;應當安排專門人員根據媒體特點,對信息進行處理和改造。
4.用戶層面轉型。在策劃新媒體產品前,應當對市場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與調查,進行市場定位研究,明確要服務的群體,不一樣的群體關注的事物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及狀態不一樣,對信息的關注方向也是不一樣的。媒體要明確所策劃的產品是否能滿足受眾或用戶的需求,對于不同的用戶,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更合適,什么方面的信息產品是用戶所不能接受的。在對產品進行推廣的時候,應該明確與什么類型的廣告商進行合作、以什么樣的方式合作。
5.內容層面轉型。在內容方面,媒體應該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傳統媒體一直以內容優勢見長,文本結構比較完整,采訪程序嚴格,而新媒體在文本上發揮比較自由,以創意見長。
如今媒體格局更為復雜,更多呈現觀點信息流的模式,跟“對的人”說“對的話”。媒體觀點契合了目標受眾的想法,雙方有了牢固的思想基礎,就會成功引流。
6.商業模式層面轉型。目前很多媒體推出產品付費的商業模式,實質上追求的是比較短期的效果,新聞的本質是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但是受眾也會為了一個好故事而買單。
比如,大家熟悉的《西游記》經歷多次改編,但還是有人會去看,目的就是想體驗新的講述方法。
商業模式更加強調信息的及時性,信息如果沒有了熱度,傳播過時了,它也就沒有了價值。傳播的信息應當具有個性化,拿紙媒來說,其屬于傳統媒體,但只要能提供不一樣的體驗,那么紙媒在新媒體時代也會有市場。
過去的商業模式就是流量上的商業模式,商家看重的是熱點及曝光率,以后的商業模式主要依靠服務,要對服務方式進行創新,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三、結論
總的來說,后流量時代里,傳統媒體逐漸被取代,媒體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在內容、服務上。競爭的加劇會逐步淘汰掉一批傳統媒體,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做新媒體,不是所有傳統媒體轉型后都活得滋潤,優勝劣汰本身就是生態活力的一部分。傳統媒體轉型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經營的品牌是否具有獨特性,媒體需要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實現多元化經營。
(作者單位:郴州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仇勇.破與立:后流量時代傳統媒體的轉型與立身之道[J].城市黨報研究,2018(06):61-65.
[1]王安,許可.后流量經營時代三大運營商的公眾市場競爭博弈[J].通信企業管理,2018(0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