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萃萃
關鍵詞:疫情;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停課不停學,網絡思政教育亟待加強。一是,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日常學生的教學及事務管理均通過網絡進行。在疫情發生之初,根據學校學工處的要求,建立聯防聯控和“日報告”制度,輔導員第一時間通過QQ群、微信群等網絡媒介與學生聯系,組織學生開展身體健康狀況每日“打卡”。延期開學后,高校根據“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要求,通過中國大學慕課、學習通、智慧樹等各大APP平臺開展網絡教學。二是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確保思政教育不因疫情而停滯。3月初,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解讀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在大學生中產生較大影響,為高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做了一個示范。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黨團建設、學生日常管理、志愿服務等教育內容的開展主要是“面對面”交流,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路徑發生了重大轉變,思想政治工作則完全切換到網絡“云上”。在疫情之前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強調打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是線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補充,而這次疫情防控中開展的線上思想政治教育,將教育主體、客體、介體及其相互關系全環節在線上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以更加依賴網絡的形態展現在社會大眾面前。在重大疫情防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礎上,如何推動新媒體新技術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結合,突出“網絡思政”的特點和優勢,提升“網絡思政”教育效果,讓學生不僅聽得進,而且能產生思想認同,從而真正構建“網絡思政”大格局,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實效性的契機,也是面臨的新挑戰。
堅定大學生的疫情防控信心,守牢疫情防控思想防線時刻不能放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大學生由于跨省流動性大以及生活空間密度較大,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能力強,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減少感染風險,因此國家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的疫情防控要求,明確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師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待在家里進行疫情防控,全國高校陸續部署開展網絡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在防疫的不同階段,大學生的思想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在疫情發生初期,由于對病毒的病原、病毒傳播途徑、發病原因及防護措施等缺乏相應的了解,部分大學生產生了焦慮、恐慌的心理。在這一情況下,教育部進行了相應的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迅速行動,第一時間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時通過網絡媒介引導大學生科學認識疫情,對新冠的傳播途徑和防護措施等相關信息向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宣傳,提高大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因勢利導,舒緩大學生的焦慮情緒、消除大學生的恐慌心理,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及時傳遞給大學生,激發大學生防疫動力和戰“疫”信心。隨著4月8日武漢解封按下重啟鍵,在全國人民共同艱苦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延期開學期間,大學生畢業生能否返校、何時返校的時間遲遲沒有公布,一方面,部分大學生畢業生因為學業問題,擔心不能按時畢業,一方面,我校生源以湖北籍學生為主,疫情對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部分大學畢業生擔心無法按期畢業,錯過就業時機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大學生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一是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局面沒有改變,疫情沖擊只是短暫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二是引導學生學會危中見機、化危為機,不被暫時的問題和困難嚇倒。
打造“網絡思政”,加強思想引領,增加抗疫信心。一是,講好戰“疫”故事。用全民戰“疫”的故事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生動素材。挖掘在全民抗疫期間,涌現出的84歲再次出征的鐘南山院士、“臉上印出血印”的白衣天使、“誓死不退”的人民子弟兵、村支書語重心長的“大喇叭”、8天建成“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等感人事跡中蘊含的豐富育人元素,通過“網絡黨課”、“網絡班會”、“網絡團課”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從戰“疫”故事中汲取精神營養,致敬“逆行”英雄,激發思想正能量,塑造青年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追求。二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對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我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制的短板和不足,不回避、不敷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樹立主動意識,充分發揮引領作用,主動發聲,通過學生班級、黨團支部、學生組織等多層面的網絡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提高網絡信息辨別能力,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相信科學的力量,引導學生理性認識到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讓學生在去偽存真中不斷提升戰勝疫情的信心。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強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一批批“90后”、“00后”青年紛紛走向抗擊疫情的前線,日夜奔走在與病魔的戰斗中,他們深知有可能會犧牲,但是他們依然奮不顧身并且發出“以前你們保護我們,現在換我們保護你們”的口號,他們的責任心和行為無不展現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感。2020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高度肯定廣大青年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的擔當作為和展現的精神風貌,勉勵廣大青年“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時為“90后”、“00后”點贊,“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因此,在抗擊疫情面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導也尤為重要,要充分利用疫情這一相關熱點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大學生深入思考青年一代肩負的時代責任,自覺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在服務社會中茁壯成長。
注釋
[1]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微鏡頭:“武漢必將再一次被載入英雄史冊!”[N].人民日報,2020-03-11
[2]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在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后”黨員和青年學子中引發強烈反響[N].光明日報,2020-03-18.
[3]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微鏡頭:“武漢必將再一次被載入英雄史冊!”[N].人民日報,2020-03-11.