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沙
關鍵字:混合經濟體制;利益相關者;現代企業制度
我國一般把企業定義為以盈利為目的,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利用生產要素向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法人單位。使得在國人眼中,企業就是也應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關注點也往往是其市場價值的創造力而非社會責任。這一觀點在一般企業尚可理解,但是發展到絕大多數國有企業中,則不可思議。國有企業與一般的企業相比性質更為復雜,同時具備著經濟性和公益性。
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時間短,傾向于借鑒西方主流觀點,但每一種制度模式都不是普世法則,西方企業制度演變便證實了這一點。由為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擴大規模而提出了職業經理人治理模式,但引起了委托代理問題,隨后學者便提出了股東利益最大化治理模式,但是在實際經濟發展中仍存在問題。
制造業的落寞。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初始投資成本,用其來購置固定資產、材料等一系列的生產要素,且絕大多數的投資基本為沉默成本,資本周轉時間較長,理性的經濟人更傾向于把資本投入時間短,見效快的金融產業。現企業職業經理人所堅持的原則大多是“股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即使有投入實業的資本和企業剩余利潤,也會被其用在金融和房地產等資本化率高的產業,而不是為企業長遠發展而擴大規模、購置資產等,使制造產業的空心化日益嚴重。導致整個企業的經營狀態極度功利化和短期化,整個市場企業生命周期縮短的情況下,把投資用在創新領域的風險大大增加,帶來整個市場的創新力度下降,尤其是自主的創新力度。
職業經理人丑聞頻發。推崇“股東利益至上”本意是為了限制經理人的權利,防止其為自身利益而損害投資者和公司的利益。但是其效果好像越來越小,經理人的丑聞頻頻發生。麥道夫所造成的龐氏騙局——證券欺詐而遭警方逮捕,檢察人員指控其給投資者損失約500億美元;泰科公司前首席執行官丹尼斯·科茲洛夫斯基和前財務總監馬克·斯瓦茨挪用公司資金數百萬美元和并涉嫌虛報5億多美元泰科收入等等一系列職業經理人丑聞。因此,以股東利益最大化來限制職業經理人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
現今國有企業改革不斷縱深發展,已然進入深水區,可以吸收借鑒他人的經驗,但是必須立足于我們時代的根本,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之路。
轉變企業制度服務主體。在探究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時先要理清楚企業的服務主體是誰?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把股東作為唯一主體,但是進一步深思,我們會發現里面存在著巨大的漏洞。國有資本并不是屬于任何私人,而是全民共有,那么僅以股東為主,顯得太過片面。國有資本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其無法具體到某個主體,但并不意味著其不應當分享成果和利潤。等額資本分享等額利潤,不僅是市場的規則,同樣適用于企業內部,因此在國企改革中,應同等地兼顧大眾利益。相比原有的股東模式,利益相關者模式似乎更加適應國企改革的述求。
制度體制創新。經濟的爆發式增長都伴隨著技術的突破而來,但現在我們無法短期創造突破式的技術,也無法預料該項技術何時能到來,那么我們能做的就是對現有不合適企業制度進行創新。國有企業一直是私人企業的風向標,國有企業的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對其起著引領作用。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步伐一直未曾停歇,從改革的初步探索到現在的縱向深化,不斷地探索合適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逐步發權讓利,由控制轉向重大影響,發展混合經濟制度,擴大了國有資本的影響范圍。
堅持黨的領導。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是對“利益相關者”企業制度理念最好的貫徹,我黨一直代表著最廣大的人民利益,是人民意志的發言人。把黨的領導落到實處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主要是指堅持黨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領導,在國有企業構建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都需要黨組織的保證、監督、參與、支持、領導作用。在國有企業,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配備專職副書記等措施,使國有企業黨的領導真正得到落實、扭轉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成為首要任務。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利益相關者”代替“股東利益至上”,來解決經濟現有的不利局面。我國正積極進行國企改制,建設現代企業制度,但以往的改制實踐中確實存在國有資本流失、市場過度金融化的問題。我國改革時間并不長,受西方制度影響大,這并非完全是壞事,可以減少我們走彎路的時間。從國有企業的性質可以看出“利益相關者”制度理念,確實符合國企改制的要求,但黨的領導必不可少,這是我們與西方企業制度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眭紀剛,陳芳科.研究范式轉換期的企業能力積累與重構[J].科學學研究,2015(02):287-294.
[2]張國華.現代企業制度若干理論問題的反思[J].華東經濟管理.2008(03)
[3]黃申.論現代企業制度被誤解的兩權分離[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